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我相信很多朋友拿起相機是想記錄眼前看到的一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不滿足眼前的攝影技術了,怎麼就跟人家拍的不一樣呢?那可能是有的東西不知道或根本不曾瞭解。


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在說之前,先簡單說一下風光攝影與其他攝影不同,它完全是大自然之作,風光大師就是大自然,從啟明星升起那一刻,世間萬物都被照亮了(別跟我提陰天,別槓!)。穿越叢林中,繚繞的霧氣漫射出那浪漫的光線,想想都太美了,可期;海邊的傍晚,日落時紅霞照亮海平面那一刻,心是多麼的寂靜;公路上,路邊的片片花野,真是美極了!


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只是我們的相機可能會不能清晰記錄大自然的美,這可能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說光比高,反射光線,光到相機中出現的衍射光線等等吧,有著諸多的因素。這些因素也是可以消除的,那就需要給相機“升級”一下!那都需要升級什麼呢?

濾鏡

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最常見的就是你買鏡頭的時候會送你一個UV鏡,本來是抗紫外線濾鏡,本質是提高畫面質量的,現在機身做的已經很好了,很好的抗紫外線了,可以不用這個了,不過就當是保護鏡頭了,如果風光攝影的話,還是拿下來吧,多少有點影響。

還有ND,GND,CPL。還有一些廠家甚至推出了帶顏色的ND鏡,其實他已經不算是ND了,像是彩鏡了。

再說說都是幹嘛用的,ND就是減光鏡,通常是減1~10檔不等,還有更高的,幾乎用不上不提了。減檔為啥呢?比如說白天拍攝瀑布,想拍出流線型的美,是不是得慢門?那它是不是肯定過爆,放上ND鏡,就是阻礙光線進入,從而達到“黑天的”效果。我估計肯定有槓精跟我說,你晚點拍不就完事了,是的沒錯,我就白天拍,咋地!

GND跟ND是一個意思,他是過渡的減光鏡,就是一半透明,一半阻光。

那CPL呢?

CPL就是偏振鏡,是濾掉反射的光線,只接受一個方向的光線,這麼說可能不明白,上圖


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左邊是不是有水面反射的光線,而右圖是很清晰地看到水面下的石頭!

說到這我給大家排個坑,這個東西現在太多了,有好有壞,但是國產的,外來貨,不知名小廠的也有,這個東西首先看材質,玻璃的是最好的,但是大多是樹脂的,一分錢一分貨,買方形的濾鏡,安裝方便,攜帶方便,推薦個性價比較高的,適合大多數的鏡頭,尺寸可以自己看鏡頭上會寫比如77mm,67mm等,想玩花樣的,可以配合彩色濾鏡。

濾鏡系統

提高濾鏡就不得不說濾鏡系統,它指的是鏡頭上插濾鏡的支架,有直接夾到鏡頭上的,有擰上去的。貴的幾千,便宜的幾百搞定,尺寸是通用的,所以說,上個國產的支架,好點的濾鏡也是不錯的選擇。


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三腳架

拍攝風光時需要注意很多細節,有時候會開到慢門,如果你沒有一個麒麟臂,鐵鉤手的話,那麼一個起到穩定作用的三腳架就必不可少,三腳架也是有承重的,慌不慌啊,沉不沉啊,都是考慮的範圍,體力不好的朋友推薦碳素纖維的,比較輕,體力好的朋友推薦更穩定更好的碳素纖維。這是慘痛的經歷告訴我的,我記得一次拍攝星河的時候,雖說在山腳下,風還不是很大,腳架就被吹倒了。所以說這個東西還是買個好點的,幾百塊錢的真的不能買!


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以上都是前期所準備的,那麼咱們看下這個片子


提高風光攝影都需要知道什麼

靠近我們的石頭為啥這麼亮呢,是不是不科學,而且質感怎麼還這麼好?

堆棧處理

那就要了解一下PS的後期堆棧處理了,幾張片子堆棧後,暗部就是可以這麼細膩有光澤,哈哈哈。

原來風光大片可以這麼玩,其實啊,拍出來好就已經很能證明技術,如果加上後期補上一些“缺陷”豈不是更完美?差不多了,也就介紹到這吧,想提高風光不光需要前期的準備,後期的打磨才能完成一幅很好的作品,風光攝影師也是很累的,要經歷嚴寒酷暑,所以多多鼓勵風光攝影師,才能讓他們帶我們看到世界不一樣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