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敘戰後重建對接是兩國互聯互通的歷史機遇--國際--首頁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 由西北大學敘利亞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日共同發佈《敘利亞藍皮書:敘利亞發展報告(2019)》。以敘利亞政治、經濟、外交形勢與中敘關係為主題,系統分析2018年敘利亞問題的發展與變化,並對敘利亞難民問題、人道主義援助、教育體系和歷史遺蹟與文物保護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分析。藍皮書認為,敘利亞是“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敘利亞戰後重建的對接是兩國實現互聯互通的歷史機遇,但當下敘利亞國內局勢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需要謹慎地審視當下存在的安全風險。

《藍皮書》指出,2018年敘利亞戰場形勢發生巨大變化,敘利亞政府軍在戰場取得絕對優勢,主要戰事基本結束。但是敘利亞和平談判仍然舉步維艱,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敘利亞經濟發展開始復甦,但困難重重;敘利亞政府謀求外交自主的傾向愈發強烈。與此同時,敘利亞的文化遺產保護、教育事業重建、醫療衛生體系都面臨著嚴峻且迫切的難題,亟需國際社會的援助。

敘利亞是“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國家,發展與敘利亞的友好關係不僅有助於“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與拓展,更關係到中國與中東國家雙邊關係大局。中國需要在理性和謹慎的基礎上,繼續在敘利亞問題上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促進敘利亞重建的開展和敘利亞問題的最終解決。

《藍皮書》認為,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使用武力解決方式,主張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先後提出了“六點主張”、“四點倡議”、“五個堅持”和“四步走”等和平解決方案。在敘利亞重建進程中,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與敘利亞戰後重建相互對接的發展思路,得到敘政府積極和主動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敘利亞戰後重建的對接是兩國實現互聯互通的歷史機遇,但當下敘利亞國內局勢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也需要謹慎地審視當下存在的安全風險。

報告指出,中敘友誼源遠流長,古老的絲綢之路是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敘利亞是最早承認並與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之一。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 中國政府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作為應對敘利亞危機的基本原則,堅決反對使用武力解決敘利亞問題和強行推動“政權更迭”。2018年,中敘兩國關係的重點開始從敘利亞內戰轉向敘戰後重建。隨著敘利亞國內局勢逐漸好轉,安全形勢逐步改善,中國政府及時向敘利亞提出以“一帶一路”倡議參與敘戰後重建進程。中國政府不僅在敘利亞問題上堅持不偏不倚的政治解決政策,積極參與聯合國主導的敘利亞問題和平進程多邊談判,還為敘利亞人民提供了大量無償的人道主義援助。

從“一帶一路”的歐亞大陸交通線連接網絡需求而論,敘利亞具有重要的地緣價值。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領域合作、工業領域合作、海港建設項目是中國參與敘利亞重建工作的重點關注領域。同時,中國也應正視敘利亞國內安全形勢、大國政治博弈影響等不確定性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