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新生物

如何鑑別翼狀胬肉,瞼裂斑及假性胬肉?

翼狀胬肉:檢查見瞼裂區呈翼狀的纖維血管組織侵入角膜即可診斷為翼狀胬肉。


結膜新生物


瞼裂斑:通常不充血,形態與胬肉不同,底部方向相反,且不向角膜方向發展。


假性胬肉:通常有角膜潰瘍或創傷病史,與附近結膜組織粘連,可在任何方位形成。

如何預防翼狀胬肉?哪些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有哪些手術方式?

1.預防:減少外界環境的刺激因素對於預防翼狀胬肉有一定作用,為日光中的紫外線與翼狀胬肉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流行病學發現,在長期佩戴眼鏡的人群中,翼狀胬肉發生率較低。因此,佩戴防護鏡應該是預防翼狀胬肉發生的簡便易行的方法。

2.手術適應症:翼狀胬肉小而靜止時一般不需要治療,但應儘可能減少風沙,陽光等刺激。胬肉進行性發展,侵及瞳孔區時,可以進行手術治療,但有一定的複發率。

3.手術方式:單純胬肉切除或結膜瓣轉移術,胬肉切除+球結膜瓣轉移或羊膜移植術。聯合角膜緣幹細胞移植,自體結膜移植。局部使用絲裂黴素等,可以減少胬肉複發率。近期研製出的TGF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細胞增殖,膠原合成及炎症細胞浸潤來控制翼狀胬肉的發展。

結膜鱗狀細胞癌好發於哪些部位?如何治療?

結膜鱗狀細胞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結膜惡性腫瘤,多發生於瞼裂區的角膜緣處,瞼緣皮膚和結膜的交界處或內眥部淚阜等部位,很少見於結膜的非暴露區。一些腫瘤外觀類似胬肉。大多數腫瘤呈膠質,上皮異常角化。腫瘤生長緩慢,但可向深部組織浸潤,很少發生轉移。徹底切除病灶是最佳的治療方式,創面用黏膜,結膜或羊膜移植,角膜創面用板層角膜移植修復。腫瘤切除不徹底可復發,此時需行二次手術。冷凍可降低複發率。有報道用爭光黴素於癌腫病灶區行球結膜下注射可使癌腫萎縮。病變已侵犯眼瞼或穹窿部無法徹底清除時,應考慮做眼眶內容物剜出術。


結膜新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