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曹魏後期,曹氏政權的捍衛者曹爽集團

被司馬懿所滅,司馬懿控制了朝廷軍政大權,曹魏皇帝逐漸淪為傀儡。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苦心經營,到司馬炎當權時期稱帝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司馬炎廢掉曹奐,取曹魏政權而代之,建立新王朝,國號為“晉”,歷史上稱“西晉”。然而西晉從公元265年成立到公元316年滅亡,期間僅存續了51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命王朝。西晉時期爆發了楊賈之亂,“八王之亂”等,楊駿背後是世家大族勢力,“八王之亂”世家大族更是參與其中。從整個過程來看,世家大族在重要事件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世家大族對西晉初期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建立西晉王朝的晉武帝司馬炎

一、司馬氏藉助世家大族鞏固統治,世家大族紛紛投降司馬氏懷抱。

司馬懿在剷除曹爽集團後,國內仍存在許多支持曹魏政權的勢力,包括當時的世家大族。為了拉攏世家大族,司馬氏通過聯姻的方式與各地世家大族建立親密關係。這一期間司馬氏對世家大族態度是不斷的拉攏,不斷的釋放善意。

司馬懿娶了山氏的女兒為妻,山氏則是司馬懿親信山濤的祖姑母;司馬師娶了羊祜的姐姐為妻,羊祜則是滅掉吳國的名將;司馬昭娶了王朗孫女為妻,王朗則是曹魏三朝重臣;除此之外,司馬懿還將女兒嫁給了杜預

“鍾會作亂於蜀,而文帝將西征,時魏王公並在邱,帝謂濤曰:西偏無自了之,後事深以委卿。”《晉書》卷四十三《山濤傳》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滅吳名將羊祜

在當時,山氏、羊氏、王氏、杜氏是非常有實力、有威名的豪門望族。司馬家族以姻親為紐帶將有代表性的世家大族聚集在自己周圍後,“樹倒猢猻散”,其他世家大族清楚曹魏大勢已去,為了家族的長遠利益,紛紛投靠選擇加入了司馬家族陣營,這為司馬懿鎮壓親曹魏勢力,鞏固統治提供了保障。

世家大族對司馬氏的堅定支持在後續戰爭中充分顯現出來。曹爽集團在朝廷中被司馬懿剷除後,地方仍有忠於曹魏的勢力蠢蠢欲動。

公元251年,太尉王陵聯合兗州刺史也是自己外甥的令狐愚在淮南密謀誅殺司馬氏,然還未舉兵就已洩密,遭到司馬懿大軍征討,王陵無奈自殺;公元255年,揚州刺史文欽聯合鎮東將軍毌丘儉在壽春起兵誓要誅殺司馬師,司馬師親率10萬大軍迅速鎮壓,毌丘儉被斬首;公元257年七月,諸葛誕起兵征討司馬昭,僅不到8個月即宣告失敗,諸葛誕身亡。以上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後曹魏地方勢力徹底被清除,中央軍政大權也被牢牢的控制在司馬氏手中。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王陵謀反,司馬懿率大軍征討

針對司馬氏家族的三次叛亂,有兩大共同點一是反抗司馬氏的過程中並未得世家大族支持,僅僅是起兵者孤軍奮戰,勢單力薄,根本沒有取勝的把握;二是,每次戰爭持續時間都比較短,起事後快速被鎮壓。此兩點充分說明了世家大族不再響應曹魏的勢力,至少在行動上沒有表現出來,已經完全站在了司馬氏一邊。

到了司馬炎一代,在世家大族的默認和支持下,司馬炎廢曹帝自立為君,這也是當時為何沒有爆發流血事件的原因。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曹魏最後一位皇帝曹奐

二、司馬氏從制度上保證了世家大族利益的最大化,世家大族逐步走向腐化。

司馬氏依靠世家大族建立了晉王朝,世家大族功不可沒,為了回報他們的支持與忠誠,司馬炎當了皇帝后封

王公大臣15人,賜予重要職位和恩典,而15人中大部分來自於世家大族。這一期間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是回饋,支持世家大族獲取更多的利益。

“以驟騎將軍石荀為大司馬,封樂陵公,車騎將軍陳賽為髙平公,衛將軍賈充為車騎將軍、魯公,尚書令裴秀為矩鹿公,侍中荀勖為濟北公…”《晉書》卷三《武帝紀》

為了持續保證世家大族的利益和政治地位,晉武帝制定了諸項制度,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官品佔田制二品系資制度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晉武帝司馬炎劇照

官品佔田制允許一品官員可佔用五十公頃的土地,官員品級每降一級相應的佔有土地則減少五公頃,到九級官員可佔有十公頃的土地,從而在制度上規定了世家大族有佔田的權力,保護了士族的經濟特權。

二品系資制度是在“計資定品”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中正官員為了迎合依附世家大族,經常言說世家大族的好,誇大世家大族官員和子弟的品質德行 ,從而使得出身於世家大族的人更容易當官和升遷。世家大族依靠二品系資制度將本代所享受的政治地位和官職順利地延續到下一代,而非世家大族(寒門、低級門閥士族等)則很少有機會晉升到上層社會。階層的固化和上升通道的閉塞,使得非世家大族藉助宗族諸王的勢力同世家大族爭搶利益。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西晉時期的中正官員

官品佔田制保證了世家大族的經濟利益,二品系資制度確保了世家大族政治權益的延續,雙重保證使得世家大族永享榮華覆貴,形成了一個腐朽的、龐大的官僚士族集團。

官僚士族集團生活腐化,驕奢淫逸,敗壞了社會風氣。最典型的莫過於朝廷重臣王愷與石崇之間的攀比炫富。一次,王愷在石崇面前炫耀自己有一個兩尺的珊瑚樹,石崇瞥了一眼王愷,直接把他的珊瑚樹打翻在地,然後讓丫鬟拿出一大堆三四尺的珊瑚樹讓王愷隨便選擇,王愷頓時啞口無言。

“…豈既惋惜,又以為嫉己之寶,聲色方厲。崇曰:‘不足多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糊樹,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條幹絕俗,光彩曜日,如惜比者甚眾。惜況然自失矣。”《晉書》卷三十三《石崇傳》

石崇好賓客經常在家大擺宴席,而在喝酒期間喜歡讓婢女請客人勸酒,如果客人不喝的話,石崇就會殺掉婢女。王愷故意不喝試探石崇的耐性,結果石崇連續殺了三個婢女。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石崇

石崇每要客宴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交斬美人。《世說新語·汰侈》

三、司馬氏為抑制世家大族勢力重啟“分封制”,宗王勢力崛起。

司馬炎依靠世家大族建立了政權,作為回報司馬炎保障了世家大族的榮華富貴,但世家大族腐敗退化之快,正逐步侵蝕晉朝的統治根基。司馬炎考慮到取代曹魏的輕而易舉是因為缺少同姓宗族勢力的拱衛保護,當下世家大族勢力龐大,如果有一世家大族效仿司馬氏當年的做法,晉朝豈不危矣。

為可維護晉朝統治,司馬炎重新啟用周朝時期的分封制度,將宗族成員分到外地為藩王,以期拱衛朝廷。為了晉朝的長治久安,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多了提防和防範。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晉武帝分封諸王,拱衛皇室

“封諸王以郡為國,”特令“邑兩萬戶以上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下兩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五百人。”《晉書》卷十四《地理志上》

司馬炎在位期間共實行了兩次分封,第一次分封的對象是弟弟、堂兄弟以及叔父這一輩的,共計27人;第二次分封的主要對象是子侄一輩的,共計14人。兩次分封人數總共達到41人,構成了宗室王族主要勢力。

司馬炎不僅封予宗王藩地,並賦予他們軍政大權,即所在封地的各級官員都由藩王來選擇任用,而且允許他們培養自己的軍隊。從短期來看,分封宗王在一定程度上對勢力龐大的世家大族起到了震懾作用,有一定的制約性,對維護晉王朝的統治有著積極作用。但部分世家大族尤其是地方的世家大族同宗王進行勾結,共同爭取更多的權益,構成新的利益集團,世家大族發展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歷經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

結語:

晉朝的建立離不開世家大族的支持,在晉朝建立前和建立後司馬氏對待世家大族的態度是不斷變化的,伴隨著態度的變化,世家大族也在不斷髮展壯大。司馬氏和世家大族在合作是一個雙贏的狀態,司馬炎當上了所期望的皇帝,世家大族得到了蔭及子孫的榮華富貴。但司馬炎不僅僅是世家大族的皇帝,還是司馬一族的皇帝,隨著世家大族在晉朝初期空前的發展,為了維護統治的長治久安,他採取了分封制。被派往各地的宗王在晉武帝在位期間能夠服從朝廷的統治,宗王勢力與朝廷中世家大族之間在權力分配上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但這種平衡是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皇帝作為調和的。隨著司馬炎的去世晉惠帝司馬衷的登基,司馬衷根本無法駕馭權勢龐大的世家大族和擁有軍政大權的宗王勢力,兩者之間的平衡被打破,爆發了曠日持久的八王之亂,晉國國力消耗殆盡最終被外族所滅。本是為了抑制世家大族的勢力,防範世家大族中再次出現一個“司馬氏”,晉武帝重啟分封,卻為宗王之亂埋下了種子,西晉可謂是“

成也世家大族,敗也世家大族”。

從司馬氏對世家大族的態度,看世家大族在西晉初期的發展

晉惠帝司馬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