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乾淨”的陸金所有了新目標

一.

如果談及平安,有兩個名字是繞不過去的。一位是一手奠定了號稱“改革開放試驗田”的蛇口模式、被譽為“中國改革之星”的袁庚。另一位是執掌平安30年,與馬化騰馬雲一起,被坊間譽為“三馬同槽”的馬明哲。

在馬明哲執掌平安的過程中,每一步都堪稱銳意大膽卻又步履穩健。特別是在近10年,從2010年的超越中國人壽和人保財險的計劃、2011年的一站式服務計劃、2012年的專業生活計劃、2013年的科技賦能金融計劃、2015年實現了內部協同、直至2019年的轉型。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以至於金融圈一直敬佩的稱馬明哲是屬於未來的。

然而在外界對馬明哲的剖析中,評價最高的恰恰是與其“伯樂”袁庚一脈相承的慧眼識人,但凡你能在行業裡冒尖,那就一定會被馬明哲盯上,然後動不動就找你“聊天”、繼而就扔出天價薪酬,從來不怕被拒絕。

2011年,在一位麥肯錫高管的牽頭下,馬明哲見到了原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臺灣台新金融控股公司運營長的計葵生,雙方閉門聊了一個半小時。外界無從知道二人究竟談了什麼,只知道求才若渴的馬明哲與一心想到大陸工作的計葵生一拍即合。同年5月,計葵生正式成為平安集團的首席創新官。

雖然計葵生是個中國通,但是面對平安這個龐然大物、面對首席創新官這個職務仍然懵了很久,以至於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計葵生還笑著說,當時一天天的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只知道看著辦公室的牆發呆。

但是馬明哲哪捨得讓高價挖來的人才就這樣“賦閒”?他隨即就和計葵生說,我們要策劃一個交易所,做一個開放的平臺,自己設計產品,自己建渠道賣產品。不僅平安的產品在這個平臺賣,也讓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的產品進來,就像淘寶、ebay那樣,只不過這個平臺買賣的是金融產品。

二.

當年9月,這個平臺,也就是陸金所,正式在上海註冊成立。

在馬明哲和計葵生的設想中,互聯網金融等非傳統業務就像是集團的前鋒,傳統的銀行、保險業務是中鋒,要通過前鋒帶動中鋒向前跑。這個比喻足以看出兩人對互聯網金融的信心和野望。

但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是“互聯網”在前,“金融”在後,而在計葵生十幾個人的團隊中,竟然連一個IT背景的人都沒有。焦頭爛額的計葵生不得已之下,找到了噹噹網前CTO、技術大佬戴修憲,請他整體把關陸金所的搭建。

彼時的當當網已經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實現了人生價值的戴修憲正茫然下一步該怎麼走,計葵生的邀請就像雪中送炭一樣,讓他興致勃勃的來到了平安。結果到了平安、看到陸金所現狀之後戴修憲直接傻了,團隊對互聯網的理解甚至不能說“太差”,簡直稱得上“一無所知”,平臺本身竟然還是一家外包公司做的。

這讓戴修憲很是生氣,覺得被計葵生“騙了”,非得要走不可。計葵生和他的團隊也徹底認識了“互聯網”的重要性,再三討論之下決定放棄外包、將一切交給戴修憲從頭來做。

計葵生在後來曾公開表示,他在陸金所最有意義的工作,是成功將金融和IT整合到了一起。“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也開始第一次在這片土地上發芽。

三.

2013年,一個新名詞“p2p”開始迎來爆發式增長。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互聯網網貸平臺僅為148家,2013年激增523家,到了2014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200家。

而彼時,計葵生及其團隊已經將陸金所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其核心業務正是P2P網貸。2015年3月,陸金所拿到了平安創投的4.85億美元的A輪融資,估值高達近百億美金。9月,陸金所首次超過美國的Lengding Club,成為全球第一大p2p平臺。

計葵生也開始頻頻出現在各大報道中,陸續獲得了“2012滬上十大金融創新人物”、“2013中國互聯網金融十大領軍人物”、2014年“互聯網金融年度風雲人物”、2014年度“友誼獎”等殊榮。

一片大好的形式也讓計葵生對外放出豪言:陸金所正考慮在上海或香港進行IPO,時間最早會在2016年下半年,也有可能在2017年。

也難怪,那個時候的陸金所就像一杆高高矗立的旗幟,鼓舞著眼紅的造富人群瘋了一樣湧向互聯網金融。甚至在面對外界質疑時也不忘拉出陸金所“背鍋”:p2p模式一點問題都沒有,看看陸金所就知道了。

但市場隨後就給了陸金所一記悶棍——2015年,陸金所旗下平安國際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借款出現問題,金額累計4億。其與陝西金紫陽集團的2.5億借款到期,平安只能啟用資金池償還投資人的本息。

這起案例,與當時掩蓋在狂熱氛圍下的小微p2p平臺不斷跑路的現象,給計葵生當頭澆了盆冷水。

四.

2015年4月,在接受新浪財經訪問時計葵生直言不諱的說,目前中國P2P行業只有包括陸金所在內的兩家公司風控已通過考驗,但也首次對外承認,哪怕風控做的再好,壞賬率也一直是陸金所繞不開的坎。

這段採訪一語成讖,在艱難挺過2016年急遽的關停潮後,2017至2018年間,陸金所被爆出多個“逾期”、“暴雷”項目。其代銷產品踩雷多家陷入債務危機的公司,引發客戶維權投訴。陸金所不得不對代銷產品進行清理整頓。

2017年7月6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一則通知——《關於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要求違規互聯網平臺必須在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同時,必須妥善化解存量違法違規業務。

7月20日下午,一條大意為“監管部門要整治陸金所,在平臺投資儘快全部退出”的信息,在網絡上瘋傳。雖然陸金所隨後就發佈聲明,但寡淡無味的官方話術並沒能說服投資人,平臺上債權標的轉讓短時間內飆升了1.5萬筆,引發市場劇烈恐慌。

雖然後來投資人冷靜下來後,陸金所得以安然度過這場風波。但當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監管信號,令p2p市場的神經變得愈發脆弱。

核心業務前路難料,如何轉型,成了擺在這個曾經的“天之驕子”面前最大的問題。

五.

2018年底,計葵生向陸金所員工發表了一篇名為《新期待,新未來》的內部公開信。在信中,他以《漢書》裡的“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以及《聖經》中的“上帝用七天創造世界”為例,將“7”稱之為一個玄妙的數字,蘊含著“創造”的力量。

對於成立剛好七年的陸金所來說,這封信堪稱意味深長。

因為剛好在過去的七年中,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p2p”,都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初創、狂熱、理性、沒落”的週期。

同樣在這封信中,計葵生將陸金所稱為“一家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綜合性線上財富管理公司”,算是給陸金所的未來發展方向定了調子。

彷彿是認可這個發展方向一樣,2019年3月,平安集團在2018年度業績報告中披露,旗下陸金所控股已完成C輪融資,金額為13.3億美元,投資方包括SBI Holdings、高盛、摩根大通、麥格理集團、卡塔爾投資局、大華銀行等多家國際知名機構,估值達394億美元。

當年7月,陸金所對外宣佈,為了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將徹底退出p2p業務。原有業務剝離,交由旗下子公司陸金服運營,現有產品和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至於新方向,陸金所方面同樣明牌了:未來將通過科技系統謀求在B端的轉型,明確“金融科技公司”的戰略定位,打開對微小企業或個人的C端借貸市場,並分別幫助企業融資和個人理財。

簡而言之,轉型之後的陸金所,將變成一個小號的螞蟻金服。

六.

“洗乾淨”了的陸金所有了新的目標。

2020年7月20日,“巨無霸”螞蟻金服官方宣佈,將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然而就隔了一天,根據路透社消息,陸金所尋求最早在今年赴美上市,聘請了美國銀行、高盛、匯豐、摩根大通等投行負責上市工作,且目前正在為IPO準備保密文件,但尚未決定在IPO中的籌資規模或估值。

實事求是的說,雖然陸金所表示“對上市傳聞暫無評論”,但吃瓜群眾們都高度認可傳言的真實性——畢竟陸金所的上市計劃已經難產太久,而剝離了p2p之後、加碼國際化財富管理業務看起來又前路輝煌,此時不上更待何時?

只不過,繞了九年“彎路”才重回正規的陸金所,已經從一名“開拓者”變成了“追趕者”,再難回當年“理財界一哥”的輝煌了。

本文源自藍媒匯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