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真的需要2000家經銷商嗎?

奇瑞真的需要2000家經銷商嗎?

近日,伴隨著奇瑞星途TXL、瑞虎8 Plus等多款新車的上市,一直比較低調的奇瑞的消息又多了起來。其中,一則奇瑞明年年初就要達到2000家經銷商的新聞格外引人注目。有消息稱,奇瑞將實施“千店質量工程”,奇瑞的一網和二網規模年內將達到2000家,同比增長11%。

在充滿了黑天鵝的2020年,一家自主品牌的渠道還要如此逆勢激進的擴張?這波操作到底是為什麼?

如果把視線放到奇瑞在2020年的表現,可以用一個漲字來形容。根據奇瑞官方發佈的數據,集團9月份整體銷售汽車69075輛。其中,出口10565輛,同比增長23.3%。其中,奇瑞汽車銷售42317輛,同比增長9.9%;其國內銷量、出口和新能源銷量繼上個月漲幅均超20%之後,9月份繼續保持“三連漲”,以國內銷售28241輛、出口9991輛、新能源4085輛的成績,同比分別增長3.5%、25.3%、25.8%。

一方面是銷量上的穩中有升,一方面則是渠道上的高舉高打,一切似乎都嚴絲合縫地符合邏輯。銷量的上升提升了經銷商的士氣,讓渠道的擴張有了更多的底氣。但這個簡單的邏輯是否真得能成立嗎?在銷量上表現出高歌猛進的奇瑞是否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進行渠道的“大躍進”嗎?

首先,2000家的經銷商放在任何一家自主品牌而言,都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體量,而目前自主品牌第一陣營的吉利都沒有規劃這樣的數目,眾所周知的是,無論從銷量、品牌還是技術,奇瑞比吉利都已經遠遠落後。根據吉利今年科創板IPO的招股書顯示,吉利目前吉利品牌、領克品牌和幾何品牌去安國經銷商分別達到了969家,284家和163家。總數大概在1200家左右。

奇瑞真的需要2000家經銷商嗎?

而2019全年,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74.5萬輛,其中自主品牌車型年銷量63.9萬輛,吉利在2019年則實現了超136萬總銷量的成績,銷量剛剛超過吉利銷量一半的奇瑞,渠道卻要比吉利還多,這樣的橫向對比之下,外界不禁要多問幾句奇瑞汽車,奇瑞真得需要2000家經銷商了嗎?

此外,奇瑞2000家的經銷商能否保證盈利對於賈亞權團隊而言,也會成為不小的挑戰。金九銀十之下,汽車市場的迅速回暖不能掩蓋整體經銷商的“苦日子”。根據流通協會顯示,7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7%,環比大幅攀升5.9個百分點,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8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2.8%,下降10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依然超過了50%的警戒線;9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再次升高,依然超過警戒線。

在整體經銷商庫存高企,盈利壓力山大之下,奇瑞的經銷商就獨善其身了嗎?實際上,奇瑞近年來庫存高企、終端殺價已成為常態。去年4月份,流通協會的數據提及庫存深度最高的品牌前五中,奇瑞就名列榜首,以3.4的庫存係數與長安汽車並列第一。根據國際同行業通行的管理,庫存係數大於2.5,反映庫存過高,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

還在通過壓庫這樣的老套路來粉飾銷量,奇瑞通過渠道增量拉昇銷量還能走多遠?

在原本的渠道盈利紓困尚未完全解決之際,奇瑞還貿然進行大規模的渠道擴充動作,這其中的風險究竟如何把控?2000家經銷商如何保量更要保值?顯然是賈亞權們首當其中的難題。

當然,作為一名中國汽車品牌的老兵,渠道高手的賈亞全自然是心知肚明其中的利害關係,其將渠道擴充工程命名為“千店質量工程”,也自然是期望能將質量放在最前面。但是,知易行難,奇瑞渠道之複雜是否能讓關注質量的權重比數量的權重要大?

作為空降兵的賈亞權,憑藉著多年的渠道管理經驗,來到奇瑞之後,潛心打磨,讓奇瑞的渠道力得到了一個煥然一新的面貌,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體系力是一個綜合因素,品牌、產品與渠道是相互促進的關係,吉利、長城的經驗已經反覆驗證了一個道理,產品為王,品牌為先同樣是令車企走得更遠的基石因素,只顧埋頭賣車,不顧品牌,不重塑以客戶為中心的研發體系,酒變得越來越寡淡,即使把店面裝修成五星級酒店又能怎樣呢?

奇瑞真的需要2000家經銷商嗎?

此外,經銷商的大幅拓展,對品牌衝高有根本性的幫助嗎?高喊著新零售口號,就能把星途做好了嗎?

去年5月,奇瑞汽車股份副總經理兼營銷公司總經理賈亞權,擔任了EXEED星途品牌的營銷總經理,顯然,對於高端品牌有著執念的尹同躍對於星途的發力有著強烈的期許。

但這樣的人事安排並沒有讓星途星光燦爛。

數據顯示,星途在2019年的全年銷量僅有1.43萬輛。而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曾表示,星途在2019年力爭衝擊10萬輛的銷量目標。而在2020年,星途前九個月累計銷售依然不足萬輛。星途的敗北是因為渠道力不行嗎?歸根到底還是品牌和產品沒有做到位。

當WEY和用戶玩得不亦樂乎,當領克喊出了百萬輛目標之際,作為換殼奇瑞的星途,還要指望增加點渠道來提升銷量嗎?

當然,如果沒有賈亞權對渠道的深耕,奇瑞可能還拼不來目前的銷量,但期望奇瑞高層注意的是,如果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賈亞權給渠道做加法上,而不是真正從產品研發、品牌建設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那不堪重負的渠道或許會反噬奇瑞,成為壓倒奇瑞的新一根稻草。

成也渠道,亂也渠道。奇瑞該補的課遲早要補。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