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鏡像帝王宇文邕與柴榮

歷史中的鏡像帝王宇文邕與柴榮

北周武帝宇文邕

歷史中的鏡像帝王宇文邕與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

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個皇帝,北周的前兩個皇帝都是他的哥哥,但其實都是權臣宇文護的傀儡,最終也都被宇文護所殺。宇文邕被宇文護立為皇帝后,一面討好宇文護,一面積攢自己的力量,最終將宇文護及其勢力剷除。宇文邕親政後勵精圖治,歷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滅佛"中的三武之一便指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在位時攻滅北齊,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大敗南陳,消滅了其有生力量,使南陳再也無力與其爭鋒。宇文邕的北周統一天下大勢已定。但是天妒英才,宇文邕在率軍北伐突厥的途中染病不就後在長安病逝。如果宇文邕不死的話,可以肯定結束這亂世的肯定是北周,而非後來的隋。世人皆道,隋朝為唐朝做了嫁衣,卻不知道隋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是北周打下的基礎。

周世宗柴榮

柴榮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的皇帝,柴榮曾立下志向用十年平定天下,十年休養百姓,十年致太平。柴榮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三武一宗滅佛"中的"一宗"便是指的他。在他的治理下後周逐漸強盛起來了,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周世宗去世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二十年餘年後宋朝統一中國。宋太祖結束五代十國亂世的成就可以說是站在柴榮的肩膀上取得的。北宋終其一朝都未能奪回燕雲十六州,致使中國門戶大開,宋朝始終飽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最終也終結在來自草原的民族手中。如果柴榮能夠如其所願做滿30年的皇帝,那麼歷史上繼唐之後的也許就不是積貧積弱的宋朝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宇文邕和柴榮似乎是歷史中的一組鏡像。他們的國號都是周;都雄才偉略,開展滅佛運動;都為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卻有都病死在了北上征伐遊牧民族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