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智慧,機緣之說,重在當下,此時此刻為真

《壇經》中的智慧,讓人在迷途中發現自己內在的價值,以一個更好,更合理的方式去面對生活。看書的意義就在這裡,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真正明白自己的心,從而感悟出人生的智慧之光,取得更好地價值。

《壇經》中有一個大章節,專門講的​是“機緣”,什麼是機緣呢?我們該如何看待機緣,這對我們生活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佛教中講,萬物合和而生,機緣就是合和而生的產物,也是心中的一個影像,這些都是從心中出來的,去仔細思考下,從中找出一些合理的規律,對生活才是有價值,有利益的。

《壇經》智慧,機緣之說,重在當下,此時此刻為真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成長,都在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未來前進著。我們在前進的過程當中自然會遇到很多的人事物,這些都是不由自主的遇見,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人,當遇到的那一刻起就代表著分離。如此該怎麼去面對遇見的時刻,兩個人能在人海中遇見,本就不容易,這是多麼大的緣分,在這大千世界當中。這是心中有執念之時的想法,我們渴望遇見,渴望有一個人能陪伴我們這一生,讓自己不再孤單,不再寂寞,給自己勇氣去面對人生的無常事。而然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人生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喜怒哀樂,這樣的機緣是可取還是不可取呢?我們從男女感情這方面,著手研究一二。

《壇經》智慧,機緣之說,重在當下,此時此刻為真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個原則在生物界還是有些用處的,從繁衍後代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非常有道理,然而人類社會的複雜之處在於,人是有情感的動物,因為有情感所以我們會思考更多地東西。需要的東西更多,這個緣分就不是那麼的簡單純粹了。最簡單最純粹的遇見,便是機緣的直接體現。男女在人海當中遇見,彼此相互吸引,或是對方的外貌,或是對方的行為,或是對方的語言等等等。因為某件事情,兩個人開始了交流,在漫長的交流中,兩者有了情感,在這種情感的迸發下,彼此走到了一起,共同嚮往策劃著未來的事情。這是最純粹的機緣,目標就是希望在這個機緣下,大家對世間的法都能有一個比較好的理解,這樣才能體現出萬物之間的價值,從而讓自己在這世間體現出更好地價值。

《壇經》智慧,機緣之說,重在當下,此時此刻為真

機緣就在這裡,從哪個角度去看待機緣,得到的理念不同,之後的行為就各不相同了。答案就在自己心裡​,還是拿男女感情這件事情打比方,兩個人出於一些原因走到了一起,在之後的過程當中,因為一些事情,一些人依然在一起,一些卻分開了。講實在的,每個人的命不一樣,在人生前進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自己的判斷就是未來路的走向。兩個人的判斷若是相同,自然一起走下去,若是不同,不可能進行下去。可判斷的對與錯是怎麼樣的呢?這有什麼方法能加以評判呢,沒有。對與錯從始至終都是相對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上是沒有什麼定義的。只能從自己心中去找這樣一份答案,每個人都希望生活變得越來愈好,日子越來越幸福,這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六祖和大家相聚在一起,在那個時間段,聽到六祖的人生經驗,人生智慧,這是非常大的機緣,因為“預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機緣一說,是隨機的緣分,又是自己對命運的把握,傳遞給我們的是價值,我們應該找到何種方法去面對,這才是我們最值得思想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