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最近看到了很多好書,比如《父母的語言》、《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這些書都來自精密設計的科學計劃,是由神經科學家、醫學博士等根據幾十年的多個家庭訪談跟蹤所得出的結論,有著個體化和共性的研究,比很多偏頗的育兒雞湯更值得父母們認真讀一讀。

我在看完書後問多多爸,為什麼我們國家的育兒書就沒有這樣橫亙三十年的研究,多多爸說因為這樣一件不賺錢的事情在如今的中國的確沒人去做。但是我相信未來肯定有,就像北上廣深已經有很多不愁吃穿只想去尋求人生價值的人,願意去做一些長久而有意義的事。

《父母的語言》在前面文章已經講過,本篇主要講《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作者在80歲高齡還在繼續訪談案例中的孩子們,當年的嬰兒已經成了30多歲的成年人,而家庭早期對一個人的影響在30歲以後更加顯現出深刻的意義。

好書推薦:《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一、作者

亨利·馬西(Henry Massie),醫學博士,在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執業的精神科醫生,並在舊金山市加州大學醫學院任教。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研究者,在母親—嬰兒的互動模式、母嬰關係對嬰兒情緒發展的影響等相關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國際著名的研究“依附關係”的學者。內森·塞恩伯格(Nathan Szajnberg),醫學博士,在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執業的精神科醫生,並在舊金山市加州大學醫學院任教,同時擔任沃勒斯坦研究基金精神分析方向的研究者,致力於精神分析方向的兒童精神病學和兒童發展的長程研究

二、內容

這本書是關於從嬰兒期到成年早期的發展。作者記錄了76個嬰兒從出生起到30歲的成長。考察他們不同生活路徑的源頭,以及什麼對他們的影響最為深遠。

書中的案例也尤為發人深思,比如蒂娜的故事,在她小時候不喜歡吃新鮮橘子,就把橘子都藏在了書櫃後面。後來母親發現後,只是說:我相信你真的不喜歡吃橘子,我們需要討論下,看看我們做些什麼。你可以喜歡吃,也可以不喜歡吃,但是不要對我撒謊。“後來蒂娜對母親的記憶就是,只要需要,她一直都在。

作者將本書當做一系列的生活實踐故事來進行寫作,做了很多細節的呈現。作為精神分析師,作者會寫作生活的故事,因為這樣才能把作者思考的這些鮮活的人展現出來。精神分析的本質是發展內在的自由,從某種程度上本書實現了一部分這樣的目標——教導如何去養育內在自由的孩子。希望讀者能夠從這些故事中找到溫暖、感動和指引。

根據兩位作者的觀點,那些能夠給予孩子幸福人生的父母,他們身上都具備一些共性的關鍵特質,而這些特質是可以自我培養的。此外,父母應力所能及地為孩子提供一些心理上的輔導,幫助他們度過成長中的困難時期。在日常生活相處中,父母也可以通過故事、遊戲、夢、早期記憶等等手段,更好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三、對於父母的啟示

養育一個成功的孩子,父母需要具備的9個特徵

1. 對養育孩子有信心;

2. 對孩子的未來感到樂觀;

3. 鎮靜、有反省意識;

4. 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5. 適時對孩子共情;

6. 認可孩子表現出的積極性;

7. 對孩子的獨立性感到愉悅;

8. 為孩子制定某些紀律;

9. 母親富有感染力。

父母阻礙孩子發展的六個特徵

1. 不能與孩子建立聯結;

2. 不能與孩子玩耍;

3. 經常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孩子身上,有時還會否認自己的情感;

4. 自我認知和實際行為不一致;

5. 自己的需要在前,孩子的需要在後;

6. 體罰孩子。

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應對發展中的變數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各種意料之外的情況,包括:遭遇創傷和不利的生活環境、家庭成員離開或去世、新家庭成員的加入等。為了幫助孩子應對這些發展中的變數,作者給父母的五字箴言是:防患於未然。

作為父母,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1. 通過孩子的故事。根據孩子的故事,我們往往能發現他們對家庭的看法,以及某些被壓抑的情緒。

2. 通過孩子的遊戲。遊戲是孩子內部世界的外在顯現,他們往往會借遊戲來滿足內心的願望和表達內心的不滿。

3. 通過孩子的夢。夢幾乎總是跟產生於家庭的情感有關。瞭解了孩子的夢,也就瞭解了孩子關於家庭的情感。

4. 通過最早的記憶。早期記憶可以反映出個體在家庭中體驗到的更多的是快樂還是痛苦,以及個體的主導情緒。

金句:

1. 雖然獨立擁有自己的身體是一件無與倫比的進化傑作,但也需要付出承受孤獨的代價。

2. 大多數經歷過創傷的孩子會把記憶封存、壓抑恐懼,隨後會感受到痛苦,就像在緩慢釋放伴隨終身的吃錯的藥,導致不同程度的身體症狀,伴隨焦慮壓抑、自信減少、社交能力退縮。

3. 沒有共同玩耍,孩子就失去了和父母聯結的機會;如果父母控制玩耍,就會把本來輕鬆的體驗和思考方式搞成說教和呆板的體驗。

4. 母親對孩子內部性格的決定性影響之一,就在於她能夠塑造孩子通過心理防禦機制調節內部衝突的能力,這也是孩子首要的自我功能。

附:目錄

第一章 成功者們

尼古拉斯

塔蒂亞娜

其他成功案例

成功的基石

成功兒童的父母

三個層面的母嬰互動

難以效仿的行為?

影響兒童發展的四個因素

第二章 童年痛苦的外化

弗朗克——“我想做好,但是我做不到”

達夫娜——就像被髮射的、焦躁不安的陀螺

凱文——一張黏性的網

法利——家暴父親的“壞種”

坎迪斯——“我想到最不爽的事,就是我自己

查克——具有強迫性的母親,溫和友好的父親

診斷和神經系統的關係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附問題

症狀的轉化

第三章 童年痛苦的內化

諾蘭——自我貶低和“深深的孤獨”

烏拉——自戀的孩子

蕊娜——“一種複雜的愛”

推論

第四章 無法實現的承諾

奧斯卡——當死亡是童年的一部分

奧利弗——另一個姐妹

發展不如預期的8人組

第五章 超出預期

丹尼——“我非常順應”

瑞巴——“恨,讓你受傷更多”

發展超出預期的7人組

第六章 家庭的重要性

附錄

研究方法和量表

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