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考試越近,越不知道複習什麼內容,該如何克服?這6點建議給你

隨著教資考試的臨近,很多同學學習效率開始下降,有時甚至是“刀槍不入”、“無從下手”的狀態,不知道該複習什麼內容。具體表現:

什麼也裝不進去,什麼要點都記不住。

每次做題都錯很多,原本簡單的題目也頻頻翻車。

模板、套路模糊不清,心理乾著急。

離考試越近,越不知道複習什麼內容,該如何克服?這6點建議給你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飽和”現象。

“心理飽和”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做事情過程中會產生效率下降,韌性、耐力減弱等問題。

就連一些學霸也抱怨說:每天都很累,不知道該看什麼,就是學不進去了,但是不學心裡又沒底。

離考試越近,越不知道複習什麼內容,該如何克服?這6點建議給你

“心理飽和”並不是說你已經複習的盡善盡美了,不需要再下功夫了,其實只要有計劃有安排再給你幾個月仍然還是有可備考的內容。

它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比如,老師佈置100道數學題,學生開始做作業時,動作快,做得也正確,但做到後來,速度慢了,還常出差錯,同時出現厭煩情緒。同理,工人做同樣工作,幹部伏案辦公等,都可能出現心理飽和的現象,簡而言之,他們幹膩了。

離考試越近,越不知道複習什麼內容,該如何克服?這6點建議給你

那麼,該如何克服呢?

第一,適當減少學習時間,增加娛樂、鍛鍊、散步時間。

學習效率、質量與時間有著很大的相關性,但是疲勞戰術的效率肯定是低的。臨近考試,狀態是第一重要的,適當的休整非但不會影響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悅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飽和的最有效方法。

第二,學習形式要有變化。

許多同學理解的備考就是“猛刷題”,越做“心理飽和”現象就越嚴重,其實越是臨近就越要回歸重點、大綱,可以多看看課本、筆記改變一下方式。用思維導圖把知識點進行整理。

第三,抓住中低檔試題。

不少同學覺得提分的關鍵就是做難題,做偏題,其實這偏離了出題人的本質。在一份試卷中基礎類題佔60%左右,其餘20%是把拔高類的題,10%是難題,所以還是要以基礎為主,切勿本末倒置,只做難題換來的結果就是做一道,錯一道,喪失信心。

第四,攻克自己的薄弱項。

無從下手,不如先彌補自己的短板。通過做一套完整的試卷很容易就能發現自己的短板在哪裡。比如單選題錯了15道,那就需要在基礎知識點上下功夫,多聽,多背,多整理筆記,比如材料寫不出,那就去多聽主觀專項課,多做歷年材料分析,多背萬能模板。

第五,改變學習環境。

我們的大腦喜歡空氣清新,衛生整潔的環境。考前不要長時間呆在室內,埋頭苦讀,只要天氣條件允許,就到戶外環境好的校園、公園,開闊的地方走走,呼吸下新鮮空氣為我們大腦的運轉提供新鮮的氧氣。

總之,“心理飽和”並不是說真的複習到位了,而是需要調整學習策略,不要和自己較勁,保持一顆豁達、從容的心態,不管學什麼都會有收穫。

本文作者:“一起考教師”源源老師

“一起考教師”

不僅志在為您的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提供最靠譜的產品和服務,也願為您其他方面的困惑提供最真誠的建議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