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個欺人妻女的地痞,卻寫下一首千古佳作,這首詩大家都學過

唐玄宗時期,在長安南郊有一位橫行鄉里的紈絝子弟。他仗著出身世家,霸道蠻橫,欺男霸女,百姓們只能默默忍受,敢怒不敢言。

可二十年後,此人卻洗心革面,成為詩壇大咖,被後世稱為"盛唐最後一位大詩人。這個人就是韋應物。

唐朝一個欺人妻女的地痞,卻寫下一首千古佳作,這首詩大家都學過

說起韋應物,大家應該都不太熟悉,但肯定學過他的那首《滁州西澗》。這首詩實在太經典了,堪稱寫景詩的典範: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而韋應物是怎麼從流氓少爺變成大詩人的呢?容筆者慢慢道來。

韋應物出身於關中望姓之首:京兆韋氏,其曾祖父官至宰相。當時,在長安流傳著這麼一首歌謠:"城南韋氏,去天尺五。"

唐朝一個欺人妻女的地痞,卻寫下一首千古佳作,這首詩大家都學過

韋應物以門蔭入仕,15歲就擔任唐玄宗近侍,相當於皇上的貼身保鏢。早年的韋應物放縱不羈,他將殺人犯藏在家中,一起在鄉里作惡。白天,韋應物和狐朋狗友們變著法子找樂子;晚上,韋應物到百姓家裡與人妻女私會,百姓們有苦難言,當地的司法機關因畏懼韋氏一族,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

韋應物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切,他還以為日子可以一直這樣無憂無慮地過下去。但公元755年12月一場變故,擊碎了韋應物的美夢。那一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安祿山騎著戰馬,舉著馬刀,向長安殺來。唐玄宗倉皇出逃,楊貴妃香消玉殞,大唐由盛轉衰。

唐朝一個欺人妻女的地痞,卻寫下一首千古佳作,這首詩大家都學過

亂世中,韋氏家族昔日的權勢和富貴都變得不值一提,失去家族和皇帝廕庇的韋應物不再不可一世,失去靠山的韋應物成為別人肆意欺凌的對象。

經歷過滄桑鉅變的韋應物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荒廢度日,必須潛心讀書,靠自己走出一條路來。自此之後,韋應物痛改前非,清心寡慾,一心向學,每日都在讀書中度過。

唐朝一個欺人妻女的地痞,卻寫下一首千古佳作,這首詩大家都學過

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結束後不久,韋應物前往洛陽,擔任洛陽丞一職。之後的近三十年裡,韋應物先後在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出任地方官吏。《滁州西澗》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就是韋應物在任滁州刺史期間所作。

在地方當官期間,韋應物勤政愛民,經常自我反省,為自己拿著朝廷俸祿,卻不能為百姓們做更多的事而感到羞愧。此時的韋應物,早就不是當年那個荒誕不經的公子哥。

唐朝一個欺人妻女的地痞,卻寫下一首千古佳作,這首詩大家都學過

而且,韋應物還是個難得的清官,蘇州刺史任滿後,身無長物的他沒有路費回京等待朝廷的其他任命,只好在蘇州無定寺寄居,不久後於蘇州去世,享年56歲。

韋應物在後半生寫下了不少詩文,他的詩淡然恬靜,意境優美,清新自然,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從飛揚跋扈的荒唐少年,到淡泊寧靜的大詩人,韋應物的一生雖不完美,卻值得人理解和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