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惠能

1956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廣東視察時曾意味深長地對陶鑄等省委主要領導說:廣東有位偉人叫惠能,你們知道嗎?惠能一個不識字的農民能夠提出高深的理論,在哲學上很有貢獻,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把主觀唯心主義理論推到最高峰,要比英國的喬治·貝克萊早一千年,你們應該好好看看《壇經》。

禪宗六祖——惠能

可在眾多國人的心裡,六祖惠能更像一尊“神”,千百年以來一直為人景仰、頂禮膜拜,與之有關的新興國恩寺、韶關南華寺、廣州光孝寺、四會六祖寺等終年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其次才可能是“人”---禪宗的創始者,佛教所稱的“六祖”!

惠能俗姓盧,公元638年生於廣東新州(今雲浮新興縣),713年葉落歸根圓寂於國恩寺。三歲喪父,隨母砍柴度日,某天得聽《金剛經》而頓悟。他的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僅是中國佛教禪宗一派的最高境界與至簡的概括,也奠定了惠能繼承五祖弘忍衣缽而成為禪宗六祖的地位,同時也對中國文化有著不朽的影響。

禪宗六祖——惠能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講中國人有9本書必須讀:孔孟老莊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南華經》;以及朱熹的《近思錄》、王陽明的《傳習錄》,此外便是《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是根據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錄而成的一部經典壇經,是唯一一部中國人寫成的佛經,也是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學術界共同稱之為“經”的禪宗著作,在中國哲學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此,六祖惠能與孔子、老子被並稱為“東方三大聖人”,歐洲人則將他與孔子、老子、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

┉┉

六祖惠能,神哉,偉哉!

禪宗六祖——惠能

我和六祖有緣,但生性愚鈍,沒慧根,也無佛性,雖常上龍山國恩寺,也時得新興熟習禪意佛理的朋友傳經解疑,卻始終沒法參透禪宗的智慧和佛理的深邃┉┉靜坐斂心之餘,也悟得一些簡單的道理┉┉

禪宗六祖——惠能

悟一,關於學習和思考:勤學善思

六祖天賦異稟,對佛學天生有慧根,年少就愛尋根問底,思考各種與年齡不相符的問題,且在重複乏味、辛勞孤苦的樵夫勞作中,鑄煉了心志、豐富了見識,悟出禪機!他的一生也是學習的一生、奮鬥的一生,與眾多成功人士並無差異!從廣東新興來到湖北黃梅東山寺拜師求學,長途跋涉,歷盡千辛萬苦,非有鋼鐵般求知慾而不能。

禪宗六祖——惠能

初抵東山,五祖有意拷問:汝是嶺南獦獠,怎麼能成佛?六祖答“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讓五祖驚歎不已,也因此得以“行者”身份留了下來,但六祖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沒有選擇與其他師兄弟一樣“當一天和和尚撞一天鐘”,苦中作樂,一邊辛勤劈柴舂米,一邊虛心向學,否則又多了一位“方仲永”,更別說與師兄神秀競爭而獲得五祖的認可!

禪宗六祖——惠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從來都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成功是長期努力實踐、有恆奮鬥的結果,需要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努力,絕非一朝一夕!不管順境還是逆境,六祖始終矢志不渝。儘管得五祖衣缽,為避免同門追殺,他隱匿懷集、四會山林,與樵夫和獵民為伍15載,終於公元677年在寶林寺(今韶關南華寺)開始弘法……

我的前輩陳之泉曾鼓勵我要用好“8小時以外的時間”;許紹基在我剛入職之初便諄諄教導我:眼勤多看、腦勤多想、腿勤多轉、手勤多做”……兩位前輩的話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勤觀察、善學習、勇思考、敢變通,奮發向上,一樣都不少,一樣的都不,宗師不愧永遠之楷模!

禪宗六祖——惠能

悟二,關於得與失:榮辱不驚

“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願心迷,不能自悟”。六祖的意思是善於知道和認識自己,是一種智慧的大覺悟,其實世界上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只因有些人心迷,不能自己領悟。

人的煩惱從何而來?六祖認為,煩惱的根源在於人有太多欲望,即為貪;得不到不高興,此為嗔;執迷不悟,即為痴,此乃人生三毒,讓人自困無解。他提倡明心見性,人的心境應該象無遮掩的陽光,空明澄澈,自由無礙,這樣才快樂。若能做到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不執著,時常清淨自心、時刻認識和了解自己,去除執著之心,就是快樂的清風。

禪宗六祖——惠能

榮不驕奢,辱不喪志,得不漂浮,失不萎頓!榮也好,辱也罷,淡然視之,如古人所言:榮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和六祖如出一轍!

想想說來“放下”容易,凡夫俗子真正做到實則很難,這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需要時間,需要歷練,唯願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禪宗六祖——惠能

悟三,關於做事方法方式:大道至簡

在惠能頓悟法門之前,司禮佛事基本上是貴族階層的專屬,普通百姓不懂也不知、更沒條件。但惠能弘法卻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主張,總用最淺顯易懂的大白話闡述佛家智慧,極少據經引典,他的話語修行被弟子一一記錄下來,這就是傳之於後世、被奉為處世寶典的《六祖壇經》。

毛澤東同志評價《壇經》的核心是六祖敢於突破,自成一脈的精神,稱讚《六祖壇經》是“老百姓的”。

禪宗六祖——惠能

六祖大膽打破傳統的傳經佈道方式,主張“佛性自有”“頓悟成佛”“擔水砍柴無非妙道”般收放自如,鼓勵眾生都可以通過對內心探問,自我反省,隨時隨地參悟佛道,去掉繁雜步驟,用淺顯易懂的辦法或手段去尋找啟迪心智、解脫精神枷鎖,把印度佛學從高深莫測之玄學變為中國普通老百姓都能接受的“福”學。試想如果每位修佛者都要去深山、寺廟坐禪,佛學能普及嗎!《六祖壇經》把入世修行、頓悟修行、自渡修行講得通俗易懂,普通百姓聽之即懂,真謂大道至簡!中國佛學自始真正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六祖的做法非常“接地氣”!須知芸芸眾生中老弱婦孺學識與智商均有高低之分,生存環境也有優劣之別,對事物的理辯能力更是千差萬別,有些人需要“陽春白雪”,有些人需要“下里巴人”,曲高則和寡!大言只能欺人,強調標準只是強人所難……

禪宗六祖——惠能

“大道至簡”,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形象化,六祖和白居易都做到了,深奧的大道理在把複雜冗繁的表象剝離後,他們講話、寫作都用普通百姓能聽懂明白的語言表述,流傳恆遠便水到渠成。做事也然,我們需牢記之!

悟四,關於文化自信:洋為中用

西漢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至唐朝中國佛教至鼎盛,“唐僧西天取經”,玄奘歷時19年、長途跋涉5萬餘里帶回佛經75部1335卷,唐太宗稱玄奘為“法門之領袖”“千古而無對”!

惠能不拘泥於印度佛教教義,大量融入儒家心性學說和人文精神、道家自然哲學和無為的處世態度以及玄學“得意忘言”等中國文化思想和方法,以充分的文化自信,用中華傳統文化來闡釋佛教經典,使其符合中國文化和社會倫理,從而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

禪宗六祖——惠能

毛澤東同志之所以如此重視惠能和禪宗《壇經》,正是佛教的中國化。他談及佛教和六祖惠能:對任何思想和思潮,都要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對其進行科學分析;一切外國的東西傳到中國後,都應當經過一個“中國化”的過程。

偉人的話語讓人震耳發聵,但改革開放後,長期的閉關鎖國使國人不自信、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甚至“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文化自信是維繫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推動國家自立自強的強大動力。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秉持客觀、禮敬的態度,在與世界對話交流中,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擇善而從,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

今日之中國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國,自信、自強不息讓我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洋為中用,師夷長技而制尋夷,看“美帝”等輩奈我何!

……

禪宗六祖——惠能

六祖影響淵遠流長,《壇經》寓意深刻,時習如給人以甘露瓊漿,予人以康莊大道,歷代名家學者競相研習,成果卓著。我對六祖所知有限,不到九牛一毛,輕易不敢貿然下筆,深恐因自己的輕率、淺薄而褻瀆其神靈!彷徨再三唯用寥寥幾筆淺談後感,並以之自勉,與友共享,當戒驕戒躁,攜手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