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年,朱棣和此人在北平相談甚歡,之後這兩人竟全都造反成功

朱元璋死後,由於其在繼承人問題上安排失誤,加之繼任的建文帝一系列錯誤國策,這導致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變”,皇叔朱棣造反成功,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由藩王反叛繼位僅此一例,絕無僅有。

朱棣算是一代雄主,但是有一個很有趣的冷知識,現在想想可能令人發寒:他和朝鮮太宗的關係特別好。這很奇怪,很可怕嗎?正常情況下這當然是好事,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問題是:這朝鮮太宗也是個狠人啊。

1393年,朱棣和此人在北平相談甚歡,之後這兩人竟全都造反成功

朝鮮太宗李芳遠,1367年出生,1392年,他老爹李成桂建立了朝鮮王朝,在這個過程中他出力最大,朝鮮王朝建立後,朝鮮王室非常清醒,一改之前高麗反動勢力親蒙元的國策,改親附明朝,併成為明朝最忠實的藩屬。

而李芳遠呢?他多次隨著朝鮮使團訪問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鮮嚮明朝進貢馬匹,李芳遠隨貢使前往當時明朝的首都南京,這期間其路過了北平,和當時進駐北平的的明朝皇子朱棣私相會見,兩人性格相近,相談甚歡。

但是,當時這兩人到底聊了什麼呢?聯想到之後發生的事情,這真是細思極恐。

1393年,朱棣和此人在北平相談甚歡,之後這兩人竟全都造反成功

韓劇中,李芳遠和朱棣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當然,影片情節虛構成分較大

在李成桂謀代高麗的過程中,李芳遠出力最大。但是,他地位卻不高,原因是李成桂晚年喪妻,續娶神德王后康氏,而之前六個兒子都是前妻韓氏生的,這幾個人和自己後媽關係一直不好,但是李成桂寵溺康氏,所以也寵溺了自己這個後妻生的兒子——幼子李芳碩,並立他為世子。

這顯然是一個很不明智的舉動,裴克廉、趙浚等重臣一開始都建議國王以年齡和功勞兩方面考慮,立長子李芳雨,或開國時功勞最多的李芳遠。然而李成桂對康氏寵愛有加,非要立後妻生的兒子,後妻生的七子李芳蕃狂率無狀,因此只被封為撫安君;最年幼的第八個兒子李芳碩當時只有十歲,最終在太祖元年八月二十日被李成桂冊封為王世子。這主要是重臣鄭道傳推動的,他認為君主應該中庸無為,以避免君臣政治衝突而造成的元氣耗損,之後鄭道傳成為了李芳碩的老師。

1393年,朱棣和此人在北平相談甚歡,之後這兩人竟全都造反成功

李芳遠

鄭道傳不斷打壓李芳遠,結果矛盾激化,朝鮮王朝太祖八年(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李芳遠造反,其以“立嫡以長”為藉口,聯合益安君李芳毅、懷安君李芳幹、上黨君駙馬李伯卿一同出兵,史稱戊寅靖社(第一次王子之亂)。

1393年,朱棣和此人在北平相談甚歡,之後這兩人竟全都造反成功

韓劇中,朱棣和李芳遠因境遇相似,惺惺相惜,在交流時早已經互相說了自己的心思

政變很成功,李芳遠因勢力弱小而採取了先發制人的手段,召集府中私兵和守衛景福宮的禁軍,殺入宮中,衝入世子東宮——資善堂,亂刀砍死了李芳碩,然後從景福宮南門殺出,襲擊大臣鄭道傳。擊殺鄭道傳與李芳碩的丈人富城君沈孝生。朝鮮王朝建國的功臣宜城君南誾也因屬於鄭道傳一派而被殺。至於康氏的另一個兒子李芳蕃也同在此變中被殺。

之後,李芳遠衝進宮中,宣佈“李芳碩、鄭道傳謀反,圖謀殺害王子”,使得李成桂被迫內禪王位予二子李芳果(嫡長子李芳雨早逝),李芳果即位,後稱定宗。當然,這只是幌子,實際職位在誰手裡不用多說了。

1400年朝鮮王朝再度發生第二次王子之亂,1401年,李芳遠順利當上國王,即朝鮮太宗。這次政變沒有那麼血腥。

1393年,朱棣和此人在北平相談甚歡,之後這兩人竟全都造反成功

朝鮮王朝王子之亂

於是,李芳遠成功當上了朝鮮國王;而兩年之後,他的好友,明朝皇子朱棣,也造反成功當上的皇帝。而這之後,朝鮮和明朝的關係得到極大改善(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時候,由於在東北方向和朝鮮存在一定的邊疆矛盾,所以朱元璋對朝鮮並沒有什麼好臉色,並無冊封朝鮮國王,李成桂的正式頭銜是“權知朝鮮國事”,李芳遠是第一位得到中國正式冊封的朝鮮國王,他一開始是得到建文帝的冊封,這是因為當時建文帝在內戰中焦頭爛額,希望得到朝鮮支持,所以也顧不得太多禮法了,後來朱棣繼位後,也很快冊封他)。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太宗李芳遠遣使前來明朝朝貢。

在李成桂和朱棣這兩位“亂臣賊子”在位的時候,兩國關係是極為良好。不過,在東北方面嘛,也仍然有一點矛盾。但這無傷大雅,兩國的領導人的私人關係還是很好的。

歷史就是這麼巧合,所以,不得不令人有所聯想:在公元1393年,這兩位殿下還年輕的時候,在北平相談甚歡,那麼他們當時到底都交談了什麼內容呢?是否“規劃過未來”,日後他們都當上國君後,在書信往來的時候,是否也互相交流過成功經驗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雲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