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由《豔勢番》漫改,黃子韜,易烊千璽,胡冰卿等主演的熱血、青春、勵志劇《熱血同行》熱播已過半,劇中那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也即將要沉沒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下,許多劇情也為此作過鋪墊。


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熱血同行》劇照

1、周覺

在新民主思想的衝擊下,那個動盪的年代中,有許許多多個像周覺這樣的人在四下奔走,他們可能單槍匹馬,可能三五成群,他們也許只是文弱書生,但是他們能拼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把新的思想在社會的最底層競相傳播,無數的周覺如同無數的星星之火,讓底層階級的思想迅速地被點燃、瀰漫。

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熱血同行》劇照

統治一個國家,說白了就是統治思想,只要把大多數人腦袋裡的想法管理好了,那這個社會就穩定了,反之,那這個政權就要涼涼了。晚期的清政府,經過一場場的戰敗,被西方列強逐個吊打,簽訂了一系列的辱國喪權條約,政府在民眾心中的公信力已經大大地打折扣,加上統治階級仍不思進取、不求改變,民眾看不到希望,這時新的思想能讓民眾覺得日子還有些盼頭的話,那舊的統治也就快要傾覆蓋了。

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熱血同行》劇照

2、曹縣令

曹縣令是當時清政府中那些活躍在第一線的基層官員的一個縮影,內憂外患國難當頭之際,這些最接近民眾的管理者們,卻一點都沒有為民請命,為國分憂的責任心,只想著如何搜刮民脂民膏來中飽私囊,只要價錢合適,甚至可以跟地方惡勢力勾結,為達目的各種使壞、下絆,必要時草菅人命,民眾的利益只是他們斂財的籌碼和工具。

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熱血同行》劇照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同時思維也是直接的,這些人在他們的眼中代表的就是整個清政府,這些人是什麼樣的,那在民眾的眼中政府就是什麼樣的,所有像曹縣令這樣的小官才是一個統治階段的基石,如果基石大多都腐化掉了,那這棟大廈也就快要倒了。

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熱血同行》劇照

3、劉舉人

劉舉人所在的鄉紳勢力代表著當時社會的民間資本動向。清末,政府意識到了鐵路的重要性,但是當時揹著《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兩筆巨大賠款,想修鐵路也沒錢修,為了不讓西方列強控制我國的鐵路權,便允許民間資本去修建鐵路,而民間資本看重鐵路運輸背後的巨大利潤也積極參與,所以各地修鐵路的風潮便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熱血同行》劇照

這本是個雙贏的好局面,但是清政府再一次地把民眾給玩弄了。等民間的資本把鐵路修得差不多的時間,清政府突然強行宣佈鐵路國有化,並且不退還之前投進來的錢,只用股票的方式抵償。這就是赤裸裸地在掠奪民眾的財富,這還得了?於是各地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其中又以四川的運動最為激烈。

熱血同行: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昭示著大清即將滅亡

《熱血同行》劇照

川人對鐵路的投資最為熱情,幾乎所有的人,只要有錢都是往鐵路公司放,結果政府來這麼一手,這就是官逼民反了,川人為自救組織了龐大的保路同志軍20多萬,多次與政府對抗並重創清軍,朝廷看這火勢越燒越猛,便急調湖北的新軍入川鎮壓,一片血腥之後,四川這邊是壓下來了,但是湖北那邊卻因為兵力空虛,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起義”打響,從此清政府迅速走向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