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结婚就好

剩女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某婚恋网站近期显示的数据,中国的剩女人数为3800万。

过去说30岁是女性的一道坎,现在不到35岁都不能叫剩。

美国公共广播频道有一个纪录片《中国剩女》引起了一个热议:

纪录片记录了3个生活在北京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因为没有结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质疑,影片平实的记录了女主人公的生活,却让人直面最真实的画面,令人无处可逃。

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结婚就好

01 邱华梅,35岁,律师

出生山东农村,排行老五,读书刻苦,考上大学留在北京,很有出息。因为没有结婚她所面临的困难

相亲市场的一文不值:因为年龄和普通的长相,华梅对另一半的要求是受过良好教育和尊重女性的最基础条件都受到否定。

来自家族的批斗和嘲笑:父亲说“你30多岁还没结婚,村里人问起来,我都没脸开口,你到了年龄就该结婚,你现在就是不正常,读书把你读傻了吧”,还有家族的人都是如此来指责她。

似乎,30多岁不结婚就成为了全家的仇人,成为他人口中的笑柄。她所有的优势和能力,因为没有结婚而被全盘的否定。

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结婚就好

02 徐敏,28岁,播音员

在北京有车有房有户口,她最大的障碍不是自己而是母亲,母亲对于女婿的要求是北京户口,体制内工作。只要不是她都会横加干涉。

追溯到原生家庭,从小徐敏都母听亲的话,如果不听就意味着被抛弃,和母亲多次沟通无果。

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结婚就好

03 盖琪,36岁,大学老师

她曾开办女性主义课程,客观地给学生讲述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另一边,因为家庭的变故(父亲得了帕金森,花光了所有财产),草草的嫁给了一个不适合的人,向如此婚姻妥协。

男方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农村男友,闪婚且远嫁,嫁过去后婆婆向亲朋好友隐瞒儿媳年龄,似乎这是一个可笑的事。

人前展现自己还是挺幸福的,私下的场合她才流露出婚后有多么的无聊和失去的自由。

3个人物只是当代中国部分女性的缩影,同样也不仅限于中国。

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结婚就好

包括我个人也是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今年的我,27岁,工作相对自由稳定且有发展空间,平时的生活自律上进,不断提升自己,虽然目前来讲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相信终能有好的结果。

同样在我这还不算剩女的年龄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非议,身边确实有很多同龄人早早的结婚生子了,每每这个时候,父母就会说:你看谁谁都结婚了,你看你以后成老姑娘了,没人要才是让人笑话。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时,我是非常愤怒的,便会去反驳,结果就是他们的变本加厉:供了读了那么多书,你是读书读迂了吧。这时候,我一定会夺门而出。

我姐姐就常会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读幼儿园了,你看你男朋友偶还没有一个,真的是笑人。

还有身边的亲戚,见一次问一次,破口婆心地给你说:看得过去就对了,不要要求那么高,过了年龄都是被别人挑剩下的了。

……

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结婚就好

我曾多次表达我的想法:

一, 我年龄再大从来不怕笑,因为日子是我自己过得,不是过分给别人看的。

二, 婚姻对我来讲很重要,我不是不结婚,而是需要遇到合适的人,不是因为到了年龄而结婚,因为婚姻是给生活添姿添彩的,是追求项,而不是任务项。

三, 我理解爸妈你们的担心,但是我更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左右不了你们,你们也不能完全的干涉我,我会听取你们的建议,但最终决定的一定是我自己。

但似乎我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得要有个男朋友,然后就是谈婚论嫁的事情。即使如此我仍旧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

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结婚就好

40多岁至今未婚的俞飞鸿也曾在节目《锵锵三人行》里被问到:一个人待着会觉得烦吗?会需要跟人聊天吗?她回答到:我觉得不需要,你如果自己的精神世界足够富足的话,就没问题。

接着的问题,她的回答是:很多夫妻是在一个婚姻里,可是他们两个人根本没话讲,我觉得那种两个人在一起的孤独,可能比一个人的孤独更悲伤吧。

不是说我们要像俞飞鸿,也没有谁能够和谁过得一模一样,而是在这个总是被催促甚至是不被理解的情境下,我们需要去了解自己的初心,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要知道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对于你我来讲,坚持自己的内心,难道不重要吗?愿你我都能有所追求,愿你我都能有所坚持,愿你我都能觅得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