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作為個體的人的本質(一萬二千字乾貨,透徹深邃)

柏拉圖曾下過一個著名不嚴謹的荒謬定義:人是沒有羽毛兩腳直立的動物;千百年來無數人嘲諷柏拉圖這個定義的荒謬,然而兩千年來的無數嘲諷者嘲諷者卻少有人能夠給出更好的定義來,除了這件事情本身的諷刺之外,也足以見得要對“人”下一個定義何其艱難。

神學家說:人是最像上帝的生物;倫理學家說人是獸性和神性的矛盾統一體;生物學家說:人是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生物;馬克思的說法或許最有深度: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些說法,或者道出一方面的本質,或者道出一部分本質,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都不足以描述出完備的人。

人的本質,是本能與信息相互作用效果的總和。本能相對比較簡單,信息對人的影響則很複雜,其複雜主要表現在信息與信息的相互作用上

論作為個體的人的本質(一萬二千字乾貨,透徹深邃)

人與信息


一:人的本能

從根本上看,人的本能只有兩個半:生存、繁衍和追問

為什麼是兩個半呢?本質上人的所有慾望都是生存和繁衍本能的直接結果,佛家所謂的三毒貪嗔痴、六慾眼耳鼻舌身意、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是生存和繁衍本能的直接反映;幾乎人的一切本能行為都可以歸結為生存或者更好更安全的生存、繁衍或者更多更長久的繁衍的訴求;只有有個例外,稱之為追問或者叫好奇,或者叫求知慾。

生存和繁衍是所有生物的本能,而追問似乎是人所獨有,是脫離了“動物性”的存在,但是也脫離得不太純粹,所以稱之為半個本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方面追問這件事情是生存本能和繁衍本能的衍生品,很多時候它的初衷是為了應對未來生存和繁衍的不確定性危機而萌發的,也跳不出更好生存和更長久繁衍的範疇;但是卻又有另一部分追問似乎與這兩大本能無關,表現為毫無實在目的動機的純粹的好奇追問。因此追問這種本能到底能不能算作人的“一個”本能很難說得清楚,姑且作為半個不能。


一:信息

1.信息的概念和初步分類

信息是什麼?狹義的信息指能夠被五感接收並且在經過大腦虛擬重建之後與現實事物或過程一一對應的信號,就現代人而言信息來源主要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四大類,主要集中在五感中的視覺和聽覺,本質信息都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和抽象,以及一些基於已知世界的合理想象加工。廣義的信息要比狹義的信息寬泛得多,眼耳口鼻觸這常規的五感甚至只能佔信息總量的一部分,在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信息是不在常規的信息之中或者說隱藏在這些信息之中但是正常情況下無法真正接收;比如暗示,比如隱喻,比如態度,比如情緒傾向,再比如一些複雜程度比較高的學術著作,這些信息絕不是通過簡單的五感能夠接收的;必須藉助思維才能提煉出來。另外,心或者說大腦的存在,導致了信息的另一個不可知不可測的來源,人一天起心動念的信息總和

遠遠大於五感接收的信息,這些信息看似不是接收的,但是對於塑造一個“人”來說卻是有效能的,因此也需要當作接收到的信息來處理。

因此,信息至少有以下三類,第一類是通過五感直接接收的簡單信息,第二類是隱藏在簡單信息裡需要通過一定的挖掘才能提取的深層信息,這一類與理性相關;第三類是人心不自主的起心動念,這部分是幾乎完全由感性支配的信息,像靈光一閃的靈感,心血來潮的無理手這種都是這類。

上文所分的三類信息基本上把所有信息都囊括其中了,但是這樣還是不足以把信息這個概念的所有內涵和外延講清楚,接下來將從其他角度來闡述信息及其非凡的深度和廣度。

2.直接信息和間接信息

上文對信息的概念進行了一個比較通俗的角度進行分類和解析,但是不足以全面理解信息這個複雜的概念,接下來從另一個維度進行分類,把信息分為直接信息和間接信息

直接信息是指不經過中間媒介(主要指人)直接作用於客體併產生效果的的信息,注意直接信息和一手信息的區別,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都是直接信息;像別人轉述的話、媒體報道、書籍記載這種,雖然從信源到客體接收中間有無數媒介,但是對於客體而言是直接接收的,因此也是直接信息。

間接信息是指經過媒介間接作用於客體的信息,也就是說媒介接收到信息並沒有把信息傳遞給客體,而是直接對客體產生一個相互作用效果,比如罵客體一頓,打客體一頓,或者改變對客體的態度,像這種信息對客體產生了影響但是客體卻並沒有接收到該信息,即信息通過媒介間接對客體施加影響的信息,叫做間接信息。

簡單來說就是,直接信息直接作用於客體,間接信息間接作用於客體,直接信息直接被客體接收,間接信息不被客體接收只被媒介接收。舉個簡單例子,小明的爸爸告訴小明:“王叔叔說他家的玻璃被小明用彈弓打壞了”,這時候對於小明來說,這條信息就是直接信息,雖然是通過“爸爸”這個媒介傳遞給小明的。王叔叔告訴小明爸爸:“小明用彈弓把他家玻璃打壞了”,小明爸爸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小明揍了一頓並且沒有告訴小明為什麼,這時候這條信息就是間接信息。

實際上生活中間接信息很多,比如“墨西哥的蝴蝶煽動一下翅膀,日本發生七級颱風”,對於日本人來說“煽動翅膀”就是間接信息;比如阿聯酋酋長和特朗普鬧翻了,油價就上漲20%,對於加油的消費者來說就是間接信息,即使他知道這個消息也是間接信息,因為信息不再直接作用在消費者身上產生效果的,而是間接產生效果的。

甚至有時候一條信息既是直接信息也是間接信息,或者說很多時候一條直接信息後面有大量的間接信息,這條信息產生的結果是兩者共同的效果。比如爸爸教育小孩要好好學習,這句話是爸爸親口告訴小孩的,自然是直接信息;但是其背後有“很多好好學習前途光明的正面例子,不好好學習命途多舛的反面教材,以及更多的理論和經驗”;因此這條信息實際上更大的推動力和支撐是並沒有直接傳達給客體小孩的,而且其背後的那些沒有直接傳達的信息甚至更重要。事實上,絕大多數文化的傳承的過程都是在直接信息的基礎上有著更重要的間接信息的支撐。

3.每個個體的信息域

這個世界是一個四維信息海,

每條信息產生的時候都是一個四維時空中的點,隨著傳播變成一個個以發生點為核心有著無數長短粗細不一“觸手”的“章魚”,不同的信息觸手可以在同一處空間存在,從而使得信息海變成了網狀結構。從時間座標軸來看,越往古代走信息海的寬度越小且信息越“稀薄”,即信息量越小;每個信息點發出的觸手也越少且在空間尺度上越短;歷史越往後發展信息海越寬,信息越稠密信息量越大,且信息點長出的觸手也越長以至於到互聯網時代很多信息觸手都長到了全球的幾何尺度;但是沿著空間的觸手長度則最遠止步於“現在所在的時間”。


論作為個體的人的本質(一萬二千字乾貨,透徹深邃)

四維信息海示意圖(舉例《論語》作為一則信息在信息海中的傳播示意圖)

世界是一個四維時空的信息海,人的一生在信息海中表現為一條線,稱之為人生線;很顯然一個人一生中而不可能接收信息海中全部的信息,他只可能接收傳播到他的人生線上的信息,很顯然這些所有傳播到人生線上的信息構成一個集合,也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夠接收到的信息上限,不妨把這叫做個體的信息域。每個人的信息域都是不一樣的,這是人格和人生或者說命運天差地別的根本原因之一。


論作為個體的人的本質(一萬二千字乾貨,透徹深邃)

四維海與人生線的關係

如圖所示,圖中那條彎彎曲曲的線就是一個人的人生線,我們姑且稱這個人為小明;很顯然他能接收到的信息是有限且獨一無二的,有限是指:一方面在他到不了的未來的信息顯然他絕對無法接收到,就像孔子不可能知道《紅樓夢》一樣;另一方面很多古代的信息淹沒在時間長河中沒能流傳到今天他肯定接收不到,就像魯迅必然不會知道《三墳五典》的具體內容,還有一些信息由於足夠遠又傳播範圍很有限與他的人生線沒有交點顯然他接收不到,就像特朗普肯定看不到我的文章;甚至有些信息本來離他很近比如鄰居王叔叔和王阿姨昨晚悄悄吵了一架這種信息,哪怕就在隔壁的小明也不會知道。

上面的兩幅圖都畫得很粗放,實際上要比這精細得多,我們生活在同一片信息海之中,但是每個人的信息域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是人生線同步度極高的雙胞胎兄弟信息域也絕不會完全一樣,最初差別或許會很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自由度越來越大就會相差越來越多,因此前文提到,信息域是決定人生和人格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信息接收效率

信息接收效率不可能100%,甚至不可能太高

上文提到,人是生活在四維信息海之中的,而且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信息域,信息域之中有著有限但是數量極大的信息,人可以從信息域中接收、處理並利用信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信息不可能全部被接收,亦即個體對自己的信息域中的信息接受率不可能百分之百,甚至接受率極其有限,其原因如下:

第一:人對信息的接收機制本身就是有限的,很多存在的信息本身就不可能被人感知,這是進化的結果,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先說五感,人的主要信息來源,視覺只能接收波長為380nm到700nm直接的電磁信號,聽覺只能聽到20Hz到2000Hz之間的聲波信號,其他的感官侷限性更大。鑑於此人對第一類信息流失的信息量會很巨大,而另外兩類信息,或多或少都是依賴於簡單信息,自然也會有很大的信息缺失。

第二:拋開這種先天無法接收的信息,在可接受的信息範疇,信息域裡面的信息巨大,即使是很小的一個信息域,其中的信息也是海量的,就算是在一場閒聊之中,任何人也不可能毫無遺漏地抓住全部的信息,讀一本最簡單的圖書,也不可能把所有信息挖掘出來;至於一個現代人,你手中的手機一分鐘接收的信息,可能你花一個月都無法接收,必然會有很大的遺漏。

第三:信息的價值不一,且信息價值的評判標準和評判機制自由度太大。信息域中的信息既有價值高的寶貴信息,也有近乎毫無價值的垃圾信息;所以進化和長時間的訓練導致人面對海量信息的時候,都是選擇性接收價值高的信息,而自動屏蔽絕大部分價值低的信息,以保證接收信息的效率。然而區分信息的價值是件十分不靠譜的事情,信息的價值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一條某時某地看起來毫無價值的信息,可能到了某時某地會有極高的價值。例如大多數成功人士的很多靈感都是源於童年時看似毫無意義的一次觸動,特別是藝術家大都由於保持童心也就是長大之後依舊能夠留意童年時期的心眼從而得以接收正常成年人看起來毫無價值的垃圾信息而創造出驚世駭俗的作品。

人對於信息價值的評判標準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越來越清晰卻也越來越狹隘的,年幼的時候沒有太是非分明的信息評判標準,不知道什麼是“有用的”或者說覺得什麼信息都有用,因此反而能夠留意容易被忽略的高價值信息。慢慢長大之後,信息域和信息通道越來越大,如果繼續保持之前那種篩選度很低的認知水準,大腦的帶寬有限將無法處理如此多的信息量,必然會選擇忽略或直接選擇從屏蔽一部分低價值信息,那麼評判標準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狹隘幾乎是必然的選擇,信息遺漏這是個幾乎無解的問題。

人類的思維模式補充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歸納總結梳理等等抽象的方法來降低大腦的能耗同時提高處理信息的效率;問題在於這樣的方式看到的本質也很可能是“殘缺不全的本質”,所以少數能夠在特定條件下逆轉回到幼年接收信息狀態的人,往往都能夠很成功,甚至能夠越容易進入這種狀態的人就越成功。

毋庸置疑,隨著信息流量增大時為了高效全面處理信息而對信息進行篩選而導致的信息遺漏是人類思維過程中的一個大問題,也就是說接收信息的完備性和高效性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迄今為止知道人的潛意識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高效性導致損失的完備性,另外有一些人能夠自主切換兩種接收信息的狀態;但是這兩種補償方式大都是被動的,大多數人都無法熟練把握,這或許是一個多學科的難題。

第四:信息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用力擠總是有的。這句話借用了魯迅先生的名言,個人以為很恰當。這裡指的主要是上述分類中的第二類信息或者說叫複雜信息。一本《道德經》註疏汗牛充棟,數千年來無數人從裡面擠出來了海量的信息,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道德經》的信息依舊沒有被完全擠出,甚至永遠也無法擠乾淨。像這種永遠無法把信息完全挖掘出來的大信息量經典還有很多,任你是誰,都不可能把裡面的信息完全吸收。更何況,凡夫俗子讀書還經常有讀不懂的情況,如果說把理解大眾標準的一本書信息的百分之八十叫做讀懂的話,我想讀懂一本書本身就相當不易,而這種意義上的讀懂所接收的信息很可能只能佔其全部信息的很小一部分,要完全接收這種複雜信息,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綜合來看,信息接受率不可能100% 甚至會很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信息量很大,人的精力有限,二是人的思維習慣決定了對信息會有所取捨,而這個過程甚至不是完全主動的;三是隨著信息深度變大,一條信息所包含的信息量本身就趨於無窮;在此基礎上,個體對自己信息域裡的信息接受率可能都不到1%。

四:決定人對信息篩選標準的因素

上文談到客觀上人對信息的接受很有限,也就是說信息域裡的全部信息首先就要經過如此一輪客觀篩選,這個過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定會存在的,但是一部分篩選卻可以進行能動微調,這部分叫做人對信息的主動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本能與信息的相互作用,信息與信息的相互作用對一個人的塑造體現得淋漓盡致。

1.在人一生中本能和信息的消長關係

開篇就提到,人的本質是本能和信息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的結果,在人的一生中都無法擺脫本能對人的影響。前文已經提到,人最根本的本能有兩個半,分別是生存、繁衍和追問。在幼年期本能的作用很大,隨著年齡的增長信息對人的影響逐漸增大,但是本能對人的影響卻並不會削弱,自始至終都足以與信息呈現分庭抗禮之勢,朱熹所謂的“滅人慾存天理”完全是反人類反自然規律的。

人在幼年時期,所有的行為都是圍繞著三大本能的,第一順位是生存,然後是追問,最後是繁衍。這很容易理解,小孩子的行為很忠誠於身體反應,最直接的訴求都是要讓生存得以持續或者生存狀態能夠更好,小孩的任何行為都是利己的,即使有時候做出一些看起來利他的行為也是“近乎演戲或者交易”以換取更大的利益,不要覺得接受不了,這就是現實,如果記憶力足夠好回憶回憶應該都能清楚自己年幼時的心裡狀態。追問在小孩子的本能中比重排列第二,直接表現為無處不在無窮無盡的好奇心,這是一個很純粹的追問幾乎是完全自然而然的樣子,可以說是天性。但是也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進化的結果,有可能這種表現為“追問”性狀的個體在漫長進化過程中更有生存優勢而保留下來,而不具備“追問”性狀的個體則被進化淘汰掉了,從而是人類的DNA裡普遍有“喜歡追問”追問的基因,因此追問這個本能有可能是生存本能衍生出來的,故此前文把它稱為“半個本能”。再就是繁衍,很多人認為小孩子的觀念中不太會有這種概念,實際上觀念中沒有並不代表本能不存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孩子甚至更甚,本質上這是繁衍本能的直接體現。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美方面的優勢本質上是為了取得生殖競爭中的優勢,因此“愛美之心”實際上是銘刻在基因上的繁衍本能體現。再則,弗洛伊德的研究證明,孩子是有“性”方面的朦朧訴求的,可以佐證我的觀點。

在幼年期,由於信息積累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小孩子的行為幾乎全部由本能驅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信息積累量增加信息開始逐漸左右行為並且影響力持續增強,但是本能除了追問本能之外,生存和繁衍本能幾乎不會衰退,尤其是繁衍本能甚至會逐漸增強,這個觀點可能會受到很多人的反對,需要論證一下。

首先說追問本能的衰退,根本原因是生存狀態的穩固和信息的矇蔽。人在幼年的時候生存狀態很不穩定,外界充滿無數的不確定風險,因此進化過程設計出了“追問”這一有效瞭解外界環境的工具,隨著年齡增長,生存的不穩定性下降,這一工具不再必不可缺,因此基因中設計了讓它慢慢消退的指令。另外追問本能的消退還和信息矇蔽有關,隨著信息積累的進行會給人一個“已經知道很多,不知道的越來越少”的信號,追問本能自然會逐漸被屏蔽。另一個屏蔽的貢獻者是“邏輯推理能力”,隨著人腦邏輯能力的增強,會給人一種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錯覺,然後對待問題的態度就變成“試圖尋找答案”而不是“持續追問。”因此正常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會逐漸喪失追問的衝動和能力,只有少數經過有意或無意訓練的人,才能保持這種原始的“追問本能”。

再說生存和繁衍本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几乎不會衰退,先說生存本能,所謂螻蟻尚且貪生,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生存本能這毋庸置疑,人的生存本能尤其強烈,以至於對於昏迷不醒的躺在ICU的重病人很多都能憑藉著強烈的求生意志重新活過來。然而人類卻獨有三大反常現象作為“所有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有生存本能”這個命題的反例,我想只要論證清楚這三個疑似反例的現象這個問題就不證自明瞭。一個是不少老年人不恐懼死亡,然而不恐懼死亡並不意味著不想繼續生存,這個反證屬於偷換概念。第二個是幾乎人類獨有的:“自殺輕生”現象,這其實是因為生存本能被一些“信息”暫時矇蔽了,等到矇蔽期一過生存本能立馬迴歸,無論是一時看不開輕生的還是因為“精神疾病”輕生的抑或被“邪教”或其他什麼矇蔽而輕生的,都是如此。最後一個疑似反例是:“捨生取義”,這個比較複雜,有的是暫時的信息矇蔽,但是不可一言概之,最好理解為本能和信息相互作用最終信息戰勝了本能。無論是明明怕得要死一直在生與義之間搖擺不定跳華爾茲最終還是選擇就義的,還是內心波瀾不驚為了道義和理想慷慨赴死的,本質上都是信息和本能博弈的結果,這其實只是信息戰勝了本能而不是求生的本能不存在了。

關於:“捨生取義”或者說再說得透徹一點,除了信息和本能博弈這層因素之外,其實也是在更大更通透信息的作用下本能與本能博弈的結果。捨生取義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其他人或者族群更好的生存和繁衍,所以本質上也是廣義的生存和繁衍本能與狹義的生存本能博弈的結果。

繁衍的本能訴求也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幼年時期的繁衍訴求表現為“愛美”,成年之後表現為“性需求”和“生殖競爭”,生殖之後表現為關愛後代的本能,年老之後隨著生理功能的衰退“生殖需求”逐漸衰退,而“為子孫後代能夠生存更好”以及“人丁興旺”的訴求只會越來越強,本質上這都是繁衍本能訴求,在中國人中表現最典型,中國老人最期望多子多孫、子孫延綿,甚至直接催生留下了:“不孝有三無後最大”這樣最能反映繁衍本能訴求的經典俗語。

顯而易見,除了追問本能會比較容易被信息淹沒屏蔽之外,另外兩大本能訴求生存和繁衍,在隨著信息積累的過程中是不會衰退的,這兩大本能訴求甚至於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強烈,於大多數人而言都將完整貫穿一生。

2.本能對信息的選擇和信息對本能的反作用

上節內容主要論證了本能和信息在人生髮展過程中的消長關係,其中稍微提到了一點本能和信息相互作用,接下來將詳細論述本能和信息的相互作用及其最終對人的影響。其主線是最早在人的嬰幼兒時期,本能對人的行為起主導作用,因此人對信息的接受和處理也是收本能支配的,也就是說小孩子接受的主動信息一定是樂於接收利己的信息。比如小孩子喜歡吃甜味的食物、聞芳香的氣味、聽輕柔的音樂、因為本能告訴他這利於他的生存狀態;一定喜歡身處熱鬧的場景,因為這樣讓他更有安全感,當處於熱鬧場景的時候笑得更多,因為這更有利於他的生存,因為笑本質上是取悅同類的一種手段;醒著的時候往往在室外空曠的地方不哭不鬧,往往被人一直移動一直走的時候不哭鬧,本質上都是因為生存本能,對於他來說這些信息有利於他的生存狀態。

隨著年齡增長,依舊是傾向於接收他認為利於其生存的信息並且依據這些信息指導其後續的行為,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三四歲的小孩大都會對身邊看到的植物和動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並且最常問大人的話就是:“會不會咬人?能不能吃?”

再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接收和大人灌輸的信息量累積得越來越多,開始有了基本的非本能評判標準,即我們常說的是非對錯觀念。這時候信息開始反作用於本能,除了接收一些符合本能的信息,開始接收一些與在之前的認知中於本能訴求無益但是經過稍微長一點的邏輯鏈條就能得出有利於其本能訴求的信息,甚至能夠接收一些看似與本能訴求相悖但是能夠短期或者長期之後有利於其本能訴求的信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讀書學習,在信息空白“接近動物”的孩子看來,這種行為完全無益於本能訴求,但是在有一定信息積累的孩子,為了短期的得到獎勵或者避免懲罰這種短期有利於本能訴求,或者是明白了其長期有利於本能訴求,孩子會比較樂於接收這種與當下本能訴求無益甚至有害的信息。

而信息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的成年人,其信息已經足以左右很多的本能衝動,展現出更強大的信息對本能的反作用,例如道德、法律等等信息都是通過對本能的反作用壓抑部分本能來達到目的的。但是有意思的是,這種對本能的反作用本質上卻也是利用本能訴求來實現的,只不過是用未來的、更有利的本能訴求來壓抑實時的基本本能訴求,或者就是以更劇烈的壓抑本能訴求為“威脅警示”來達到壓抑當前的一些“規則內不正當”本能訴求的目的。從這個角度看,信息對於本能的反作用,本質上也可以認為是本能於本能的相互作用,只不過用信息把兩者貫穿起來而已,又因為信息背後的那個本能訴求一定程度上是是虛擬的是當下觸摸不到的,本質上只是一條描述種種可能的信息,因此還是稱之為信息對本能的反作用更為恰當。

綜上所述,本能與信息的相互作用過程總結起來就是:最初本能訴求決定信息的選擇和接收,信息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會反作用於本能。


3.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的評判、選擇和後發信息對先發信息的反作用和再判斷

上文談到信息和本能的相互作用,實際上信息之間也會有相互作用,其具體形式表現為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的評判篩選作用和後發信息對先發信息的反作用和再判斷。

這裡的先發和後發是時間的先後,先被接收的稱為先發信息,後被接收的稱為後發信息,請注意“接收”是指該信息銘刻在個體的記憶中成為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或者至少也需要成為其信息儲備中的組成部分。

信息在時間上有先後之分,而先發信息在被接收之後就會成為個體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同時這些信息會形成一個個樣本存在於其精神世界之中,隨著信息累積,這些樣本會形成一種參考體系乃至標準和模板,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是非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樣的東西,本質上就是一套對信息的評判原則。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一個人的對於信息的評判原則,只能是由其之前已經接收的信息和本能訴求所決定的,之前已經討論過本能對信息的篩選作用,先發信息自然也對後發信息具有一個選擇作用。

這種作用表現為,當個體面對信息域中的一條條信息時,會自然而然的以已有的信息評判標準去進行評判,當這條信息在這個評判標準看來是“真實的、正確的、有用的、有趣的”的情況下才會接收,否則予以拒絕。心理學上認為提到的:“凡是你聽到的,都是你願意聽到的;凡是你相信的,其實都是你願意相信的”可謂把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的選擇作用描述得淋漓盡致,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願意”是本能訴求和信息博弈之後共同作用的結果。

綜上所述,結論就是本能和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的接受有著決定作用,兩者共同決定了後發信息的類型和方向,而且這個方向會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穩固絕不會不會朝著其他方向發展也絕不會長出分支,永遠照著早期就已經註定好的方向發展下去。舉個例子來說,按照這個邏輯,一個人小時候最初受到的教育是偏向於惡的,那麼這個人就會越來越惡,不可能會有任何善的一面;有比如一個人小時候最初接觸的是古典音樂,那麼他一生中都不可能喜歡其他類型的音樂。顯然這個結論是荒謬的,因為這個結論只看到了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的作用,而沒有考慮到後發信息對先發信息的反作用和再評判。

這裡出現了一個悖論,後發信息都是經過先發信息判斷篩選過的,那麼它應該都是和先發信息高度吻合或者至少是符合先發信息構成的評判標準的,那麼即使是對先發信息進行評判也只會是肯定的、正反饋的,不太可能會出現否定其評判原則的情況。

實際情況不如悖論所述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信息的複雜新,上文提到評判標準中就有列舉出:“真實的、正確的、有趣的、有用的”四個維度,實際上信息的評判維度及其豐富遠遠不止這四個,例如“有技術含量的,有美學價值的,可以用來舉例的,可以當做反面教材的……”等等很多。二是先發信息和本能共同作用構成的信息評判標準十分寬鬆,不需要所有維度都滿足要求才會被接收,而是隻需要一部分符合標準就可以被接收,甚至倘若某一個維度非常突出,只需要這一個維度符合評判原則也可以被接收。也就是說,一條後發信息在已有的評判標準看來不是“正確的”但是是非常有趣的,那麼它也有很大的可能被接收;在此時主要關注的是它美的一面,而在接收後的漫長過程中,會反覆審視這條信息,很可能某一天這條信息與標準的其他維度不統一的維度也會得到重視而與原來的先發信息進行比對,從而反作用於先發信息對先發信息進行再評判,從而對其進行修正然後改變“信息評判標準”,然後正反饋於接收信息過程導致接收的信息也會與原來的不同,新接收的信息進而繼續反作用於先發信息,後發信息對於先發信息的反作用進入一個正反饋循環。

因此,我們看到一個人的“知識體系”和“三觀”短期相對穩固長期趨於連續流變,這就是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的評判篩選後後發信息對先發信息的反作用、在評判的結果。事實上又會有少數“突變”的現象,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觸動反作用的那條後發信息”在某些維度達到極高的水準,從而造成此後接收信息方向的“突變劇變”,從而造成“頓悟”或者“顛覆三觀”的效果。

4.間接信息對信息選擇的巨大影響

前文講到了本能和信息的相互作用、信息和信息的相互作用,論證了本能和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具有評判和篩選作用,其中本能是先天的信息是後天的,兩者的影響力都十分巨大,而信息的影響又有兩種情況影響最大,一是幼年時期接收到的信息,二是之前說到的“顛覆三觀”型信息。後一種情況上節已經談到,本節重點介紹第一種情況。

上一節論述了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的評判和篩選作用,也就是是說個體的信息積累基調是很大一部分是由“最先發”的信息決定的,而形成較為成熟的“信息評判篩選標準”實際上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最早的時候也就是幼年時期接收的信息實際上是至關重要的,而這部分接收的信息中“間接信息又尤其重要”。

人在幼年時期由於信息積累極少且思維能力有限,因此能夠接收的信息只能是直接信息量很少的“簡單信息”,但是信息量少的簡單信息往往價值有限,而既信息量少又有價值的信息只有間接信息。間接信息信息量少只是表象,或者說只是個體直接接收的信息量少,而其背後則可能是無比磅礴的信息量,這類“間接信息”我們往往稱之為“大道理”。

試著想象一個父親教育小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境,父親會給孩子教些什麼東西呢?肯定是這樣的句式:你要……不要……,你可以……不可以……,……是對的……是錯的,……好……不好。這些信息看起來只是一句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話,然而其背後的信息量卻是極其龐大的,可能有這位父親二三十年的經歷和經驗,可能是知名教育專家精心打造的教育精品,可能有某位教育家反覆論證的重大教育問題,可能是某個家族世代傳承千錘百煉的家訓,可能是幾千年歷史反覆驗證的道理,甚至可能是幾千年前的聖賢提出的格言警句飽含著聖人的高深理念。

因此,這些看似簡單的“間接信息”會成為此後這個孩子接收信息的最原始最主要最根本的參考依據,會成為這個孩子三觀最底層的基石,會成為其一生的立身之本和處事指南,會決定其一生的人生軌跡。

五:總結

綜上所述,人性的本質是本能與信息相互作用的體現,人的本質是本能和信息共同作用的最終結果,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本能和信息博弈、信息和信息博弈的直接體現。在這個複雜的過程中,本能一直對信息有著選擇作用,先發信息對後發信息有評判和選擇的作用,後發信息會對先發信息反作用和再評判;人的本質就是本能與信息之間、信息與信息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具體化表象。

六:作用效果:嘗試討論一些經典問題

1.信息對典型個體的塑造

對全文脈絡進行梳理,簡述一下本能和信息對人的塑造是怎麼完成的。

最初,在幼年時期,人完全跟隨本能訴求去選擇接收信息,隨著大腦發育簡單思維能力形成,大人開始通過本能誘導來灌輸有用信息,這時期孩子本質上還是圍繞著本能訴求,只不過大人往往不自覺的以更符合其本能訴求為獎勵或者以壓抑其本能訴求為恐嚇來迫使其接受信息,此後由本能——信息博弈構成的最原始最簡單“信息評判篩選標準”開始形成。

在“信息編制標準”形成後,在強迫接受信息依舊存在的情況下,個體將開始在這套標準的指引下去自主接受信息,這時候自主接受的信息被“標準”所限制,即“只接受願意接收的信息”,但是這套標準會受到修正,一個是來自於被迫接收的信息連續不斷的修正,另一個則是間歇發生的後發信息對先發信息的反作用修正。

在此後的一生中,本能訴求會有一些消長變化,但是本能訴求和後發信息會一直修正這個“標準”貫穿其一生。


2.原生家庭問題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大概是最能反映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之大了。原生家庭之所以對人影響如此之大,就在於早期的先發信息對人的性格和三觀具有奠基作用,而這裡的信息不光指狹義的“教育”,實際上人在幼年期得到的絕大多數信息都是來源於家庭,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信息,都是教育。之前說到過小孩的帶寬和大人不同,他們幾乎能夠被動存儲能夠被五感感覺到的全部信息,雖然此時還不能夠算作接收,但是在此後的漫長人生中,這些信息很多都會再次從腦子裡冒出來真正被接收,心理學表明人莫名其妙的“起心動念”往往都與幼年時期被動存儲在潛意識裡的信息有關。

因此家裡有小孩的家庭,一方面要給孩子灌輸大量“中正平和的”道理和規矩,一方面要保持家庭環境的和諧溫馨,大人的言行舉止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終身。切記不要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而言行無忌,給不懂事的孩子看到不好的東西甚至比已經懂事的孩子看到危害還大。

3.性善論與性惡論

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惡孰是孰非已經爭論了幾千年也沒有確鑿結論,無數聖賢先哲花費了巨量口水也沒能爭出個所以然來,我不妨也小心翼翼謙虛謹慎地說上幾句我的理解。

我的觀點是,人之本性沒有善惡,人性就是本能,而本能是沒有善惡的。人的本能是動物性的體現,動物是沒有善惡的,狼吃羊不是惡,羊吃草也不是善,都是本能。

但是人卻是有善惡的,人之本性無善無惡而人之成性有善有惡,原因何在?在於信息。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沒有善惡,但是人接收的信息有善有惡。這個觀點和孟荀二聖的觀點都有相近卻都有不同。孟子認為人要向善應該守住本性不被汙染,亦即不受“惡的教育”;荀子認為人要向善則要接受“善的教育”清洗惡性。

兩位聖人的認知有兩點侷限性,一是不明白本性即本能,自然更不理解本能無善惡;二是他們的“教育”這個概念太狹隘,廣義來說“任何接收信息的過程”都是教育,所以要使人向善,一定要接收善的信息而杜絕惡的信息,或者至少要保持善大於惡。

如此的善惡論有一個難題,那就是既然人性無善無惡,而善的信息惡的信息卻又都是人創造的,這不矛盾嗎?實際上不矛盾,就如上文講到本能和信息的相互作用時說的那樣,在信息量足夠把不同時空的本能聯繫起來,思維足以理解壓抑本能訴求可能滿足更高級的本能訴求的時候,善惡就出現了。善惡本身就是一種標準,即對於偏向哪種本能訴求的一個評判,例如偏重於當下的個體的生存本能的傾向訴求為惡,而偏向於更長期更廣泛的繁衍本能的行為即為善,如此而已。

4.對教育的啟示

(1)要想教育出更“好”的人,首先需要在保證其最原始的先發信息方向不出問題並且要通過強迫接受信息來修正其“信息選擇接收標準”,其次需要保證其個體信息域足夠大信息品質足夠高信息足夠全面;最後需要通過訓練提高其對信息域中信息的接受效率。

(2)在教育方法上,如果要想讓人接收一條與其“三觀”相沖突的信息來達成修正其三觀的效果,需要做到除了要修正的這樣維度之外,其他維度與其標準高度吻合且極為出彩,往往能達到頓悟和顛覆三觀的效果。

(3)對家庭教育的啟示請參考本章第二節。

(4)最好的教育方式一定是調動或者說利用孩子的本能訴求的,唯有找到痛點,才能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