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沒有“公交車”?百姓日常出行靠的是什麼?

公共交通,簡稱“公交”,是向大眾開放,並提供運輸服務的交通方式。

現代的我們有著便捷快速的交通運輸網絡,輕輕鬆鬆就可以做到“日行千里”而面不改色。那麼在古代,有沒有公交車呢?人們日常出行靠的是什麼?下面我們來看看古代常見的幾種公共交通方式。

01 驛站:官用公共交通

驛站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但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車站興起,驛站式微,都是大勢所趨。現今日語及韓語仍沿用“驛”來稱呼車站,足見其影響深遠了。

作為朝廷政府專用的公共交通,驛站的主要職能為“信息中轉”,是提供食宿、換馬的場所,主要服務對象即為負責傳遞官府文書、軍事情報等的官吏。

古代有沒有“公交車”?百姓日常出行靠的是什麼?

雞鳴驛古城是一處建於明代的驛站遺存,位於河北張家口

秦朝“十里一亭”,漢朝每30裡置驛,至唐宋元明清,雖宋明兩朝發展不盡如意,但總的來說還是在不斷完善。

唐朝驛站遍及全國,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三種,這樣看來還是有著非常全面的交通網。

唐 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更好的管理龐大的帝國,於是就有了強化版的驛站,時稱站赤。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記》記載:“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邁耳(mile),或三十邁耳,必有一驛。無人居之地,全無道路可通,此類驛站,亦必設立。……合全國驛站計之,備馬有三十萬匹,專門欽使之用。驛站大房有一萬餘所,皆設備妍麗,其華靡情形,使人難以筆述也”。

說到清朝,想必大家會了解的更多,電視中經常看到的“六百里加急”及“八百里加急”軍事情報,便是那時的驛站特色。

其實不僅僅在中國,波斯的波斯御道、日本的宿場及美國的驛馬快信制,這些都和我們的驛站職能類似。

02 鏢局:中級階層公共交通

鏢局又稱鏢行,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名詞。

在武俠小說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武功高強的鏢師如何在走鏢過程中化險為夷,像電視劇《龍門鏢局》、《鏢門》講的就是鏢局的故事。

鏢局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它介於介於官與民之間。只要價錢合適,保財保平安都不在話下,可以說這是一種安全係數較高的公共交通方式,但也價格不菲。

古代有沒有“公交車”?百姓日常出行靠的是什麼?

鏢局的興起在清朝,那時金融業發展,民間商業往來缺乏安全保障機構,便有了最早的鏢戶走鏢。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鏢局的主要業務對象一直在發生變化,就有了鏢局六大鏢系,: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人身鏢。

古代鏢局的運鏢,經發展成為了現代物流,但還是和物流有些差別。

鏢局只運奇珍異寶等貴重物品,不然讓武功高強的鏢師運一籃雞蛋、一袋紅薯之類的太過大材小用,且完全是入不敷出。而物流對貨物基本是“百無禁忌”,但也僅僅是貨物,鏢局的走鏢可以是保護一個大活人,物流還做不到“運人”這一點。

03 馬車租賃:“工薪階層”的公共交通

驛站是官用,鏢局又負擔不起,普通的“工薪階層”又該如何保障日常出行?

元代出現觀光“長車”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記》:“大道之上,常見長車往來,車有棚墊,足容六人。滿城之男女日租此車以供遊樂之用,是以時時見車無數。”

馬可波羅在杭州,見到的就是專供租用的的“長車”。

這些馬車一般都是長方形的,車頂上面有頂棚遮蓋,四周用紗幔圍起來,大概可以容納六個人一起乘坐,類似於今天旅遊景區的觀光車。

明代已有載人“轎車”

古代有沒有“公交車”?百姓日常出行靠的是什麼?

明朝民間專門用來載人的兩輪車,叫轎車。當然這種轎車與現代的轎車根本是兩回事。

這種轎車輪子比較大,最常見的是用馬來牽引,有時也用騾、牛。車身上有車廂,兩側開窗,有蓋有布,前後開門,車內有座,儼然一座小房子。

這種轎車一般是供官員、商旅使用的,因為人家有錢嘛,一般人只能負擔租用馬車的錢。

按時辰計時,也可以按天數計算,租用馬車的費用主要是看時間長短收費。人數不限,直到坐滿為止,和今天的租車很是相似。有的馬車專門配帶車伕,專車專用,當然價錢也會高許多。

04 “一二一”:平民的公共交通

其實在古代,馬車轎子什麼的從來都是有錢有權的達官貴人的能夠銷售的待遇。

普通平民老百姓能填飽肚子已是萬幸,是決計不會也無力掏出多餘的錢租輛馬車,僱個鏢師什麼的。就靠“一二一”兩條腿走起來,既能強身健體,又能省下一筆交通費,不亦說乎。


古代有沒有“公交車”?百姓日常出行靠的是什麼?

還有一種雞公車(即獨輪車),現在基本上還能在農村見到,大都用來運糧食或者柴火。

在電視劇中也可以見到,百姓逃難時,拖家帶口,一般青壯年就會用雞公車推著老弱病殘者,行色匆匆。雖然比較辛苦,但這也是他們唯一能發揮運輸功能的工具了。

結語

不管何種交通方式,量力而行,只要能到達目的地都是好的。看完這篇文章,你有沒有更瞭解古代的公共交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