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迴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最近,又一檔演技PK類節目火了起來,叫做《演員請就位》,這次請來的導師如陳凱歌、李少紅、趙薇也是充滿了含金量,而最後一位導師則叫人看不懂,他就是郭敬明。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不過,郭敬明的存在的確保證了這檔節目的流量,節目剛剛開播,郭敬明指導沙溢演戲就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而最近李誠儒與郭敬明之間的爭論更是賺足了話題度。

節目中,嘉賓李誠儒劍指郭敬明寫的《悲傷逆流成河》劇情不行,認為如果年輕人都看這種“筆觸廉價”的“暢銷書”,將毫無教育意義。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隨後,郭敬明正面回應,稱《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首部關注和討論校園霸凌的作品。“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李誠儒的話其實也有些問題,看什麼也是受眾的自由。“受教育”也不是閱讀或者看影視劇必須的,要允許無害的娛樂存在,並非所有娛樂都要承載教化功能。就好像爆米花電影一樣,但是這樣的作品這樣的電影你首先要拍的好寫得好吧,很多優秀的商業電影優秀的流行小說都成為了經典,比如張恨水的《金粉世家》。1932年發佈的《金粉世家》也是流行小說,可是為什麼在80年後依然還會有翻拍的價值呢?因為他把故事寫的好,即使我們不看他的思想性,不看他的教育意義,但是張恨水把愛情悲劇與名聲名顯赫的貴族大家不可避免地衰敗融合在一起表現,完美講訴了一個悲劇意味的故事,直到現在依然能夠引起大家的共情。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郭敬明的這句話看起來十分具有道理,但是對於卻是一句廢話,任何作品的“好”都是具有客觀評價標準的,作品不好那就是不好,那麼別人就有權利提出批評。郭敬明既然作為一名作家,那麼就應該明白《文學概論》中的這段話:

閱讀是極為複雜的精神意識和語言使用活動。而在閱讀中,作品與讀者則是一與多的關係,所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具有個體心靈選擇與心靈賦予的主觀自由性。讀者的這種主觀自由性也使對一個文學作品的每一次閱讀都具有獨一無二性和不可重複性。文學閱讀之所以是一種文本闡釋活動而不是一般的認知活動,就在於讀者在閱讀文本時,作者的生活經歷可以被理醉為讀者當下的生活意義。讀者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與作者和作者創作的生活之間不僅達成一種認知的交往,而且實現了一種意義的確認。對文本的閱讀也就成為對讀者自己的意義的發現,對文本的闡釋也就變為對讀者所居生活的評說。

概括而言,作者的使命在完成作品的時候已經完成了,讀者怎樣去理解,那又是讀者的樂趣了。而讀者對於作品的評價也遵循著三大要素:故事好、講的好、思想好!

郭敬明認為《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首部關注和討論校園霸凌的作品,但是題材好並不一定就是好作品,這還要看作者的敘事技巧,以及作品主題。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悲傷逆流成河》還是可以看出郭敬明的語文水準的,在遣詞造句上還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大塊的環境、心理、張力的誇張描寫佔掉了全書的大部分篇幅。但是無論是人物的塑造、情節的設置、情感的闡發都並沒有表現的非常純熟圓潤。並不能算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儘管郭敬明宣稱這部作品關注討論校園霸凌,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母題,但是郭敬明並沒有在這本書中將這個母題昇華,我們考核一部優秀的小說思想標準的內涵指向作品的“三性”:

一是作品與社會生活的關係考察其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實性。

二是作品與作家的關係考察其是否具有進步的傾向性。

三是從作品影響人們的特殊途徑考察作品是否具有積極健康的情感性。

當然這種真實是假定的真實、藝術的真實,非生活真實!《悲傷逆流成河》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嚴肅文學,只能算是通俗文學或者是流行小說。但是通俗文學或者說通俗小說也可以有深刻的內涵。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任何作品都有他的讀者,正如莫言評價郭敬明、韓寒的小說:

我確實讀過他們的書,但是他們最近拍的電影我沒看,我覺得這個無可厚非,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描寫的內容,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表達的感情,50後我們這樣的作家代替不了他們,當然,他們也覆蓋不了我們。也就是說,他們有自己的觀眾和讀者,表達的是自己的情感,描寫了他們自己的生活,我認為這是社會發展、文學發展必然的結果,他們也很快會被90後或者00後的年輕作家,不是覆蓋,也不是超越,90後和00後也會寫出跟他們不一樣的作品來。

我們不能否認郭敬明的青春文學曾經創造了一個時代,引領了一波潮流,在青少年中擁簇眾多,並且對一些青少年具有積極的影響。

但是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們應該積極引導讀者去閱讀那些優秀的文藝作品,應該給讀者灌輸正確的作品標準,這些文藝作品並不僅僅是嚴肅文學,也可以是優秀的網絡小說、流行小說。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其實李誠儒在場外採訪補充的一句話:“不能用廉價的筆觸來引起廣泛的共鳴。”說的非常對,青春校園題材沒問題,作品不承載教育意義也沒問題,但是你拿出來的太廉價了。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我們應該培養讀者的正確審美觀,讓他們去選擇優秀的作品,這樣良幣驅逐劣幣,那麼那些劣質的作品就會沒有市場,就會推動所有的創作者去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淨化整個圈子。從而留下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

而對於郭敬明在節目中一躍成為演技點評大師,這不得不說是當今影視圈的一個怪象,為了流量話題而劍走偏鋒。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郭敬明有沒有資格點評其他人的演技呢,我們看看郭敬明導演的作品評分就可以一目瞭然。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我們首先要明晰一點,一個執導作品都沒有及格的導演,他真的能夠把握住什麼叫做優秀的演技嗎?好的導演不僅自己具備優秀的演技,而且能夠充分把握住電影的母題,角色的性格塑造,從而引導演員進入角色,完成對角色的塑造,這也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導演對演員的調教。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陳凱歌現場指導演員

著名劇評家王恆斌曾經說過:

正人們常說電影的藝術創作是“導演中心制”,所以一個成功的銀幕形象必然和導演有著密切的關係。導演的藝術趣味、美學修養,直接影響到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同樣一位演員,在不同的導演手下,會有不同的表現。可以說導演的表演觀念、對角色的理解,往往比演員更重要。影片的藝術創作是以導演為中心的,可影片在銀幕上放映的時候,對觀眾來說,卻是以演員為中心,也就是以人物形象為中心。劇作中的形象,導演想要表現的形象。都要由演員根據自己的理解,通過再創造,把它綜合在一起表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導演已躲到“幕後”或“幕外”了。

而郭敬明導演的作品要審美沒有審美,要劇情沒有劇情,要主題沒有主題,要價值觀也沒有價值觀,以郭敬明的藝術趣味、美學修養能夠合格地完成對演員演戲的指導嗎?我們不得不打一個問號?

我們甚至很憂慮,郭敬明對於演戲的理解,是不是會把演員帶溝裡,在最新一期裡,郭敬明指出“話劇式”表演不適合影視劇,明道和陳若軒都有演員的“虛榮心”。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這段話其實有問題的,作為一個話劇演員,應該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對話劇劇本要有深刻的理解,在表演中要有穩定的注意力。話劇表演時,在不影響表演的情況下可以觀察臺下觀眾的反應判斷演員的表演狀態,如果狀態不好要及時調整,以免影響整體效果。

但絕對不是實時根據觀眾的反應對自己的表演狀態做出調整,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是有自己的體系的,優秀的話劇演員在舞臺表演的時候就已經融入了舞臺,從角色中抽離實時觀察觀眾的反應做出調整,那對演員的生理心理都會有創傷,大多數話語演員都會在演完之後根據觀眾的反饋再進行調整,而不是在舞臺上。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陳道明演話劇

話劇演員一般都很放,因為舞臺和影視不一樣,觀眾沒有辦法看到演員的細微的表情以及其他細節,所以演員必須要做到語音清晰,才能讓觀眾聽明白,話劇演員動作幅度一定要大,這樣才能讓臺下觀眾看的清楚,同時,誇張的動作應該要表現的自然得體,符合人物性格。有些無心的動作會不符合人物情緒,這樣會影響到人物形象,所以要儘量避免。

所以有些話語演員在演影視劇的時候,會被吐槽有濃重的話劇腔,但絕不是話劇演員就不適合影視。

話劇是對演員聲臺形表要求最高的表演藝術形式,圈中有“拍話劇的功底強於拍電影的,拍電影的功底強於演電視劇的”之說(當然,這只是一般規律,不排除例外),話語不像影視一樣可以靠剪輯配音,完全要靠演員自身紮實的聲臺形表的功底,話劇演員只要導演一點撥,可以很好地完成影視劇角色的塑造。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陳道明就曾這樣評價過話劇:

你跟觀眾在一個空間裡呼吸,每天的創作狀態都不一樣,表演的空間很酣暢。電影演得再好,永遠只會採用一條;但戲劇就是,演 18 場,我就可以有 18 個樣子,有 18 種表演方式,每天都可以有新的嘗試,這是電視電影做不到的。而這個變化,立刻就能得到觀眾的反饋,你可以做到及時調整。

郭敬明所說用話劇來舉例說現場表演助長虛榮心這完全是無稽之談。郭敬明拿出一些看似專業化的詞語來宣示自己的專業性,其實恰恰是心虛的表現。

無論是《演員的誕生》還是《演員請就位》這種節目,都有個根本性的問題:演技的評價標準和表現形式應該是什麼?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演技能不能量化,很多演員對於演戲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學習的體系也是不一樣的,有些是走的體驗派,有的是走的方法派,而一個演員對於角色的塑造還要看劇本,導演的調教,自身準備的情況,對手演員的素質等等,在短短的幾分鐘內量化一個人的演技究竟可不可行呢?

但是這樣的節目有沒有意義呢?當然有,那就是對演藝圈有了一定的淨化作用,無論你是多大的流量,在一部作品裡,最重要的還是演技,同時也給予了一些實力演員一定的關注度一定的市場。像明道不就很久沒有接到戲了嗎?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迴歸到郭敬明引發的爭議,其實郭敬明回擊所有爭議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呢?那就是作品。就像唐國強所說:

作為一個演員,什麼都會過去,風光、金錢、名氣、顏值都會過去,只有一個東西可以留下來,那就是角色,就是你不在了,觀眾還能記住這個角色,這才是演員真正的價值。

如果郭敬明拿出了優秀的青春文學作品,拿出了精品的導演作品,那麼他化身為演技點評大師,還會有爭論嗎?

演員請就位,演員就位了,那導演呢?

“導演”郭敬明與李成儒之爭,回應的底氣應該是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