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作者:刘娜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谈谈《后浪》流量后的真相。


●●●


“诚实的生活方式,就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诚实地说,“五一”5天小长假,我有4天半的时间在补觉。


作为一个人写一个号的自媒写手,我觉得自己太缺觉了。


自春节疫情大爆发,到五一忐忑能出行,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内外环境的夹击下,和很多人一样,我心理和身体都透支太多。


特别需要整段时间,把自己放空,回归吃睡本能,在自然疗愈中松弛下来,奔向与疫情共生的下一段人生。


这两天,睡得迷迷糊糊的多个瞬间,摸出手机看时间时,我都收到和《后浪》有关的一条条推送:


这个多事的春夏之交,B站恰逢其时推出的《后浪》,也刮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风浪。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我揉着惺忪的近视眼,把《后浪》看了好几遍,昏昏欲睡中忍不住感叹:


这是创建11年的B站,一次经典完美的宣传。


它稳准狠地切中了疫情之下,年轻一代对国家对时代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启用象征父辈的老戏骨何冰老师,打造出这款极具燃性的爆款文案,借此“羡慕、致敬、期待”年轻人。


这堪称一出定位精准的策划,也是一场激励人心的演讲。


《后浪》引发的热浪,让出圈的B站在前浪后浪中,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被灾难和恐慌霸占太久的互联网,需要热血和励志一扫阴霾,让劫后余生的人们,从缝隙里觅得光。


这一点上,我觉得《后浪》的火爆,弘扬正能,值得点赞。


只是,热血沸腾和宏大口号,是艺术的表达,而不是生活的常态。


所谓后浪和前浪,也不过是流动的变量,而不是结实的真相。


抛却B站的自我营销,下面这些真相,或许更值得和年轻人讲讲。


1.

年轻的智慧,

从不是听从权威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


我们可以从权威和智者那里习得知识和经验,却无法习得智慧和人生。


智慧只能来自我们自身的探索、质疑、经历和参悟。


这是黑塞风靡全球的小册子《悉达多》,通过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向所有自认智慧的前浪,和坐享其成的后浪,发出的警告。


父辈现成的知识、思想、文化和艺术,是年轻一代的礼物,但能不能看见这些礼物,找到这些礼物,打开这些礼物,继承这些礼物,取决于年轻一代自我行走的广度和深度。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所以,不想当然地认为,上一辈的江山遗产,就是下一代的成果财富,是对两代人的清醒。


一张纸和一只蝴蝶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因生命内在的驱动,而不愿被风任意操纵。


面对后浪,前浪唯一能做的,是及时的放手,得体的退出,信赖的成全:


父辈要相信子辈,会跟随时代和内心的召唤,跌跌撞撞走上他们要走的路。


他们所受的苦和所享的福,所爬的坡和所摔的跤,都是他们为找到内心的“我”,必然要承受的重。


国家如此,家庭亦然。


2.

阶层和壁垒,

一直都必须面对


何谓慈悲?


就是看见大多数。


何谓大多数?


就是金字塔的底座。


玩乐器,追逐电竞,挑战极限运动,活在二次元的世界里,穿汉服捍卫个性与传统,这样的年轻人,有,但只是一小撮。


我们国家的更多年轻人,是要寒窗苦读十余载,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直面激烈而残酷的竞争,接受4年乃至更长的高等教育,方可找到一份养活或不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然后,在催婚相亲、房贷车贷的碾压中,趔趄从后浪变成前浪,从青年步入中年。


还需要看见的是:


由于环境和见识所限,相当一部分人,很早辍学,不能读书,无缘大学。


他们,统称为底层寒门。


他们,也很难成为李子柒这样的网络红人。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那些生下来就有自由选择的人,随性而为的人,佛系过活的人,多半是底座之上,另一个阶层的人。


看见阶层和壁垒一直都在,不是煽动贫富差距和阶层对立,而是如实面对今日中国和个体处境。


然后,对出身泥土但梦在星空的年轻人,葆有善意,平视接纳。


这,才是对今日年轻人最好的共情。


3.

当你还年轻,

怎么选择都是痛


当你还年轻时,其实很难谈什么选择权。


因为,除了年轻,你往往一无所有。


年轻一代,比父辈多了更多选择,但也比父辈多了更多桎梏。


交流便捷和物质丰盛的互联网时代,让得到变得容易,让选择变得困难。


资讯发达了,思考却困难了;沟通方便了,交流却变少了;物质富裕了,精神却荒芜了……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选择权的真相,一直是,也永远是:


选择,是相对的。


因为,任何选择,都是我们基于自身境遇和见识的抉择。


对于年轻人来说,境遇不变,见识不更,怎么选择都是一种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选择权,不是年轻人的特权,而是优秀者的福利:


一路努力,挣脱了原来的困境,才有权利捍卫内心的风景。


不断突破,获得了见识的蝶升,才有权利过上想要的人生。


4.

每一代的人生,

都不轻松


人生是一直艰难,还是只有年少时如此?


一直艰难。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自幼在和平发展中长大,没有经历战乱运动,历史包袱比较轻,戾气怨念比较小,更容易选择宽容和善良。


但是,具体到个体悲欢中,他们活得并不比老一代人轻松。


相比饥饿和动乱年代只顾填饱肚子的父辈,他们遭受的,恰是时代巨变下,精神突围的艰难。


过于浮躁的互联网,更是以几何效应,放大了他们的焦虑和恐慌。


承认他们善良、勇敢、无私、无畏无惧、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但也不要排斥他们的挣扎、迷茫、困顿和哀伤。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疼痛,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暗伤,每个人都有小说和鸡汤无法囊括的成长。


这是时代泥沙之下,个体生存的真相。


5.

珍贵的东西,

和年龄没有关系


时光带不走的东西,只关乎修为,和年轻年老无关。


有的人12岁就成了杀人犯,有的人21岁内心仍如少年。


有的人23岁就成了领袖人物,有的人32岁还浑浑噩噩。


有的人18岁就内心清明,有的人81岁还是老混蛋。


有的人在青年时已洞穿一切,活得像个智者,有的人在老年时还保留童心,活得像个孩子。


前浪和后浪,不过是时间的涌动,和灵魂的抵达没有关系。


人生中很多珍贵的礼物,恰恰是分裂而匮乏的青春时光里,无法拥有的。


比如爱情,财富,从容,梦想。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不仅仅从生理年龄上,把年轻人从人群中割裂,是对群体的客观。


不仅仅以讨好吹捧,把年轻人表面上捧上云端,暗地里推向深渊,是对良善的选择。


6.

前浪和后浪,

归途都一样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


山上的人,也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爬上来。


父辈和我们,我们和孩子,是一脉的,平等的,相通的。


我们经历足够多的岁月和人生,才能理解了父辈的艰辛和苦衷,才能在共情和体谅中,学会向他们靠拢。


我们的孩子,不必按照我们设定的路径前行。他们会跟随时代和内心的钟声,觅得属于他们的虔诚。


后浪,你不敢讲年轻人最残酷的真相


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中,奋斗,攀登,突围,重生,希望,敢勇,真实,清澄,才是人性底色中,最美的宿命。


我是娜姐,节后归来,早上8点见。


点个“在看”,和更多年轻人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选择热爱生活。



——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