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期間,怎樣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睿智奧數


要想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首先必須給孩子立規矩,接下來再來談培養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原因有以下幾點:

1,立規矩,促使孩子轉變

孩子迷戀遊戲,上課不好好聽老師講課,甚至上課偷玩遊戲。其結果當然導致作業不會做,出現成績下降的現象。追根溯源就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好好立規矩造成的。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讓孩子長久的發展下去並且變得越來越自律,形成主動學習的能力。家長就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告訴孩子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違法了規定是要受到懲罰的。要形成自己獨特的家族文化和家庭規定。並且要寫下來,貼在牆上,彼此相互監督,讓規定行之有效。懲罰一定要及時。遵守規規矩不是一種束縛,實際上是保證一個人向好的方向發展的一種必須手段。如果孩子沒有約束,任意妄為,那麼孩子就有可能會沾染上不良的嗜好和習慣,比如迷戀遊戲,無心學習,目中無人,脾氣暴躁,甚至無法無天的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事情出來。到那個時候還談什麼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夠呢?因為孩子的興趣已經被不良愛好捷足先登了。你已經非常被動了。可見給孩子立規矩是多麼的重要的一件事情。

2,陪伴加督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建立了規矩,接下來需要家長的有效陪伴和督促。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最好能夠主動學習。不讓家長操心。但是孩子學習成績好是有條件的。有效陪伴不是對孩子監視,督促也不要演變成對孩子嘮叨。要創造適宜孩子學習的家庭氣氛,因此督促孩子學習時切忌嘮叨,更加不要對著孩子大聲吼。這樣做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厭惡感,從而對學習喪失興趣。家長應該保持良好的形態,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智慧的去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積極性。適時的鼓勵和幫助效果會更好些。對孩子不理解的地方,擺下身段和孩子共同探討,讓孩子做主角,家長做配角,起到綠葉作用,這樣孩子會越學越有勁。就會主動積極思考,每當孩子解決一道難題他就會收穫一份快樂,長此以往孩子的主動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3 ,理解,信任促進孩子主動學習能力的形成

有了規矩,孩子就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就有了基礎。

要讓孩子主動學習還需要家長的理解和信任。當今很多的家長對孩子都是不放心的,會做出很多讓孩子反感的事情來,其實對孩子最好的幫助是理解和信任,理解和信任對孩子的自主學習是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如果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即便孩子遇到了一些困難,孩子也能夠充滿自信的去解決,就會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上課時就會精神抖擻,全神貫注的去聽老師講解。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會大幅度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這些好的因素都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從而形成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江蘇雷老師


疫情期間,不管孩子是在家還是已經上學,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1、克服疫情期間形成的孩子心理控制過緊或過鬆的問題。在疫情期間,學生面對疫情和長時間居家,心理表現會發現分化,影響主動學習的狀態。有些孩子心理過於緊張,怕感染,怕出門,怕成績下降,怕測試,家長應積極進行心理疏導,減小心理壓力;有的孩子對手機和網絡遊戲過於迷戀,需要用一個階段來進行矯正。2、尋找促進孩子主動學習的興奮點。興趣來自於需求,需求產生動力。引導孩子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細化自己的實施步驟,確定針對問題的應對策略,從前段特殊的階段轉換過來,集中精力面對學習。3、加強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重建。現在的學習生活,需要用原有的習慣去支撐,而習慣是一種程序化的操作過程,要從生活開始,引導孩子儘快進入新的程序化過程,重拾習慣,用一段時間,迴歸正常狀態。


佳家有教


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從小培養,養成了好習慣之後,不論遇到什麼情況,他都會堅持這個習慣。比方講,我女兒在她還沒有學會講話的時候,我就發現她好動,十分鐘都停不下來,當時我是幼兒園的老師,我就想,孩子好動對將來讀書學習,不是一件好事,我就試著叫她一個人聽音樂、看電視,試了兩三天,我發現不行,她的注意力仍舊沒法集中,那我就開始講故事給她聽,剛開始也不行,我講我的,她玩她的。

怎麼辦呢?我知道幼兒園小班一節課,孩子能靜下來十五分鐘,中班能靜下來二十分鐘,大班能靜下來二十五分鐘就行了,我就首先教孩子靜下來。我把家裡的沙發,(獨立的一個一個的沙發,)圍在一起,我和孩子坐在沙發上,把玩具和零食清理開,我先拍手、做動作,教孩子看著媽媽,然後翻開《世界童話選》或者《中國童話選》給孩子講故事,一邊講,一邊配合動作和表情,用了大概一週的時間,孩子就愛聽故事了,每晚講故事,從最初的十多分鐘,直至後來的兩三個小時,孩子都愛聽,她能靜了下來。

有時,晚飯後,我還沒有忙清楚家務,她就手舉著童話故事來找我了。

孩子能靜下來之後,我又送孩子去上興趣班。她學過書法、電子琴、古箏、英語,都沒有效果,那時是孩子願意學,才交學費,上了一節兩節課,孩子不願意學就不用交費。

後來,她去幼兒園後,自己拿了十個學習的資料回來,我告訴她家裡經濟不好,爸媽上班,家裡爺爺奶奶爸媽孩子,還有外公外婆那麼多人都要用錢,我們的條件,上不了十個班,只能上一個,所以一個班一個班試一下,看孩子喜歡什麼,試了一圈,後來她只學了畫畫。

每天晩上孩子在家畫畫時,我陪在她身邊,我寫日記或寫單位的工作材料,從她上幼兒園直到孩子上初中三年級,我連散步都沒有去過。

天天晚上,家裡的客廳都是擺兩張髙凳子或者把沙發圍起來,又打開。

起先,我們講故事,我講給她聽,接著,她畫我寫;後來,她當老師,我當學生,她講故事,(她不用拿書,在她不會講話時,我講給她聽的故事,她全部印在了腦海,一字不漏地講給我聽。)我聽故事,她教我跳舞、畫畫、唱歌。

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孩子就在家裡、小區裡舉辦個演唱會,直至小學四年級。她自己自編、自導、自演,觀眾全是她邀來的隔壁鄰居。

家人的陪伴是最溫暖的,父母的榜樣是最有力量的。

我主內管家,也上班,先生主外,主要上班。

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主要以她喜歡為主,不斷失敗,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進取。

當她取得了成績,我就馬上表揚鼓勵,到了外婆家,她表演節目給外公、外婆、舅舅、姨媽看,她先上臺演出,我們大家看,到了後來,大家一起上臺表演,邊唱邊跳,孩子很受鼓舞。

學習的興趣就培養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