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看完《甄嬛》,又把周迅和霍建華主演的《如懿傳》再刷了一遍。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令人唏噓。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曾經,我只把它當成宮鬥劇,如今再看,卻覺得這部劇更是一部育兒神劇,裡面藏著一個扎心的育兒真相,發人深省。


你對孩子的過度期待,就是對他的虐待


富察皇后出身名門,她一直要求自己要做眾人眼中的賢后;同樣,她也高要求自己的兒子永璉,就要做諸皇子的表率。

於是,富察皇后把永璉的一天安排的滿滿當當:早上5點起床讀書,隨後到尚書房溫書、學習射箭,寒暑無休,每年只有五天可以休息。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為了不讓富察皇后失望,永璉用盡全力完成這個近乎嚴苛的日程。可他也不過是一個孩子,而且還是一個患有弱症的孩子,長此以往,吃不消是必然。

有一天,永璉在書房讀書,富察皇后見他無精打采的樣子,說:“永璉,你若是困了,便去洗把臉醒醒神。”永璉鼓起勇氣說:“皇額娘,兒臣每日早起真的很累,兒臣想睡會兒。”

可富察皇后生怕永璉一旦有了一絲懈怠,隨時可能被別的皇子超越。畢竟,在培養永璉繼承皇位、延續富察氏一族榮耀的這件事情上,容不得一點差錯。

所以,富察皇后第一反應是:“皇子們讀書都是這般辛苦,而永璉你是嫡子,更不能落於後人。”說完,便要陪著永璉繼續讀書。此時永璉眼睛都快睜不開了,求著皇后。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誰知皇后眉頭一鎖,竟訓斥永璉何時變得如此嬌氣,還罰他到門口站著好好清醒清醒。永璉不敢違抗母意,只能站在門口吹風,瑟瑟發抖,手腳冰冷。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一旦超越了孩子本身的心理承受和能力範圍,就變成了過度期待。

而過度期待,往往是父母不自知,孩子又很自責。父母一句“為你好”,孩子若辜負了父母的期待,也便自責為是自己“不夠好”。

過度期待是多少父母的信仰,就是多少孩子的噩夢。

而永璉的噩夢,正是在這次罰站之後迅速發酵。罰站受寒引發了哮症復發。舊疾復發,加上長期在富察皇后無微不至的“陪伴”下產生的疲勞、焦慮、緊張……最終一命嗚呼。

富察皇后母子,正是現實中多少家庭父母孩子的相處模式的縮影,一味期待卻換來無盡傷害。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家長們習慣於對孩子說:“你就是我的希望。”他們以自己的期待為標準來要求孩子,想要培養孩子,來實現他們未達成的願望和夢想。他們卻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合理。

合理的期待,是一種孩子可以承擔的期待,並且能夠在這種期待的激勵之下,提升自我價值,推動自我進步,突破自我侷限。

好的父母,都懂得“合理”的重要性,他們從不縱容孩子調皮,也從來不去壓制他們的天性。

她們願意給孩子合理的成長空間,平衡學習和生活,她們更加明白一個道理:過度的期待,只會適得其反。

別讓過度期待,毀了你的孩子。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過度期待的背後,藏著對自己深深的不滿


富察皇后對永璉有著近乎偏執的過度期待,那是因為,她也曾經是那個被過度期待的孩子。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富察琅嬅的一生,可以說是被“皇后”二字所禁錮。

自成為大清皇后的那一刻起,富察皇后便身負重擔:端莊持重的中宮、母儀天下的德行、富察一族的榮辱。她須為後宮眾人表率,孕育皇子,平衡後宮……

於是,富察皇后承擔起了皇帝、家族、百姓對她的期待。然而,這份沉甸甸的過度期待就像一個魔咒,她越堅持,越努力,越事與願違:

她要行中宮之德,提出節儉開銷,卻遭太后訓斥和眾嬪妃的反對;

她要保後宮安穩,可後宮卻屢屢出事,玫嬪生下鬼胎,儀嬪的孩子胎死腹中,如懿遭誣陷廢為庶人……風波不斷;

她要為皇帝生育嫡子,為家族爭得太子,結果卻是兩個兒子都年幼而亡。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富察皇后明顯力不從心。因為無法實現這份期待,她自責,她愧疚,她批判自己,她對自己有著一種深深的不滿:我不夠好。這種感覺自己很難察覺出來,卻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做不到的,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的期待。

富察皇后無數次對著永璉說:“你是嫡子,你若不爭氣,皇額娘還能指望誰啊。”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我不能做到的,你必須得做到!

從對我的期待,我實現不了;到對你的期待,你必須實現。過度期待就是一個坑,如果不爬出來,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鼓勵,但不強求,才能讓孩子真正優秀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正向發展呢?

1、鼓勵,但不強求,他將擁有無限可能

劇中海蘭在培養五阿哥永琪時候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鑑。

海蘭是一個情商智商都在線的母親,她對永琪永遠是鼓勵,但不強求,教他的是知進退、懂取捨,而不是富察皇后教永璉的“你給我爭!”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我們不是鼓勵孩子不努力,而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有一顆平常心。

父母心態平和了,孩子也就沒有了焦慮和不安。

鼓勵,但不強求的態度,裹挾著支持和信任。孩子就會明白,無論他未來想要做些什麼,都能夠得到父母的支持,他的未來將有無限的可能。

2、努力,更要享受快樂,他才會內心豐盛

里約奧園會上,“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傅園慧挺進決賽之後的率真回答圈粉無數。後來,傅園慧參加節目的時候,傅爸爸說:“我從小就教育傅園慧要活得開心,快樂地過好每天,比賽嘛,好好享受比賽就行了。”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受到父母這種態度和做法的影響,傅園慧表現出來的,也是“努力過,才不會後悔”的人生態度。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妨多關注孩子的努力和進步。讓孩子在自由、輕鬆的狀態下,盡情地去體會進步的樂趣,慢慢的,他就會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這種動力,恰恰是成功的必需品。

不管遇到什麼,會享受過程的孩子,他們總能從中獲得樂趣。甩開輸贏,是一種超越;享受快樂,更是一種超越。即使平凡一生,也將內心豐盛。

過程對了,結果還會差嗎?

3、信任,無條件的愛,他才能自由成長

教養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他無條件的信任。在他經歷順利的時候,鼓勵他;在他經受挫折的時候,支持他。

創造了37億票房的電影《哪吒》中的李靖,顛覆了以往的形象,無論哪吒遇到何事,他們都會抱住他,告訴他不要怕,爸爸媽媽愛你。

他們用無條件的愛,理解、包容、溫暖著生而為魔的哪吒,堅定地告訴他:“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正是有了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和愛,哪吒才有了逆天改命的力量!

馬伊琍的骨子裡透著一股堅定的自信,藏都藏不住。

這種霸氣和自信,來源於從小父母對她無條件的信任。

有一次,中學的老師懷疑她早戀,但馬伊琍的父親相信她的女兒,跟老師說:“我的女兒我最瞭解她。”

馬伊琍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哭了,很感激爸爸對她的愛和信任,她開始更加相信自己,底氣十足。這才是最好的富養女兒。

重看《如懿傳》,才發現富察皇后的教育中,“過度期待”害了孩子

無條件的給孩子最大的信任,才是讓他自由成長的真正力量。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我們在小時候,有個人,能毫無條件的,單純的,只給我們簡單的,滿滿的愛,那麼我想,我們一定會比現在更加幸福。”

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最珍貴的禮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固然可以理解,但放下過度期待,鼓勵他們,無條件支持他們,才能讓他們成為那個最好的自己。


撰稿:素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