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在贵州的布依山寨,这非常有可能!不信?“浪哨”了解一下。

你不知道的贵州

00:00 / -

“浪哨”是布依语,“浪”是坐,“哨”是姑娘,也就是寻找女朋友的意思。反之,对姑娘来说,她们寻找男朋友则称为“浪貌”(“貌”指小伙子)。“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择偶恋爱的传统方式,极具民族特色。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布依族青年男女有社交、恋爱的自由。不过,“浪哨”也有一定的俗规:未婚的青年男女自然可以参加“浪哨”的。姑娘已婚而又未坐家的(实际上就是订了婚,但未完婚的),也可以去“浪哨”——不过,她得避开自己未来的“丈夫”和“婆家”的人,以免引起不快或麻烦。

“浪哨”一般多在赶场日或逢年过节和喜庆活动中进行。当下午三四点钟,集市已近尾声,赶场人纷纷收拾东西,挑筐背篓回家去的时候,三五成群的男女青年却急急忙忙赶来场坝,准备物色对象进行“浪哨”活动。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只见某村的几个小伙子站在场坝这边,而另一村寨的姑娘们,则站在场坝另一边,他们看来都在说着笑着,可他们都心不在焉,眼睛不住地左顾右盼,寻找着自己的意中人。

按照习俗,“浪哨”时,那些初次见面的姑娘、小伙子,往往缺乏了解和勇气。于是,便由双方各派一位年纪稍大、见识较广的人做代表,先在一旁细语磋商,随后再按年龄大小、人才高低,安排某小伙子与某姑娘见面,让他俩找地方“浪哨”去。这种由伙伴撮合择偶方式,不少人最后都结成了眷属。当然,他们中也有初次“浪哨”便不合意的——对此,只要告别后两人不再相约下次见面便算告吹了。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为了避免被同伴“乱点鸳鸯谱”,有些地方的择偶方式变得更加开放、更加自主,因而也愈为有趣:姑娘先用彩色花布缝成鹅蛋大小的小包包,内装米糠,名叫“粽包”。在“浪哨”前的择偶中,姑娘若看上了哪个小伙子,就用粽包去投击他。同样,如果小伙子喜欢哪位姑娘,当她投出粽包时,便迅速冲上前去抢接。于是,借助一个个粽包的传情达意和投击、抢接的嬉戏中,他们寻觅到自己的意中人了。

“浪哨”的地点多在场坝一角,山坡一隅,或路旁、田边。然而,不论选择何处“浪哨”,必须是别人看得见的地方,以示正大光明。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浪哨”时,男女双方都非常尊重对方,举止文明礼貌。他们或窃窃细语,或嬉笑交谈,或低声互唱情歌,或吹木叶、吹笛子、弹月琴,借以互诉衷情。但是,双方相距在一米左右,而且要互相背面或侧面交谈。“浪哨”的言谈持重,歌词文雅,而且不会因感情冲动而做出任何越轨行为。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布依青年的“浪哨”,主要是唱歌,借歌传情。为此,有的地方又称“浪哨”为“万由”——“万”是歌,“由”是情人,意思是在对唱情歌中谈情说爱。可见,布依青年若不会唱歌,那就难以找到恋人了。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浪哨”唱的情歌,曲调优美,婉转清柔。因是只唱给一个恋人听的,所以都是压低了嗓子的低吟浅唱。唱词多为即景生情,随口编词,随唱随和,灵活机动,且不得重复。不过,许多青年在“浪哨”前也要找来民间传抄的一些歌本,并默记于心。按照传统习惯,“浪哨”歌有开头作自我介绍的“初识歌”,后来有试探彼此心意的“试探歌”,互相赞美对方的“赞美歌”。随着爱情的发展,又有表达自己爱恋之情的“热恋歌”,表明各自忠贞不渝的“盟誓歌”等。当然,在“浪哨”结束,送别心上人的回家路上,他俩还得唱“送郎歌”“送妹歌”。这时歌声稍高,曲调缠绵悱恻,令人难分难舍。分别之后,他们日夜相思,常在没人的时候轻轻唱起想念恋人的“思念歌”。

一键转发,为贵州点赞!

资料来源:陈有升,丘桓兴编 《苗岭布依的民俗与旅游》。图片均来源自网络。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南明检察院邀您关注《你不知道的贵州》

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

00:00 / -

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

00:00 / -
你不知道的贵州 | 不会唱歌就找不到恋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