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熱播劇《錦衣之下》已經完結,劇中大反派嚴嵩被李誠儒老師刻畫得老奸巨猾淋漓盡致。

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這也是繼痛批悲傷逆流成河、#李誠儒再現大腕名場面#衝上微博熱搜榜高位之後,短短兩個月內第三度引人注目。

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造,就得造最爆的新聞”

“戲不好沒關係,文戲咱們就找文替,武戲咱們就找武替”

“是在需要自己說詞,不管什麼戲都能對上說1234567”

“我們成功投資人的口號是:不求戲好,但求流量”

改編自電影《大腕》的經典場面,內容直言當下演藝圈浮躁的氛圍,替身、軋戲、不背臺詞等現象輕飄飄帶過卻又深入人心,精準嘲諷了流量至上的病態。

年幼家貧,攔路拜師苦練十年基本功

李誠儒生於1954年,正值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經濟水平總體不高。即使是在那個全民都不富裕的時代,他的出身也顯得格外清苦。

父親早逝,母親一人拉扯11個孩子。為了生活下去,拉枕木的苦活做過,當保姆的累活做過,即便如此,還是難以滿足孩子們長身體急需的營養。

每年柳絮飄飛的時節,對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冬天結束了,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然而,對於幼時的李誠儒而言,這意味著柳芽不能吃了,可以填飽肚子的一種食物消失了。

貧窮的生活需要精神的富足來滋養,對幼年李誠儒來說,這份慰藉來自於京劇。家中哥哥們都學習京劇,做學徒的週末回到家,一半是為自己練習,一半是教弟弟唱戲,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藝術在幼小的李誠儒心中埋下了種子。

12歲報考戲校卻被拒之門外,原因是出身不好。在極為講究身份的時代,李誠儒的藝術生涯無異於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戲唱不了,但生活還得繼續。17歲的李誠儒進入北京服裝廠,當學徒工,每月工資16塊錢。一眼望到盡頭的學徒工作有多麼枯燥乏味可想而知,而藝術的種子一旦在心裡生根就難以抑制住它開出花。18歲那年,李誠儒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北京人藝門口攔下了剛剛演出結束的著名演員董行佶老師,拜入董老師門下正式學習表演。

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董行佶,著名錶演藝術家,話劇演員。李誠儒恩師,授課十年,分文未取。

董老師要求李誠儒每天大聲讀報,以培養抑揚頓挫的唸白。本以為年輕人一時興起,難以長久堅持,卻不想一週一次課、每天練基本功,李誠儒堅持了十年。

期間,1980年他在老師的培養下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進修班。當時考生7000多人,錄取了不到40人。同學中有後來名聲大噪的著名導演趙寶剛、演員張光北等人。

經商十年,經歷大起大落

雖然師出名門,也考入電影學院,但屬於李誠儒的藝術道路似乎並沒有打通。畢業後進入央視做場記,跟劇組做劇務。

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可能是一時間看不到演員生涯的前途,也可能是受當時大環境影響,1985年,李誠儒下海經商,1990年創建了“特別特”服裝店,首家開架自選服裝店。

作為商人的李誠儒可謂十分成功,拿著在劇組掙下的五萬元身家,第一筆生意從賣蘋果開始,最終憑藉服裝生意在商場大展拳腳,“北京四李”其中一個就是他。

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把料頭打造成獨一無二的“高定款”,李誠儒極具經商天賦

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電影《大腕》飾演的精神病院病人,描繪的場景在當時非常誇張,幾乎就是經商時期李誠儒的真是生活

春風得意須盡歡,也會因得意而千金散盡。在商場嚐到甜頭的李誠儒開始投資外匯,逐步加大手筆,本想趁著美日貿易戰的時機賺個盆滿缽盈,不料一夕之間賠進去了全部身家。

41歲出道,大器晚成

1995年,參與趙寶剛執導的家庭情感劇《東邊日出西邊雨》並在劇中飾演吳永民,李誠儒正式出道。

與此同時,昔日在北影表演班的同學,趙寶剛已經憑藉《渴望》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導演,張光北也因電影《芙蓉鎮》一時風光無兩,更是憑藉電影《弧光》獲得中國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

昔日同窗早已名利雙收,自己才以新人演員的身份剛剛出道。

有自幼練出來的童子功打底,也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加持,李誠儒的藝術道路從此越走越順暢。無論是《大腕》裡的精神病人還是《重案六組》裡的刑警隊長,都被他刻畫得活靈活現。

這一切,和他苦心鑽研琢磨形象分不開。

2006年,為紀念越劇誕生百年,上海電視臺籌拍了電視劇版《舞臺姐妹》。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李誠儒飾演的角色唐如龍是上海慶豐戲園老闆。一口京腔的他學習軟綿的上海話一直舌頭打結,當時的妻子也是同組演員史依弘建議他實在學不會可以後期配音。這種情況下,李誠儒不服輸的勁頭又起來了,他利用休息時間,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走動,和老上海人拉家常練發音。最終塑造出一個亂世中心狠手辣的上海灘老闆的形象。

常言道“演而優則導”,戲好去做導演的演員多,演戲導戲都出彩的藝術家不常見。2009年,李誠儒自編自導自演了電視劇版《龍鬚溝》,著力展現了老北京人的骨氣和精氣神兒,他本人飾演的程瘋子更是鮮活。

李誠儒:十年學藝、五年劇務、十年經商,41歲出道終成老戲骨

電視劇《龍鬚溝》,最高收視率達6.9,平均收視率4.82,比這部劇開播前預期的收視率3.0幾乎翻倍。片頭“龍鬚溝”三個字也是李誠儒親筆寫的,不可不謂是一位博採眾長的老藝術家。

既不吝惜自己打磨基本功,又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作保,當下的演藝圈需要李誠儒這樣的老戲骨來正本清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