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21世紀的今天,手機大眾了普及了,時時處處都可見低頭玩手機的。

因為玩手機,因為沉迷手機,因為時時刻離不開手機,這個世上已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悲劇

這樣的例子,在這裡我不想多說,因為新聞報道經常報道,無不令人嘆息。

沉痛的教訓,血的教訓,無論是自己經歷的,還是他人經歷的,都要警醒,都要汲取。

殷鑑不遠,亡羊補牢,防微杜漸,其實講的都是這個意思。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有手機依賴症的人,本質上都是不能自律自控的人。

不能自律自控的人,意志弱,力量弱,影響弱,

不能自律自控的人,意志小,力量小,影響小。

這種結局,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人啊人,為啥不能自律自控呢?

因為人是從猿類進化而來的,

所以,就與動物一樣有弱點有惰性,

有了弱點和惰性,也就自熱而然地不能自律自控了

這是與生俱來的,這是客觀存在的,必須正視,必須承認,沒什麼丟臉的。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但是,但是,請不要忘記,人是會勞動會思考會交流會創造的高級動物,

既然是高級動物,那麼,就應該思考,就應該自問:

人的弱點和惰性,應不應該克服,能不能克服?有沒有好的經驗可學?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首先,必須明確態度,必須旗幟鮮明地表明:人的弱點和惰性,絕不能放縱,決不能放任自流

同時,還要知道,還須警醒:弱點和惰性,也是日積月累的,也是積重難返的,決不能等閒視之。

其次,必須認識惰性的危害。如果不瞭解危害,怎麼可能去自覺地拒絕呢?

惰性,是一種心理狀態,就是做事拖拖拉拉,愛找藉口,虛度時光而碌碌無為。

有了惰性,人的計劃、理想、抱負,就在拖拉與藉口中變成了泡影。

一個人一旦貪圖安逸,並積習成性,就會給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最後,必須辨證施治對症下藥,而且還必須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

一個人,如果沒有與困難作鬥爭的頑強意志,就必然會為惰性找藉口。

要經常檢查自己,督促自己,克服自身的惰性、動搖性,養成不畏艱險,不向困難低頭的堅韌性格。

只有那些真正懂得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把生活看做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一種創造的人,

才能真正自覺地鞭撻自我克服惰性。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常常自省如下問題,將有助於克服惰性。

1、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 一個客觀而誠實的答案,往往並非我們想象的那般恐怖至極、無法接受。

2、最好的結果是什麼? 我們可以大膽暢想最好的結果,關注一下積極的方面,將會使我們激情迸發。

3、假如放棄嘗試,會不會後悔? 很多時候,回想那些自己沒有盡心嘗試的事情,我們往往後悔不跌。

4、我能獲得什麼? 實現目標以後,收穫還是異常豐富的,包括個人精神上的滿足和真切的物質財富。

5、假如我成功了,能給別人帶來什麼益處? 我們總是以為"我們的目標"只跟自己相關,其實不然,"我們的目標"和他人也是息息相關的,應該思考我們的成功將如何提高別人的生活質量。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挖掘

目標背後的深遠意義

這能怪手機嗎?不能自律自控的人,“三弱三小”是必然的

不能自律自控的人,意志弱,力量弱,影響弱。

不能自律自控的人,意志小,力量小,影響小。

不能自律自控的人,選擇的機會少,選擇的餘地小。

明明知道不對不好,明明知道有害有毒,卻擋不住誘惑經不起考驗,

這種人,無論男女,都不值得可憐,不值得同情。

人的弱點,人的惰性,如果不正視,如果不克服,久而久之,就積貧積弱,就積重難返,就惡性循環

對此,必須明白:求救他人尋求幫助是必要的,但更關鍵的是——必須自醒,自救,自學、自強


2019.12.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