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旅遊記錄

作為一個北方的孩子,回家過年算是最開心的事了。想想在成都待了四個多月了,還沒有好好地玩過,剛好這個假期有朋友要來,於是決定回家之前先在成都好好玩玩。

第一天早上我們去了寬窄巷子,其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裡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

寒假旅遊記錄

寬窄巷子一角

中午吃了美味的火鍋後,我們來到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這是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熊貓是成都的一大特色,我們在這裡看到了最可愛的熊貓、看到了我們國家高超的醫療技術,讚歎不已。

寒假旅遊記錄

正在吃竹子的成年大熊貓

晚上我們來到了錦裡古街,錦裡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一部分,佔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我們在這裡品嚐了當地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吃,伴著晚上錦里美麗的夜景,我們不禁愛上了成都這個城市。

寒假旅遊記錄

傍晚的錦裡

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春熙路逛了逛,春熙路熱鬧繁華,面積大約20公頃,現大約有商業網點700家,網點面積大約220000平方米,被業內譽為中國特色商業街。來到了金融中心,自然被附近雄偉的建築驚歎到了。我們在這不僅拍了很多照片,還買了當地的特產帶回家。

寒假旅遊記錄

春熙路商場樓頂的大熊貓

下午我們來到了四川博物院,讓我最震撼的大概就是張大千先生的壁畫了。四川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張大千先生畫作,尤其是臨摹敦煌壁畫。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200餘幅,四川博物院收藏了183幅。其畫有兩米長、一米寬,被譽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大千先生在敦煌時間有限,絕大部分是未完稿,他將臨摹的畫作帶回四川后,先後摺疊裝箱輾轉存放於昭覺寺、沙河村等地。1963年,張大千先生家人將該批文物正式捐贈四川博物院收藏至今。

張大千先生是四川內江人,是20世紀最富盛名的一位畫家,也是遊歷面積最廣、又有著傳奇意識最高的一位畫家。徐悲鴻先生稱他為“五百年來一大千”。其畫工筆寫意均入妙境,山水、人物、花鳥皆富神采。其清麗俊逸之筆、縱情潑彩之韻,令中西雅士神往。張大千對畫作的標準非常高,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先生拖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從西藏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又從西寧、蘭州等地採辦日用品,前後動用了七十八輛驢車才運至敦煌。先生學畫時,非常重視臨摹古畫。他強調“師古人之跡,先師古人之心。”基於對壁畫的色彩分析,大千臨畫的方法是透過現象,恢復原狀。凡現狀有變色或破損處,儘可能推測其本來面貌。其目的在於學習古人的造型設色和用筆方法,為己所用。正是這樣的獨具匠心,才造就了這樣的宏偉大作。

游完了成都,我們回到了家鄉遼寧盤錦。這座不起眼的小城市卻有著巨大的能量。盤錦的紅海灘風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吸引力中國各地遊客前去參觀。我雖在這片土地長大,但記憶中紅海灘的樣子早已模糊了,所以決定再去一次,順便看看家鄉的變化。紅海灘絕對可以堪稱盤錦最豔麗的花瓣,四季多變,幻妙絕倫,無數鶴鳥馳騁其中。蔚藍雲天,清湛水流,無盡鷗鳥自在翱翔。無論是萬物生機的春,還是激情似火的夏,是濃情收穫的秋,還是素顏幽靜的冬,紅海灘總會出現不一樣的颯爽英姿。

我的家鄉以大米和河蟹聞名,肥美的蟹肉,金黃的稻田,成片成片的生機演繹著遼河之美。稻田地裡緩緩爬行的肥蟹,田地交錯間種植的玉米和黃豆,與那空中迎風自舞的麥穗構成一串生機鏈,給盤錦的天空增色,為遼河的支流喝彩。在此之上,稻草節便成了盤錦的又一道風景,用稻草製成的或精美、或壯觀的器物人形現身在大街小巷,贏得人們駐足流連,聲聲讚歎,真正譜寫了稻草人傳奇。美蟹、富田連成一系列農產成為盤錦獨特的標識,炫彩的花瓣,在遼河之莖的滋養下繼續多姿綻放!希望我的家鄉能夠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