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

餘華:莫言最差的一部小說,都比90%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好。

餘華: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

餘華是一個說話謹慎的作家,在我們的印象裡他惜字如金,不僅如此,即便是在他的代表作《活著》裡面,餘華那簡潔明快的筆鋒一直為人稱道,三言兩語把故事“編”的趣味十足。為此小說《活著》成了我們讀者回憶餘華時最容易和他本人聯繫在一起的事。其實餘華憑藉《活著》名貫東西,獲獎無數,只是最後也沒有能拿下茅盾文學獎,儘管茅獎“矛盾和爭議重重”,但茅盾文學獎依然在重重爭議中“讀”出了希望。所以茅獎算是國內文壇最能證明作家身份的獎項了。但對於餘華和他的讀者粉絲們來說,茅獎成了最難割捨的“殤”。

不論餘華的文學實力如何,茅獎的評選標準究竟又是什麼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餘華是當代文壇最先走向海外,並且成為國際影響力最強的中國作家之一,與莫言、賈平凹、蘇童、王安憶等都是最為讀者熟悉的作家。由於個性內斂,筆力鋒芒,餘華的讀者幾乎是最多,遍佈的地區也最廣。但是即便如此出名的大作家,他卻很謙虛,特別是對於同行,他很少貶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人相輕”的作家清白,也輕而易舉地呵護了文人最愛惜的“羽毛”。不過對於捧場或是褒揚同行來說,餘華卻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餘華: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

餘華對莫言的力挺

就像他對好友莫言的表揚那樣,將莫言的實力誇獎得令大家都目瞪口呆。餘華說;莫言作品最差的一部都比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厲害。如果要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話,莫言至少可以獲上十次(茅獎)。如你所見,餘華不表揚則已,一表揚就是滿堆溢美之詞,大加贊論。乍一看,表面上讓人“受不了”,其實餘華這話恰如其分,特別是在莫言被全體讀者貶斥的時候。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此消息對於諾獎情節無法得到釋放的中國讀者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對於文壇和文藝批評界來說,莫言“獲獎”很快像掉價了攪拌機或風暴眼一樣,被聲討,被撕扯,一時間批評之聲好不熱鬧。

餘華自然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人之一,並且第一時間給莫言發短信,表示祝賀。同時莫言獲獎或在他意料之中,而且莫言被言論合圍,成為眾矢之的也在他意料之中。餘華為了安慰莫言,同時也為了撫慰不明所以的讀者,以防更多的讀者無辜地加入到“貶莫言”行列,就“舉重若輕”又滿含激動地對媒體說;如按文學價值來說,莫言能拿下十次茅盾文學獎看,他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標誌著一種社會的寬容與進步。

餘華: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

“作家都是以自己的良心寫作,莫言也是這樣。他20年來都一直堅持獨立寫作,網上的批評對他不公平。如果以文學價值而言,莫言應該可以獲十次茅盾文學獎。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標誌著一種社會的寬容與進步。”-作家餘華

莫言的實力印證

當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僅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次年(2011年),對於大獎的加持,筆者還是那句話;無論是莫言實力了得,還是獎項評選的標準變革,總之是獲獎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作家的實力得到了印證,頒給作家是對其文學創作價值及作品社會意義的肯定。

餘華的及時發言,讓不少讀者沒有一邊倒地抨擊和吐槽,而是持審慎的態度,從書店搶購莫言的作品。為此莫言獲獎後,書店裡關於莫言的作品一時間洛陽紙貴,被搶購一空。莫言一共創作了十一部長篇小說,他獲獎並非是單純的一部小說,而是所有作品都進入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眼中。在莫言的創作手法上,有一種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被西方讀者和學者看好。不少人也因此認為莫言將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及現實融合在一起,以天馬行空的想象繪製了自己的獨特的東方文學王國,雖然形似《百年孤獨》的魔幻,但卻是中國地地道道鄉土文學,二者糅雜,釋放出了精彩的篇章,碰撞了無數讀者的共鳴。

餘華: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

莫言的勝利

為此在國外,莫言深受敬仰,早在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就有學者認為莫言是東方諾獎的遺珠。在國內,莫言又巧妙地越過文學作品的出版審核,又針砭了時弊。所以很多同行作家都驚訝於莫言的作品奇詭和他身上奇異的文學光芒,但公開承認莫言能力的卻寥寥無幾,餘華是一個最先站出來,並且“不惜”以自己久居文壇“沉默多年”的影響力高調為莫言“正名”。他認為莫言是一個良心作家,堅持獨立寫作。莫言既得體制承認,又巧妙鞭刺了人性之惡,揭露社會之陰暗

只是餘華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際,以“茅獎”做表述對象,雖然明證了莫言文學創作的奇詭之能力,但也將話頭落在茅盾文學獎上。箇中韻味需要“品”。他說莫言最差的一部作品都比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好。莫言一共創作了包括《紅高粱》、《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酒國》、《天堂蒜薹之歌》及《蛙》在內的十一部長篇小說,可謂篇篇宏大,部部經典。最後因為這些作品共同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之前只是因為《蛙》這一部小說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其他的十部小說均沒能獲得茅獎。

餘華: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

餘華和大獎的“愛恨情仇”

同樣,餘華儘管在世界文壇上聲名顯赫,甚至被譽為海明威和司湯達一樣的人物,其作品《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都入圍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最具影響力十部作品,以及虜獲了有諾貝爾文學獎風向標之稱的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但始終是沒有任何一部長篇小說可以獲得國內最高榮譽之一的茅盾文學獎。“評委看不全,群眾全不看的弊端-曲高和寡”的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舉辦一次,2011年有富商李嘉誠先生贊助之後,由之前的五萬獎金提升到五十萬,為此爭議不斷的茅獎又迎來新“矛盾及爭議”的雙重挑戰。

結語:文學創作者都揹負著時代和歷史的雙層責任,在現實的監督與監督現實的警覺下,半生伏案也一生艱辛,思考當下且不畏將來。但不為“獎”來也為得到讀者的共鳴和同行的認可,然而莫言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同樣也有諾獎的加持,習作不易,也算是花甲之年的撫慰,而餘華呢。你如何看到餘華一直無緣茅盾文學獎,同時莫言也只是獲僅獲得了一次茅盾文學獎,而餘華卻說莫言至少可以獲得十次茅盾文學獎,還說莫言最差的一部作品也比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好?請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獨特的見解,一同探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