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頭亦有看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陝北說書!

非物質文化遺產——陝北說書

有聽頭亦有看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陝北說書!

簡介:

陝北說書是陝北地區十分重要的傳統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陝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

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陝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故事。後來吸收眉戶、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調,逐步形成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的演唱形式是由藝人手持三絃或琵琶自彈自唱,說唱相間,分為“三絃書”與“琵琶書”兩種。後經民間藝人韓起祥等人改革,一人可同時操5種樂器伴奏:大三絃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擊節木片、小鑼或鈸。

陝北說書唱詞通俗流暢,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一般採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數的侷限。曲調激揚粗獷,富於變化,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常用的有“單音調”、“雙音調”、“西涼調”、“山東腔”、“平調”、“哭調”、“對對調”、“武調”等。說書藝人善於運用各種不同的曲調來描摹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情緒。

溯源:

"說書"歷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時代。秦漢時,在宮廷已有了管理說書的"稗官",這是皇帝專門設立用來蒐集民間"街談巷語"、"里巷風俗"官職。另外有以滑稽取樂職業藝人叫"俳優侏儒"。

1957年四川成都市郊的一座漢墓中出土了一個漢代說書傭,它袒露上身,左臂掖鼓,右手握錘欲擊,張口垂目,神態自若正在說講有趣的故事。說明在兩千多年前揚州說書就很盛行。至宋代通俗說唱統稱"淘真",大抵說宋時,蓋汴京遺俗。清代說書形式較為普遍,清同治、光緒年間,曼殊、震鈞《天咫偶聞》卷載:舊日鼓詞有所謂"子弟書"者,始初於八旗子弟,其詞雅馴其聲和緩。《榆林府志》中對於說書亦有這樣的文字記載:"清朝康熙年間,這裡便有……劉弟說傳奇頗靡靡可聽……韶音飛暢,殊有風情。不即江南之柳敬亭乎。"再次說明了在二百年前,陝北說書藝術發展已達到較高藝術水平。

有聽頭亦有看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陝北說書!

樂器曲調:

主要樂器有曲項琵琶、三絃,二胡、板胡、笛子、揚琴等。

曲調也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以平調為主,輔以歡音,苦音調、武調等調式,其音樂曲調的變化在整個說書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有聽頭亦有看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陝北說書!

藝術特色:

陝北方音:陝北說書的傳統表演形式是藝人採用陝北方音,手持三絃或琵琶自彈自唱、說唱相間地敘述故事。根據伴奏樂器的不同,或稱之為"三絃書",或稱之為"琵琶書"。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陝北說書在著名藝人韓起祥等的改造下,發展成一人同時操用大三絃(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擊節木片和小鑼(或鈸)五種樂器進行伴奏的曲藝說書形式。

激昂粗獷:陝北說書的唱詞通俗流暢,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曲調比較豐富,風格激揚粗獷,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其中常用的有【單音調】、【雙音調】、【西涼調】、【山東腔】、【平調】、【哭調】、【對對調】、【武調】等。

別具一格:陝北說書書詞的曲調很多。除了藝人們特有的開場白或特定的唱詞外,幾乎不加任何限制,可以由藝人任意發揮。好的民間藝人,在唱詞中大量引用陝北民歌、陝北道情、陝北秧歌劇、陝北碗碗腔,甚至秦腔、眉戶、蒲劇、晉劇、京劇的曲調,說得上是集各種唱腔於一爐,加以冶煉,然後形成一種別具一格的唱詞。

代表作:

代表性的長篇有《花柳記》、《搖錢記》、《觀燈記》、《鵰翎扇》等。

短段有《張七姐下凡》等。

評價:

陝北說書是說唱藝術,唱佔了很大的比重,藝人們說:"說是骨頭唱是肉"。在書場裡除了聽遠古神話、歷史傳奇、百姓故事,還可以學歷史、聽新聞,說書人走州過縣、見多識廣,朝政大事、奇聞趣談、張長李短等等,他都能說的活靈活現,並對那些邪、惡、醜,予以嘲笑和鞭達,對真、善、美大加讚美與頌揚。陝北說書中的每一部書很少有悲劇的結局,這在其它姊妹藝術中是很少見的。陝北說書,有聽頭亦有看頭。且看有看的講究,聽有聽的決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