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隴縣社火雜記

寶雞隴縣社火雜記

  • 關中人過年不耍幾天社火,就像吃麵不放辣子一樣讓人失望。每年從正月初一開始,直到正月十五,隴縣人用社火把年耍得活泛,掀起一個個高潮。每個村往往先是在自己村裡耍,繼而到別的村耍,到鄉鎮耍,最後到縣城耍。鑼鼓震天,人馬湧動,場面越耍越大,年味越耍越濃。

時至今日,代代傳承和發揚下來的隴縣社火類型更加豐富多彩,主要有馬社火、車社火、高芯社火、高蹺社火、地臺社火、血社火,還有蹺蹺板社火、背社火等種類。耍出的內容,也大都是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寓意弘揚正氣、招財納福。

隴縣河北鎮李家下村的社火每年都會吸引國內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還曾上過中央電視臺呢。在隴縣土生土長、喜歡攝影的郭豔華告訴我,李家下村地處小山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土坯房隨處可見,更顯得原生態,加之這幾年村子裡的人大都搬到了城裡,使得那些老房子保留下來。另外就是這裡的人自古就尚武,閒暇時喜歡舞槍弄棍的,有一定的功夫。而東南鎮黃花峪社火較火的原因是那裡有個娘娘廟,加之距縣城近,每年也有許多人慕名去黃花峪看社火。

隴縣的馬社火保留下來,可能與先秦時期秦人在此牧馬有關。然而現在隴縣的馬社火,大都是過年時各村從關山牧場租一些馬來演,因為沒幾戶人家養馬了。馬社火演出的隊伍長,看著地道、霸氣,也有隴縣人的精神。今年春節,在河北鎮底渠村村民張永平的帶領下,村裡裝扮了十多頭驢,耍起了驢社火,算是獨領風騷。

地臺社火又被稱為步社火,就是不用戲臺,在地上走動表演。對於計劃投資少的村子來說,場地很方便,農村的打麥場、麥地,村子的空地,都能當舞臺。演出時,前面是財神開道,跟著是黑虎,後邊的戲一般排兩到三個,比如《黃河陣》《二進宮》《楊家將》,但必須是按照歷史朝代順序進場,不能亂,亂了會被人家笑話。

東南鎮閆家庵的血社火最有名。看上去血腥恐怖,剪刀、斧子、菜刀、磚頭、板凳扎入腦袋,顯得慘不忍睹,但都是懲惡揚善、祈求風調雨順的意思。如果是首次看血社火,有的大人會覺得不舒服,有的小孩觀看時甚至被嚇哭。血社火傳男不傳女,化妝的時候都在深夜一兩點,關上房門,門口還必須有人把門。曾有電視臺去拍攝專題片,都沒讓記者進去,這就更增加了隴縣血社火的神秘色彩。

每個社火隊都有組織者,當地人習慣稱為社火頭。隴縣河北鎮尚家莊村的柳太明就是他們村的社火頭。他說,他當了十幾年的社火頭,真的不好當,要把人都能領住,聽他的統一指揮,還有就是要操心安全。大過年的,家家都圖個熱鬧,容不得半點閃失。但耍好了,集體榮譽感和個人的成就感,還是值得在茶餘飯後回味一段時間的。

社火化妝師都是村裡的能人,為了保留這門手藝,他們趁著過年化妝時,又傳授給年輕人。裝扮好的社火隊要到鄰近的每個村去轉一轉,也就是踏莊。別的村子要到村口接社火,給社火隊搭一兩條紅被面,寓意日子紅紅火火。當然這幾年,也有的給社火隊一二百元。有的家庭會主動邀請社火隊進自家院子表演,意在驅除邪祟,隨後給社火隊一些菸酒表示感謝。河北鎮底渠村的社火今年有七八十人參演,挑旗的、敲鑼打鼓的、裝身子的,他們排練了關公耍大刀、張飛比武,黑虎開道、龍社火。這些社火基本沒有唱詞,只是在鑼鼓聲中,表演打鬥動作。

有隴縣社火,年過得才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