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孫中山是我們世人所熟知的中華民國的國父,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重要的奠基人。然而卻有另外一位對於辛亥革命也非常重要的革命家,後人評價:"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他即是黃興,他乃一身同仁之所望,亦革命成敗之關鍵也。曾經黃興就是孫中山的革命重臣,清朝末年,兩人更是被並稱為"開國兩傑"

時人稱之為"孫氏理想,黃氏先行。"兩人本是革命路上的相互扶持的先行者,然而彼此最終卻在革命路途中產生分歧,分道揚鑣。而黃興在離開孫中山後建立新組織成為領袖,一生為革命奔走,影響巨大,以致革命籌錢時,富商只認黃興的簽名。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1. 相識相知

1874年黃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一個貴族家庭,黃興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也受到家人愛國思想的薰陶,立下了為國效力的夢想。

1902年黃興作為唯一一位湖南學生前往日本留學,在日本黃興瞭解到了與國內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也看到了這些制度的優缺點,動了改制學習的念頭

留學兩年後,黃興回國,意識到當時的清政府已經病入膏肓,於是他與其他先進知識分子合謀推翻清政府。不料事情敗露,黃興被清政府緝捕,黃興只得前往日本避難。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1905年,經好友介紹,黃興認識了孫中山。兩人因為相同的政治理想一見如故,初次見面就聊了2個多小時。後來兩人成為革命的中流砥柱,因為黃興無意於革命領袖,於是一直是孫中山的幕後輔佐,兩人共同建立了"中國同盟會"

黃興一直是會內調和的重要人物,對於與孫中山爭奪領袖地位的楊衢雲也是由黃興出面調和,可以說黃興一直是孫中山革命的左膀右臂和堅實擁護者。

很多時候,黃興並沒有被眼前的領導權所誘惑,他不忘初心的一直支持孫中山,彼此之間如同伯牙與鍾子期一般互相信任。對於有共同理想的夥伴多的是不遺餘力的信任,現代也很少有人能夠如此無條件的相信一個人。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2. 分道揚鑣

雖然了黃、孫二人起初是為共同理想走到了一起,但是彼此之間仍舊存在著很多小矛盾,日積月累之下最終導致了孫、黃二人分道揚鑣,黃興棄孫而去後,成為另一組織的領袖。

1907年,黨內曾經因為起義失敗對於孫中山頗有不滿,有意罷免孫中山推舉黃興,甚至於孫中山對於黃興都頗有微詞。然而黃興卻主動站了出來,為孫中山說話,表明自己擁護孫中山的心意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但兩人縱使情誼再深厚,終究還是因為理念不同產生了分歧。第一次矛盾因為中華民國的國旗樣式,孫中山堅持用青天白日旗而黃興則認為青天白日旗與日本國旗相似,建議用井字旗,表示平均地權。

然而卻被孫中山以各種理由推脫,最終孫中山還是使用青天白日旗。國旗之爭雖未讓兩人徹底翻臉,但孫中山的專制為以後兩人分道揚鑣埋下了種子。

1913年,國民政府重要人物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凱委派的人刺殺,同盟會中對於此事的討論黃興與孫中山產生了巨大分歧。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黃興主張對於袁世凱走法律途徑,因為袁世凱力量巨大,軍隊強悍;而孫中山則主張法律無法解決袁世凱的總統地位,只有武力鬥爭才是正道。

二次革命後,兩人的矛盾更加激化,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執意指責黃興的用兵問題。三次革命後,孫中山甚至希望重組國民政府,以他為尊,黃興認為其有專制的嫌疑,因此反對加入,最終兩人不歡而散,黃興退出了孫中山新組建的政黨

俗話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孫中山能夠成事除了他個人獨特的領袖魅力外,所有的小節細務都是黃興一手抓起來的。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孫中山的專制斷送了與黃興的緣分,也使得黨內事務幾乎癱瘓。其實做大事的人更需要體恤別人的想法,換位思考,小事反而決定了成敗。

3. 握手言和

與孫中山分道揚鑣後,很多黨內支持黃興的人都跟隨黃興離開同盟會,他們又成立一個新的革命組織——歐事研究會,並提出主張與孫中山的政黨對抗,防止他們一家獨大。黃興也被他們推舉為領袖。

但黃興卻堅持黨僅有國民政府,領袖只能是孫中山,其他的都不談。該組織最後也只能不分黨別,只為了革命,對外也不公開反對孫中山。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為了進一步發展革命事業,黃興主動奔走效勞,向富商宣傳革命思想,因為黃興個人的魅力和影響力,革命籌錢富商只認黃興,對於他的公信力與人格有著很深的信任感。

國內富商很信任黃興,護國戰爭前,歐事研究會成員李根源等人向一富商借款兩百萬元,但被拒絕,對方表示只有見到黃興簽名,他才肯借。在黃興領導下,歐事研究會為護國戰爭籌得大量經費,為革命事業帶來巨大積極影響。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當時的黃興既有人支持又有經濟基礎,假如他願意與孫中山對抗的話,以他的影響力未必會導致失敗,但黃興卻選擇了一直追隨孫中山的步伐,團結彼此的革命力量。

隨著國內的局勢越來越緊張,袁世凱復闢帝制的野心昭然若揭,孫、黃二人通過書信決定再次聯手,共同抵抗袁世凱,終於,闊別多年的兩位革命戰友最終還是握手言和走到了一起。

黃興: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可惜天妒英才,黃興多年的奔波給他的身體留下了很多的病根,沒過多久黃興就已然為革命事業獻身,在忙碌操持下病逝,孫中山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很多時候知人善用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本領,孫中山相信黃興把很多重要的事務交給黃興,即使最後兩人因政見不和而鬧翻但是黃興卻沒有背叛他,依然默默在為革命事業發光發熱,這是孫中山對於他的信任,也是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