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在400多年前,17世紀,荷蘭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1642年,

崇禎十五年荷蘭多次侵犯臺灣之後,打敗了在臺灣北部雞籠(基隆)、淡水的西班牙殖民者,佔領了臺灣的西南部和北部。荷蘭正式對臺灣實行殖民統治

荷蘭殖民者對當地的漢族、高山族施行殘酷的壓迫,遭到廣大臺灣民眾的反抗,規模最大是1652年郭懷一起義,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太大,最終以死傷9000餘人而失敗。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鄭成功雕像

面對外來侵略者,明末清初時期出現了兩個人,重新把臺灣納入祖國的版圖。一個是鄭成功收復了臺灣;一個人是施琅統一了臺灣,二人對於統一臺灣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

鄭成功篇

鄭成功,福建南安人,原名鄭森,字明儼,號大木。被世人稱為“國姓爺”,因南明的隆武皇帝賜給他朱姓,改名成功,被稱朱成功。

鄭成功在明末清初時期堅持“反清復明”思想,一直從事抗清活動,在1659年,面對南明政治上失利,為了收回失地,鄭成功聯合張煌言多次北伐,在攻取南京失敗後,一個人的建議改變了鄭成功“反清復明”的策略。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明末清初,中國局部勢力圖

何斌,又稱何廷斌,最初在1624年,天啟四年受鄭芝龍招募,到臺灣從事農墾、經商活動,因其經營範圍廣泛,在臺灣地區影響力很大。荷蘭統治臺灣南部之後,為了方便掠奪臺灣財富,就指定他為"甲螺"(頭目),管理島上居民。而他對臺灣島內情況比較熟悉,又通曉荷蘭語,被聘用為"通事"(翻譯)。

但荷蘭殖民者對島內民眾的掠奪,激起了何斌的愛國情操。他一直渴望臺灣早日擺脫荷蘭統治,早日回到祖國懷抱。因此暗中聯繫鄭成功,為了幫助鄭成功籌集軍餉,偷偷徵收船稅。在永曆十三年,徵稅活動被荷蘭殖民者發現,將他解職,以"侵吞王銀"罪下令通緝他,並沒收其在臺灣的家產。他決計離臺投奔鄭成功。

何斌到了臺灣之後,向鄭成功建言:“臺灣沃野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

上至雞籠、淡水,硝磺有焉。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 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把隨身攜帶的臺灣地圖獻給鄭成功,還表明島內民眾對荷蘭侵略者的仇視,只要內應外合,完全可以打敗荷蘭殖民者。

鄭成功聽取了何斌的意見,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此事,說“唯臺灣一地,離此不遠,暫取之,並可以連金、廈而撫諸島。然後廣通外國,訓練士卒。進則可戰而復中原之地,退則可守而無內顧之優。”文武大臣感覺可行,因為此時清軍勢頭正旺,席捲大陸,已經佔據中原,以現在條件無法和清軍抗衡,收復臺灣也會給日後留下一個落腳之地。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鄭成功收復臺灣路線

第二年,1661年3月,鄭成功就發起攻臺部署,命令黃廷、鄭泰等守住廈門、金門,防止清軍偷襲。4月21日,自己率領大軍25000人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直取臺灣。4月26日,鄭成功給荷蘭殖民者寫了一封勸降書:“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餘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清楚的表明臺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必須要收回。在長達9個月的艱苦圍攻後,荷蘭殖民者不得不在1662年2月1日簽署投降條約,敗退臺灣,至此中國收復了臺灣。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的地理狀況

施琅篇

施琅,福建晉江人,字尊候,號琢公。早年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隨鄭芝龍降清,後來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隊伍。鄭成功與施琅最初的關係非常好,鄭成功很器重他,軍務大事經常和他諮商。在《靖海紀事》記載:“禮遇初甚渥, 凡軍事必諮商。”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靖海紀事》

二人關係在“曾德事件”之後反目成仇。曾德原先是施琅部下,是一個見風使舵勢利小人,施琅被鄭成功革除左先鋒職位後,看到施琅失勢,一心要投靠到鄭成功部下,這讓施琅很不爽,於是命人把他抓來砍首。這件事情直接激怒了鄭成功,試想這支隊伍最高統帥是鄭成功,即使曾德投到鄭成功直接指揮下,道義上不光彩,也不至於斬首,無疑讓鄭成功認為對其權威的挑釁。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便下令逮捕施琅,結果施琅逃到了大陸投降了清軍。既然施琅跑了,家族成員還在島內,受到牽連其父親施大宣和弟弟施顯被鄭成功處死。

施琅本人曾說過與鄭成功的關係: “琅起卒伍,於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琅於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而已。”

鄭成功一直為明朝而戰,清朝已經佔據中原,為了反清復明的重任,鄭軍經常騷擾東南沿岸,二岸都是同胞,相當於自家兄弟打架。二人在

政治態度上分歧施琅性甚驕傲,鄭成功勢難容忍,決定了他們註定要分道揚鑣,在“曾德事件”之後,便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因此民間有流傳鄭、施兩家後代不準通婚,就是基於此。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施琅統一臺灣劇照

施琅再次投靠清廷,最初被清朝康熙任為同安副將,後為福建水師提督,並委其“獨任專征

”,統一臺灣。在1883年先以武力攻佔澎湖,一方面對“諸島投戈者數千人皆厚恤 之,有欲歸見父母妻子者, 令小船送之”;另一方面主動表明個人不會記恨私仇,只要鄭氏子孫放下武器,率領部將投降清朝,不僅可自保還給予高官厚祿。還在澎湖出榜安民,進一步瓦解臺灣軍心。

為了達到和平統一臺灣的目的,施琅又派侍衛吳啟爵到臺灣做思想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政治和軍事共同壓力下,鄭氏集團看到自己實力無法和清朝抗爭,最終出城投降,至此臺灣和平迴歸。

二人對收復臺灣的貢獻

鄭成功方面

鄭成功抗擊國外侵略者,讓臺灣重回漢人的手裡,並在臺灣實行各種措施,促進臺灣經濟和政治發展。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這是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寫的一首詩,我們可以從中可以看到

他趕走荷蘭殖民者豪情壯志及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在收復臺灣之後,在臺灣的建設上採取了很多措施,其死後子孫也繼承其思想。

在政治上採用了中原王朝州府制,設立承天府和天興、萬年二縣,任命官員,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整頓法紀,厲行廉政,懲辦貪官汙吏;在經濟上,鄭成功非常注重農事發展,引進大陸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頒佈了8條關於屯墾的命令,改革賦稅,鼓勵到臺灣移民,發展海外貿易;在文化上繼承中國儒家思想,把忠君愛國思想帶到臺灣。繼續奉南明永曆正朔,把臺灣作為自己的抗清基地。並推廣佛教、道教在島內傳播。在一系列的措施下,臺灣經濟和政治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進一步拉進臺灣和中原王朝的之間的關係。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鄭成功雕塑

施琅方面

施琅統一臺灣,使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併力挺保留臺灣成為中國領土一部分。

在施琅統一臺灣後,很多大臣基於認識上的不夠,對於臺灣的棄留問題,清廷內部產生了爭議。很多人認為臺灣“乃系一塊荒壤,無用之地耳。”對於臺灣的重要性,就連康熙也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對“棄守之議,迄無定見”,也傾向於放棄臺灣。

在對於臺灣去留的關鍵時期,施琅上疏康熙皇帝,在他的《恭陳臺灣棄留疏》中指出:“資皇上東南之保障,永絕邊海之禍患”、“野沃土膏,物產利溥......無所不有”。臺灣是清朝東南的門戶,位置非常重要,其次島內物產豐富,因此“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斷斷乎不可棄”

。在施琅建議下,康熙力排眾議,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行省,至此臺灣重回中國,成為帝國版圖的一部分。

明末清初,鄭成功對抗侵略者收復了臺灣,施琅力挺統一臺灣

施琅劇照

明末清初,在收復臺灣問題上,鄭成功和施琅都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鄭成功收復臺灣,是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者並取得了勝利,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再度侵佔臺灣的野心,因此鄭成功被後代視為“

開臺烈祖”,稱為民族英雄。施琅統一了臺灣,讓臺灣回到祖國大家庭,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其貢獻不亞於左宗棠收復新疆。因此歷史不會忘記其二人對收復臺灣的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