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脂蛋白a這個血脂指標,每個人一生都需要查一次,這是真的嗎?

張之瀛大夫


脂蛋白(α),阿爾法,不是英文a。查脂蛋白(α),說實話,不太現實。——或者說純粹是在搞詐騙。

——脂蛋白(α)過多,對心血管不利。但是,醫學界到目前為止仍未明確脂蛋白(α)的清除方式,查了有什麼用?

脂蛋白是血液中負責轉運脂肪成分的蛋白脂肪複合體,其組成成分包括蛋白質、膽固醇、甘油三酯等。

脂蛋白(α)是一種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由肝細胞產生,能夠將脂肪轉移到肝外組織,包括血管壁在內,因此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並且,其與血管壁的結合更加牢固,造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更加嚴重。

更糟糕的是,至少到目前為止,醫學界仍未明確脂蛋白(α)的清除方法。雖然是有數據認為,正常人的脂蛋白(α)水平應小於30毫克/分升,而大於50毫克/分升的人群,其心血管病發病率會顯著增加。

甚至說,即使其他血脂指標都正常,但只要脂蛋白(α)水平高,冠心病的發病率也會增加。你可以簡單理解為,脂蛋白(α)是關於心血管病的一個很重要的危險因素。

但是查不查,沒什麼現實意義。就算脂蛋白(α)指標明顯高於正常指標,你能怎麼樣?

能清除嗎?目前根本就沒有針對性的清除方法。

所以……這就如同說你醜,讓你認識到自己的醜,讓你照鏡子,但是照鏡子能改變“醜”這個事實嗎?

從個人角度來看,查脂蛋白(α)純粹就是扯淡,查出不正常也治不了,查了有個毛用?

在醫學界真正找到清除脂蛋白(α)的方法之前,查脂蛋白(α)除了給患者增加心理負擔以外,還有什麼意義?

這不就是讓患者多掏一項檢查費嗎?這不就是詐騙嗎?

現在的醫學真夠讓人失落,過去只是騙騙外行,現在都開始自己騙自己了。


純鈞LHGR


血脂檢查中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四項。其實,除了以上4項,有一項檢查很多人也都做過,那就是脂蛋白a,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項指標提示什麼臨床意義。今天張大夫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

首先聲明,脂蛋白a不是載脂蛋白A1,它是跟載脂蛋白A1完全不同的一個血脂指標,大家千萬別弄混了。

1、什麼是脂蛋白a?

脂蛋白a是一種蛋白-脂質複合體顆粒,其結構跟低密度脂蛋白有點相似。而且,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脂蛋白a濃度升高的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就升高。而且,醫學界也一直認為每個人一生都需要查一次脂蛋白a。為什麼這麼說呢?

2、為什麼人一生都需要查一次脂蛋白a?

醫學界,尤其是在血脂領域一直認為,脂蛋白a不受年齡、藥物、飲食、營養、性別和其他環境影響,而是手遺傳因素控制的一種血脂。如果它一旦升高,那往往是遺傳性的,而不是飲食等環境因素可以控制的。

3、脂蛋白a多少算是升高啊?

目前醫學界認為300mg/l可以作為脂蛋白a的臨界點。一旦脂蛋白a高於300mg/l,那就可以認為是異常。

從目前的醫學研究來看,他汀類藥物可能對脂蛋白a升高的治療效果不好。而PCSK9拮抗劑可能可以降低脂蛋白a,但是也還需要進一步更多的研究證實。

總之,還是那句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一生都要查一次脂蛋白a。如果明顯升高,那最好到靠譜醫院找專業科室進行專業的診療。


張之瀛大夫


以前拿到血脂報告單第一眼主要都是看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這四項,這個脂蛋白a我以前確實不怎麼注意。直到有一次我大伯,拿著一個檢查報告來問我,我才注意到這個問題。

那麼,什麼是脂蛋白a?

脂蛋白a是由低密度脂蛋白樣的微粒與載脂蛋白a組成的一種富含膽固醇的特殊大分子脂蛋白。

脂蛋白a有什麼危害?

大量數據證明,脂蛋白a水平升高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

脂蛋白a為什麼會高?

基因是導致脂蛋白a偏高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這予遺傳有關,與種族、環境、營養等因素關係不大。

為什麼說每個人一生都需要查一次?

由於它不會受到營養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遺傳因素是導致脂蛋白a的原因,所以在篩查或診斷時只需要測量一次就可以了。

脂蛋白a高如果合併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等其它血脂偏高,則就需要強化降血脂治療,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目前治療脂蛋白a高的手段還很有限,阿司匹林或新型降血脂藥PCSK9抑制劑可能有一定的降脂蛋白a的作用。

我是全科醫生,我儘量用通俗易懂的文章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碼字不易,如果覺得我講的對你有幫助,請點贊或者加關注吧。如果覺得有用,還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