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醫學改變命運,脫貧攻堅路上的醫者仁心


百姓生活網訊(馮緣)

兩年過去了,回想起第一次到達布拖縣的情形,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超聲科主治醫師鄧雪穎依然印象深刻。


通往布拖縣的崎嶇公路,像窄絲帶一樣,盤繞於懸崖峭壁、湍急激流之間。上方是隨時可能滾落的碎石,下側是一眼望不見底的深淵。


來路的顛簸與艱難,讓鄧雪穎深刻體會到當地群眾出行的不易,駐村幹部的一句話,更是在她心中掀起波瀾:“由於醫學檢查技術不足,遇到疑難症狀,當地群眾要去500多公里外的省會醫院做檢查,偏遠點的村子,走下山趕到省會醫院,要花幾天時間……”


鄧雪穎忽然意識到,這就是她從千里之外趕來的意義。


2018年6月,鄧雪穎主動請纓,成為省委組織部幫扶涼山州脫貧攻堅工作隊隊員,後因工作表現優異,被任命為涼山州布拖縣人民醫院超聲科副主任。脫貧攻堅期間,她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認可。


憶往昔,深入大山呵護群眾


剛到布拖縣的時候,鄧雪穎由組織安排到婦幼保健站超聲科工作,任務是到各鄉鎮開展艾滋病母嬰阻斷和計劃生育的篩查。


大山深處的布拖,天氣陰晴不定,道路崎嶇難行,鄧雪穎常常拖著笨重的防護設備,跋山涉水為當地群眾做篩查。


一次到鄉里,鄧雪穎需要穿著沉重的防護設備,在3小時內完成260名群眾的篩查。時間緊、壓力大,篩查到最後鄧雪穎已明顯感到了呼吸困難、心悸心慌,但她還是堅持完成了任務。事後有人問她為何如此堅持,鄧雪穎回答說,如果我不做好篩查,就會有更多的群眾健康受到威脅,作為一名黨員,正是需要我擼起袖子、衝鋒在前的時候,我一定不能退縮。


正是懷著黨員的擔當與責任,鄧雪穎在短短半年內,克服了水土不服、腹瀉頭痛種種困難,先後深入十幾個鄉鎮,為一千餘名育齡期婦女進行了醫學篩查,有力的推動了當地艾滋病母嬰阻斷和計劃生育工作。


用醫學改變命運,脫貧攻堅路上的醫者仁心


看今朝,立足本職健康扶貧


秋寒料峭,在布拖縣人民醫院超聲科診室裡,一個1歲零四個月的小男孩正哭泣著接受超聲檢查,隨著醫生溫言細語的引導,小男孩漸漸停止了哭泣,可醫生的神情卻逐漸沉重:小男孩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這名醫生正是鄧雪穎,此時的她已經調動到布拖縣人民醫院超聲科工作。而接受檢查的小男孩,則是當地一戶彝族家庭的孩子。


小男孩的病情,對於剛剛脫貧的彝族家庭而言,無異於沉重的打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鄧雪穎精確的診斷不僅幫助他們提前發現病情,還幫助他們成功申請到國家救助資金,使小男孩得到了良好的治療。


這次檢查,改變了小男孩一家的命運,而類似的檢查,鄧雪穎每年要在當地開展一千多例。


望未來,資源分享帶動發展


“鄧老師的指導總是一針見血,讓我一下就明白問題所在”提起鄧老師,美撒鄉的一位95後彝族姑娘充滿感激,在超聲科進修的日子裡,她在鄧老師的指導下進步巨大,從最初的打字困難戶,一步步成長為科室的技術骨幹。而像她這樣的學生,在鄧雪穎幫扶的科室還有很多。鄧雪穎利用平日裡的言傳身教、每月一次的業務培訓、定期開展的理論測試,儘可能的把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每個人,同時藉助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強大的幫扶力量,為布拖縣十餘個鄉鎮衛生院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接班人。


不僅是後備人才培養,在科室發展和業務創新上,鄧雪穎同樣盡心竭力。為幫助縣醫院超聲科更好的服務患者,她主持建立了醫院功能科,修訂了超聲感染控制、疑難病例討論等10餘項制度流程,開展了心臟超聲診斷、臨床超聲引導的彩色多普勒檢查(穿刺定位)和甲狀腺、乳腺超聲等多項新業務。


在她的帶領下,科室醫療服務能力迅速發展,年均服務患者量比以前翻了一倍,報告診斷與臨床診斷符合率也高達95%以上。


光陰似箭,轉眼已是鄧雪穎到涼山州脫貧攻堅的第三個年頭。在過去的日子裡,鄧雪穎懷著一顆醫者仁心,紮根布拖大地貢獻智慧、才幹和愛心;展望未來,鄧雪穎始終目標明確,要用醫學改變命運,奮力書寫決戰脫貧攻堅、為人民服務的滿意答卷。


由於其出色的工作表現,2020年9月,鄧雪穎同志被涼山州人民政府評為優秀幫扶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