民宿品牌的疫期修煉手冊

近期,途家自營業務發佈《停業業務通知》告知途家自營業主,因受疫情影響,公司做出戰略調整以求得更好發展,業主託管房屋所在地的途家自營業務將於2020年4月26日停止運營,不再繼續提供服務。該通知涉及北上廣深等20多個城市。

紅極一時的民宿行業會因為疫情的影響一蹶不振嗎?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疫情對民宿行業的影響可以說是重創。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告訴《中國名牌》,疫情對於民宿行業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在看到疫情對行業造成重創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加速“品牌洗牌”作用。

民宿行業回暖只是時間問題

疫情過後,民宿能否重振?對於這一問題,張曉軍給出的回答是肯定的,並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首先,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能夠在旅遊的過程當中更多地體驗到當地的特色文化,這種對特色文化的體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從看、玩擴展到了食、住、行。

麗江和鳳凰古鎮就是很好的例子,當地特色民宿往往比快捷酒店或星級酒店更受歡迎,這是因為當地的元素通過“住”滲透到了消費者的旅遊全過程當中,從而提供給了消費者沉浸式的體驗。

只要消費者對於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依然存在,那麼作為文化旅遊產業中重要內容的民宿就必然會在疫情後得到復甦,尤其是城郊鄉村型民宿的復甦會更快。事實上,許多城郊鄉村型民宿已經在清明小長假期間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單。

其次,冬季本就是文化旅遊的淡季,加之疫情的疊加影響,使得很多民宿難以維繫。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工作持續見效,民宿行業的回暖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民宿行業內的很多品牌並沒有在疫期消極等待,他們圍繞著產品服務升級和品牌宣傳兩個方面紛紛尋求與消費者建立聯繫的新渠道。

許多優質民宿品牌有自己的茶園以及農地。疫情出現之後,這些優質民宿品牌一方面通過無接觸快遞將部分春筍、臘肉、春茶等產品免費郵寄給老客戶,加深與客戶之間的聯繫,從而培養“回頭客”;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民宿品牌方贈送的土產品感興趣,會進行購買,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民宿品牌因不能開工而產生的經濟壓力。


民宿品牌的疫期修煉手冊


同時,這段休業的時間也給了民宿升級裝潢、填補消費者需求空白的機會。許多民宿也都開了直播,向消費者傳遞民宿的新內容。

當然,民宿品牌在疫情期間與消費者建立聯繫的方式還有許多。總體來說,在疫情期間,對於民宿品牌而言是一個值得把握的“修煉期”。

最後,對於民宿行業的重振,張曉軍一直抱有樂觀的心態,這種心態來自於對文化旅遊消費持續走強走高的預期、民宿承載了滿足城市人口追求鄉村生活需求的功能,以及民宿行業過去5年來積累的行業發展成果。

“幫扶+品牌建設”雙管齊下

疫情之後民宿品牌如何重振固然是重要話題,但著眼當下,民宿平臺如何幫扶民宿主渡過難關,如何利用這段“修煉期”加強品牌建設則更為急迫。

愛彼迎中國總裁彭韜在接受《中國名牌》採訪時表示:“當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我們的房東社區渡過難關。”

據彭韜介紹,在疫情初期,愛彼迎就陸續推出並更新房源訂單退訂的特殊保障政策,覆蓋範圍從武漢到全國再到境外。2月以來,愛彼迎陸續推出的若干抗疫舉措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與反響,計劃面向全國品牌民宿上線房源預售預付活動,承諾提前將訂單實際應付金額的50%預付給房東,助力房東們提前鎖定收益,緩解現金流壓力。

同時,如何進一步加強平臺內房源的品牌打造也是愛彼迎所關注的重點。“隨著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內旅行者對旅行體驗獨特性的要求日益增加。”彭韜告訴《中國名牌》,“打造差異化優勢是品牌搶佔市場的關鍵。”


民宿品牌的疫期修煉手冊


愛彼迎的差異化優勢在於社區驅動模式。產品容易複製,但生態系統則難以複製。多元化、高凝聚力的愛彼迎社區是其生態系統的基礎,在愛彼迎社區中有各種類型的房東,愛彼迎需要了解並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因此經常會通過線上和線下交流的形式,瞭解房東實際痛點,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而對於民宿品牌需要差異化這一點,七姑娘品牌民宿創始人王七七深有同感,她認為,民宿最直接的差異性體現在民宿所傳承的“舊物”上,“有些東西是必須一代代傳承的,否則很快就被遺忘了”。

除愛彼迎之外,其他的民宿平臺也都在疫情期間採取了自救措施。途家聯合酷狗直播打造“雲度假”欄目,進行民宿直播和周邊吃喝遊玩攻略分享,幫助更多線下房東開闢線上推廣新渠道;聯合攜程、去哪兒、螞蟻短租推出“早鳥報喜”線上營銷活動,幫助平臺房東更快收穫訂單;與滴滴金融合作,為平臺房東提供專項貸款合作方案,緩解平臺房東的經營壓力。

木鳥民宿則倡導房東對房間進行翻修,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對愛心房東進行流量傾斜,為疫情結束後的市場需求反彈蓄力,同時還開發和打磨高度匹配年輕用戶群體需求的產品,比如推出中長租產品,為有隔離、出差考察等需求的消費群體提供住宿服務。木鳥民宿CEO黃越表示,目前市場上一到兩個月的月租產品佔比較少,而這部分的需求會長期存在,需要供給端進一步打通。

民宿業發展的新動向

儘管疫情對於全行業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挑戰,但是以高質量發展為特徵的中國經濟品牌化的發展方向並沒有改變,國內各企業堅持品牌化升級的路線沒有動搖。


民宿品牌的疫期修煉手冊


民宿行業亦是如此。張曉軍告訴《中國名牌》:“未來,我們協會將持續出臺一些新措施,加強對國內民宿行業的品牌打造。”

首先,要推動民宿整體行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直至今日,在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內,許多專家都認為民宿還未達到人盡皆知的地步,在一些地區也沒有成為部分消費者出行住宿的首選,所以如何加強行業的品牌建設成為了民宿業能否整體向上發展的關鍵點。

其次,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將進一步完善優質民宿品牌審核的十條標準,並在民宿行業內優選一部分經得起市場檢驗的民宿品牌,授予它們“中國好民宿”的稱號,向市場推出代表較高標準的中國民宿品牌。

最後,加大力度推廣那些推動民宿行業發展的人物、品牌故事,將民宿品牌從以往的生硬名詞轉變為有血有肉的存在。在此之前,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已經推出了一檔名為《民宿裡的中國》的綜藝,接下來還會推出“宿說中國”節目,對民宿行業內的個案故事做宣傳,將一個個鮮活的民宿人展現在大眾面前。椿野民宿創始人椿姑娘對此表示認同,在她看來,打造民宿的品牌文化很有必要,品牌文化是民宿在經營中逐漸形成的文化積澱,代表著一種價值觀、一種品位、一種格調、一種時尚和一種經營方式。一個沒有故事、沒有人文內涵的民宿是沒有生命力的。(袁子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