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風情》:人生如戲,克服愛情不是目的,克服生活才是真諦

圖|豆瓣

文|海藍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是享譽世界文壇的英國作家,曾被譽為自狄更斯以後最受歡迎的英文作家,在長達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發表了二十部長篇小說,三十多部劇本,一百多篇短小說。如大家眾所周知的《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枷鎖》和《刀鋒》等。

縱觀毛姆一生的創作,大多圍繞著婚姻、情感、慾望為主題展開描寫,塑造了一大批形形色色的男女形象,而大多也都是身處於不幸和痛苦之中。他用戲謔和嘲諷,無情的解剖感情。不加憐憫地描述他所看到的這個沒有憐憫的世界。

《劇院風情》這部小說是毛姆自稱在十分歡暢的心情下,寫出的一部心愛之作。1937年在英國出版轟動一時,著名的評論家伯納德•德•沃託在《星期六文學評論》上讚譽它“精美絕倫,是當代優秀小說的範本。”

故事講述的是英國舞臺上一代名伶茱莉亞,除了她精湛的演繹天賦,更多的是她如何身陷情慾的陷阱,有如何艱難的走出困境,實現了在感情世界裡的沉淪與救贖。

《劇院風情》:人生如戲,克服愛情不是目的,克服生活才是真諦

世俗的愛情,你在我眼裡是愛人,我在你眼裡是搭檔

茱莉亞從小就具備表演的天賦,12歲時通過法國的姨媽結識了年老的女演員珍妮•塔特布,從她那裡學到了戲劇和表演的啟蒙。

長達後,茱莉亞考入皇家戲劇學院,成績優秀的她,不放過任何一個獎項。畢業後,從小角色開始,到後來被吉米•蘭頓發現並提拔,成為當時最優秀的女演員,這時,她與邁克爾相遇了。

邁克爾出生于軍人家庭,他熱愛演戲,因為天生美麗容貌的優勢,和茱莉亞在同一家劇場表演。他精明有抱負,深知自己演技的不足,也明瞭自己的美貌是目前他唯一的資本,因此決心做一個演技精湛的演員,可以到倫敦發展。

茱莉亞一見邁克爾就愛上了他,她從沒見過比他更漂亮的年輕男子了,即一味的盯住他不放。為了接近邁克爾,他們一起吃飯、排練,形影不離。為了始其愛上她,她千方百計引誘他,他對她友好、和藹、親切,但是令人苦悶的是,他顯然只是把她當作夥伴而已。

《劇院風情》:人生如戲,克服愛情不是目的,克服生活才是真諦

當看到茱莉亞精湛的演技時,轉變了對她的態度,甚至寫信給母親,邀請茱莉亞到家做客,並向茱莉亞求婚。這段感情最終如了茱莉亞的願,滿心歡喜。

他對她有喜愛、有愛慕,覺得跟她在一起自由自在,而且信任她。但她心裡很明白,他並不熱愛她,她安慰自己,他只會愛她到這個程度,她想等他們倆結了婚,睡在一起,她的熱情該會激起他同樣的熱情。

當你全力以赴對一個人好的時候,你就變成了傻子、聾子,眼裡心裡除了他什麼都沒有,變得小心翼翼,盡力剋制,不能成為他的負擔。在他為了一場高爾夫球,或者和朋友吃飯而把你拋之不顧,也還是強顏歡笑,還安慰自己,鼓勵自己,為了加強他對她的愛,於是拼命努力給予他想要的一切。

《劇院風情》:人生如戲,克服愛情不是目的,克服生活才是真諦

愛情的悲劇不是生離,也不是死別,而是當愛變成愛過

結婚一年後,一切都沒有像茱莉亞預想的那樣,無論她是怎樣獻媚,誘惑,他務實的頭腦裡始終沒有愛情的影子。想要愛情的茱莉亞,原以為嫁給了英國最美的美男子,實際上是嫁給了服裝店裡的人體模特。在需要乞求的愛情裡她很痛苦,邁克爾認為,畢竟愛情不是一切,最重要的還是工作。

之後世界大戰爆發,邁克爾應徵入伍。茱莉亞即驕傲又痛苦,他的離開讓茱莉亞深深懊悔之前對他的責罵,她還是那麼愛他,他是她的一切。如果他作戰陣亡,她一定自殺,甚至想到拋棄自己的事業,去當一名護士,和他在一起,然而他讓她理解,愛國心需要得是她繼續演戲。

邁克爾在軍隊裡很受歡迎,最終他升到少校,榮獲戰功十字勳章和榮譽軍團勳章。這幾年的時間裡,茱莉亞演了一連串重要的角色,被認為是最優秀的青年演員。生活如他們期待般越來越好,但她對他的愛卻消失了。

《劇院風情》:人生如戲,克服愛情不是目的,克服生活才是真諦

愛情轉瞬即逝,是幻覺還是豬油蒙了心。像所有的感情一樣,在最初的激情退卻以後,茱莉亞認清了真實的邁克爾,而這樣的他讓她感到失望,那些讓她為他迷醉的東西消失了。

“她意識到,他不再有青春的香味,他有的是男人的濁氣,她感到有些噁心…她心灰意懶,她失去了她無限珍貴的東西…但同時卻也體會到勝利的感覺…她從原來把她困住在他身上的情緒中解放了出來,感到痛快。如今,她可以同他平起平坐了。上帝啊!做自己的主人多美好”

有人說,愛情裡,可怕的不是女人的任性,而是以禮相待。對於一個追求愛情的女人來說,這樣的感情才是最折磨人的,沒有分開的理由,也沒有繼續的熱情。

隨著孩子的出生,他們開始分房睡,邁克爾並不是一個心思細膩的男人,他不是一個把生活看得很重的人,發現茱莉亞不再對他有所要求的時,感到無比的輕鬆愉快,對自己的婚姻也特別滿意。在大家眼裡他是十全十美的丈夫,可只有她才知道,跟這樣一個虛榮的怪物生活在一起的滋味。

當親密關係不再親密,也許他們心知肚明,婚姻生活只有金玉其表,而它會維持下去,唯一的原因就是它想保持金玉其表。

《劇院風情》:人生如戲,克服愛情不是目的,克服生活才是真諦

婚外情沒有真愛,那背叛婚姻的人,到底在尋求什麼?

如果說茱莉亞對精明、務實、感情淡漠的邁克爾是出於年少時對美少女的衝動,那麼當她發現自己愛上一個年齡、地位與自己相差甚遠的小會計湯姆時,則是對禁忌、冒險、刺激的貪婪。

她明知湯姆虛榮、勢力、多情,但還是身陷這段情慾中不能自拔,有人說戀愛的女人大多很傻,這與年齡與身份無關,而邁克爾與湯姆不同的是,在這段感情中,她的感情得到了回應,又愛又恨的感情,讓她嫉妒、讓她發狂,同時也讓她煥發青春的光彩。

年輕的愛情總是不固定的,但沒想到失去的那麼快,湯姆愛上了年輕的女演員艾維絲,並請求茱莉亞讓艾維絲在新劇中擔任女演員。茱莉亞十分震驚,她感到這是對她莫大的侮辱,卻不得不面對現實:湯姆並不愛她,做她的情夫,不過是為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茱莉亞雖心有不快,還是滿足了湯姆的所有要求,而她發現艾維絲根本不會演戲,卻還是想辦法把她留在了劇中。她開始處心積慮想要毀了艾維絲的表演,讓湯姆看清艾維絲的真實面目。最後茱莉亞大獲成功,而自覺看走眼的湯姆有重新點燃對茱莉亞的愛火,而那一刻,雖然他們在一起,但她終於確定,自己和湯姆的情感糾葛就像是曾經演過的一場戲而已。

那個一心想要追求愛情的人,也許她誰都不愛,包括她自己。

就如弗洛姆說:異己者並沒有愛的能力,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她用精湛的演技,掌控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對於那個痴愛她二十五年的查爾斯,她只需要一點演藝的小技巧就能牢牢抓住他的心,讓他隨時成為她的避風港,而對於年輕情人湯姆,她明知那不是愛情,或許她愛的只是那個一心想要付出和被別人需要的自己。

《劇院風情》:人生如戲,克服愛情不是目的,克服生活才是真諦

每一段關係都好像一座引橋,大霧散去才發現,它並不通往關係中的任何一方

茱莉亞是悲哀的,也是孤獨的,她的孤獨是她與自己內心的距離越來越遠,演技的精湛讓她分不清真實和作假的區別,在每一段感情中,她都在演戲。以至於文末她的兒子說:

“你永不停息地演著戲。演戲成了你的第二天性。這裡有客人來聚會的時候,你演戲。對僕人們,你演戲,你對爸爸演戲,你對我演戲。在我面前,你扮演一個喜歡我、溺愛我的著名的母親。你並不存在,你只是你所扮演的無數的角色。我常常懷疑是否真有一個你,或者是否你無非是所有你假裝的其他這些人的一個媒介。有時候我看見你走進一間空屋子,就想突然把門打開,卻又怕這樣做,因為萬一發現裡面一個人都沒有呢。”

最後她意識到,自己完美的人生,實際上只是一場沒有靈魂的戲碼。而在故事的最後,徹底擺脫了真假的茱莉亞洗淨鉛華,無比真實的坐在飯店角落裡,點了她最喜愛的煎牛排、炸土豆,還有啤酒。

一個人擺脫了情慾的羈絆,便有了自信自尊之感。就如女主所說:在洋蔥煎牛排面前,愛情又算得上什麼呢。

那一刻,就如同她正在觀看一齣戲,舞臺上是眾人熱鬧的演出,燈光外是茱莉亞的冷眼旁觀。真真假假,何亦為真,在現實的虛虛實實裡。誰又不是生活在這場大戲裡的演員呢?

參考文獻:

毛姆小說中的愛情倫理觀 —李鈺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