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長城:古老絲路的守衛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行走河西,祁連山、綠洲、戈壁與荒漠是永遠繞不過去的自然元素,而隨處可見的牆垣、墩臺、壕溝與烽燧構成的漢明長城則在這些自然元素的映襯下,顯得愈發孤獨而壯觀。

漢明長城:古老絲路的守衛

去山丹的路上,天似乎與頭頂只有一掌之隔,河西走廊的冷漠、枯燥與渺無生機的肅殺沿著黑色的祁連山脈鋪排開來。遠在天邊的祁連山脈起起落落,並沒有想象中的高聳與挺拔,反倒顯得有點矮小,想起從銀川去包頭,賀蘭山脈彷彿一片黑色的雲朵,沿著天邊不斷向前翻滾,日頭再盛,在這望不到頭的黑色面前也黯然失色。

車過山丹,狹窄的祁連山脈漸漸隱退,草原上出現了令人震撼的漢明長城遺址。土黃色的古老牆垣在晦澀的天空下綿延不絕,間歇會有一些衰敗的土堡,那應該是古老的箭樓或者關隘吧,那四四方方的土牆,幾百年或者幾千年前,或許是一座座驛站,絡繹不絕的商旅、使者就是沿著這衰敗枯黃的古老邊牆,從遙遠的西方來到東方,而中土的茶葉、絲綢、瓷器也由著這條路線去往西方,再換回數不盡的黃金白銀、珠寶、調味品,以及從來沒有見過的蔬菜與跳著胡旋舞的舞娘。

山丹縣地處古絲綢之路要衝,境內的漢明長城分為兩類:一為距今兩千餘年的漢長城,由壕溝和自然河流構成的烽燧組成,雖年代久遠,仍清晰可見;二為距今400多年的明長城,由黃土夯築的牆、墩、列障構成,走向、長度都和漢長城相同。

山丹漢明長城是目前國內保存較完整的一段古長城,被譽為“露天博物館”,在數千年的歲月長河中,古老的漢明長城留下了無數的歷史遺蹟,它們蜿蜒向西,峰燧關城遍佈,與河西走廊的高山隘口、河流岸邊、大漠戈壁共同組成了獨特壯闊的地理人文景觀。

天空越發陰沉,西北凜冽的風沙撲打在車窗上,呼嘯而過之間,古老的牆垣內外似乎響起了兩軍對壘的聲聲號角,高聳的烽燧升起了陣陣狼煙,人喊馬嘶,旌旗獵獵;又恍惚間,兩軍對壘變成了商賈雲集的集市,陣陣狼煙變成了歌舞昇平,獵獵旌旗下迎來送往各國奉命出使的使者。而萬里長城則如同巨人一般佇立在西北遼闊蒼穹之下,守衛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與絲路上南來北往的人們。

往西行,道路兩旁出現了零零散散的人群,他們把高聳的烽燧變成了倉庫,甚至是住房,與烽燧連為一體的圍牆現在變成了看家護院的院牆,有些作為了溫室大棚的牆體。看著那些歷經兩千餘年的古老牆垣如今已經同普通人的生活乃至生命融合在一起,不由得讓人感慨萬千。

如今,烽煙不再,劍戟沉沙,城堡、烽燧已頹敗如殘丘,作為中華民族象徵和驕傲的萬里長城,已經由保家衛國的前沿陣地變成世界遊客中國行的必去景點之一,而不變的是萬里長城孕育的精神,一種保衛和平、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