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海與道教的關係

北京三海,又稱太液池、西苑三海。包括北海、中海、南海及其沿岸、瓊華島、圓坻和瀛臺。它是依照“一池三山”的道教規模而建,體現了皇城的神聖莊嚴,也體現著紫禁城主人的“神仙身份”。


北京三海與道教的關係


三海始建於金朝,1179年名大寧宮,1191年更名為萬歲宮。後元朝以瓊華島為中心建大都,稱瓊華島為萬壽山,稱水面為太液池。明朝因其在皇宮之西,稱西苑。明嘉靖年間修“金鰲玉蝀橋”,將元太液池一分為二,北稱“北海”,南稱“中海”。明永樂十二年(1414),在太液池南端拓挖出“南海”。“北海”、“中海”、“南海”,合稱“西苑三海”。


北京三海與道教的關係


道教有三神山的說法,《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山海經》記載,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而蓬萊海域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激發了人們尋仙求藥的熱情,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紛紛到蓬萊開始了尋仙活動。


北京三海與道教的關係


三神山的說法對中國古代苑囿的水面佈局起到了較大的影響,最早始於漢朝,《史記》記載:“漢武帝甘泉作建章宮、太液池,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以象海中神山。”直到封建社會後期,仍然不絕。西苑三海就是依道教這種“一池三山”的模式建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