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來源:新京報

圖集

“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從76.3歲提高到77.3歲;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

“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2016年-2020年,國家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的投資達到1415億元,支持8000多個公共衛生醫療項目,比“十二五”總投資增加了23%。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10月28日,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指出,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4年提高了1歲。2016年-2020年國家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的投資達到1415億元支持公共衛生,比“十二五”總投資增加了23%。

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降至28.4%

於學軍表示,從2015年到2019年底,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20.1/10萬、8.1‰、10.7‰降至17.8/10萬、5.6‰、7.8‰,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國建設取得良好開局。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提升,從2015年的10.25%提高到2019年19.17%,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健康素養平均水平在“十三五”期間翻了一番。

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基本藥物數量由520種增加到685種。推進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藥品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2%以上,打通降價藥進醫院“最後一公里”,將政策紅利引導到臨床端。

84%的縣級醫院達到二級及以上醫院水平。從2015—2019年,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從1.38人增長到2.61人,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從5.11張增長到6.3張,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22人增長到2.77人,註冊護士數從2.37人增長到3.18人。近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醫療點。

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0種,累計分類救治貧困患者1900多萬人,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成功脫貧。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2015年的40元提高到今年的74元,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14大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優化重大傳染病防控策略,實施職業病、地方病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擴大癌症早診早治覆蓋人群,2019年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全國現有中醫機構6.5萬多個,年診療量約11.6億人次,中西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維護人民健康。

累計安排1415億中央預算用於公共衛生

於學軍介紹,2016年-2020年,國家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的投資達到1415億元,支持包括像疾控中心建設等的8000多個公共衛生醫療項目,比“十二五”總投資增加了23%。基本建立了以疾病預防控制、應急救治、衛生監督等專業的公共衛生機構為骨幹,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為依託,以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以全民參與為支撐,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於學軍介紹,今年三部委又印發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重點加強疾控體系現代化,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健全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他透露,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公共設施平戰兩用的改造試點等方面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這次應對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是對我們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成效的一次集中檢閱。”於學軍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衛健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中央確定的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在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加強監測預警、提高人員素質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記者 許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