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們開始明白:原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長大後,我們開始明白:原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今天是Jeneer陪你終身成長的第126天,這是Jeneer“人生覆盤”系列的第32篇文章。

0 1 對於老師而言,9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因為新的一個學期開始了。

這個學期,全新的身份,全新的挑戰。我常常和同事們開玩笑說,進校工作五年,輔導員、辦公室、教師,三個崗位輪流都幹齊了,青年教師經歷如此豐富的還真是不多。

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內容,不同的感受收穫。於我而言,輔導員是這三個崗位中最要命的。

我性格倔強,又較真,當輔導員基本上每天都在和學生慪氣,所以這個崗位確實不太適合自己。

辦公室工作四年半的時間,最開始也是很要命的,從一個剛入職半年的輔導員,一下子到校辦工作,最初壓力大到例假都失調了。

還好自己的學習適應能力很強,不到半年的時間,基本適應辦公室這個崗位。

院辦工作強度大,要求高,雖然在高校,但寒暑假基本沒有,那幾年所有的時間大都貢獻給了工作。

有一段時間,其實我挺苦惱的,太計較得失,總覺得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

還好在這期間,自己選擇兼職代課,給學生教授《大學語文》,不知道上我課的學生有沒有收穫,自己的收穫倒是很大,這也驗證了一句話“育人先育已”。

慢慢地,得失心沒那麼重了,急躁易怒的脾性也磨圓了許多,整個人從內到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長大後,我們開始明白:原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最初工作的那幾年,因為身處其中,常常容易迷失,看不清方向,如今,回過頭來看,雖然這四年半確實很辛苦,但收穫其實很大。

能夠在領導身邊工作,自己看問題的格局和視野得到了很大提升,也認識了許多同事,有些還成了特別好的朋友。

從最初拿到一個材料不知從何下手,到後來基本上能夠心中有數,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自己也變得更加自信了。

四年半的時光,付出了很多,收穫也很大。河蚌只有吞了沙子,才能孕育出珍珠。人亦如此。

我非常喜歡keep裡的那句話:他們用日復一日的堅持,最終變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他們吃過你吃不下的苦,流過你不願流的汗,換回了你求不來的美。

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是一次蛻變,一種成長,向前看,你終將收穫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長大後,我們開始明白:原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0 2 9月第一週,我在參加國培,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週一、週二聽了四場講座,收穫很大。

給我最大感觸的還是各位老師孜孜不倦的學習狀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終身學習的狀態。

培訓的各位導師大多是60後,他們已是年過半百的年紀,早已榮譽滿身,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可是他們還在學習,學各種新理念、新思想,學習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學習的熱愛,他們渴望能夠和外面的世界對話,不斷接觸新知識,持續提升自己。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李夢卿教授說,如果我們少打一場麻將、一個遊戲,少刷會劇,也許就可以寫出一篇好文章。

李教授說,十幾年前,他也只是坐在臺下聽別人講課,於是他就在想,難道自己永遠只能坐在臺下聽嗎?

如今,李教授經常在外講學,分享自己對職業教育的研究,他不再只是那個坐在臺下聽講座的人了。我想,這其中離不開他對自己職業的專注、努力和積累。

長大後,我們開始明白:原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學習、終身學習,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終生應該保有的狀態。可很多人在工作後,徹底將學習拋諸腦後了,對工作只滿足於應付了事,過著混吃等死、一眼望穿的生活。

回想我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除了完成工作上的事情之外,業餘時間基本上都在睡懶覺和刷劇中度過,有時候也會焦慮,但焦慮過後只會刷更多的劇,吃更多的零食。

不滿足現狀,卻又很迷茫,沒有目標,是我工作初期的真實寫照。那個時候,從未想過自己業餘時間應該培養點愛好,多看點書。

還好,後來自己覺悟了,開始早起、運動,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從去年開始大量閱讀、寫作,生活漸漸步入正軌。

其實,關於學習,我們都有錯誤的觀念,很多人都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恐怖、很辛苦的事情。

記得樊登老師講過他兒子的一件小事,我印象深刻。當他兒子要開始上小學一年級時,樊登老師的媽媽(小學校長)和他孫子說:你幸福的生活結束了,悲慘的生活就要開始了。

這個故事給我很大觸動,是啊,連一個長期做教育的人都覺得學習是一件可怕的事,何況其他人呢?

學習確實不易,為了提高注意力,古有頭懸樑、錐刺股,今天我們學習也想出了各種辦法,比如我以前會用溼毛巾擦臉,或者自己打瞌睡的時候擰自己一下……

學習雖苦,但苦中有樂。更重要的是,通過十多年的積累,當我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後,將受用終身。

長大後,我們開始明白:原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0 3 寒假的時候,我在家陪奶奶,看到奶奶的狀態,我常常感到既心疼,又無奈。

奶奶今年86歲了,我有時和媽媽講,奶奶現在生活的全部追求就是一日三餐,其他的事情怎樣都行。

想想這多可怕啊,在家的時候,我常常會陪她聊天,因為我總覺得奶奶好孤獨啊。

我在想,如果奶奶識字,能夠閱讀多好,或者即使她眼睛看不見了,還可以聽書,那該多好。

也許身體的衰老會困住我們的身體,可是又如何能夠困住我們的精神和靈魂?

我常常覺得那些擁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他們始終都是很幸福的,因為即使某一天他們不再能遠行,可只要還能閱讀,他們的思想仍舊可以隨心所欲在世間遨遊。

有的人一生都在成長,因為他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譬如我們熟知的楊絳先生,90多歲仍在創作,出版了《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

可有些人的人生在18歲、28歲、亦或38歲就已停止,慶幸的是,我的人生現在還在繼續。

王爾德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但我想說,愛自己,不妨從終身學習開始吧。

·END·

作者介紹:

Jeneer,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校教書匠。喜歡讀書、跑步、寫作、健身的極簡主義者。未來路上,一起自律,共同成長,願我們每天都活在自己期待的樣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