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南陽有一條內河,名曰“梅溪河”,據說它源於城北35公里外的紫山,由明唐王墓左右各一洞微弱滲出,向東南又綿延了2.5公里後匯合,流經明承休王墓,至西城永定門流入城河,環城而左,最後在琉璃橋會溫涼河再入白河。水自山抵城,斗折蛇行,故又名萬灣河。

不過,民間也有傳說,梅溪河的來源曾與一位名叫臘梅的女子有關。據傳,南陽城北紫山腳下有個小山村叫楊家灘,村裡有個老漢叫楊成,他女兒臘梅長得俊秀,與斜對門的窮小子清溪二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一天,臘梅去河邊浣衣,被明唐王看到,欲與強娶。臘梅不從,後找到清溪後,兩人痛哭一場,最後雙雙投河自盡。恰巧張果老途經這裡,將這一幕看得真真切切,一怒之下他讓毛驢踢毀了唐王行宮,頓時紫山化為幾瓣,塵土阻斷了河水,只留下一股細流綿延流長,人們都說這是臘梅和清溪的眼淚,所以就叫它“梅溪河”。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無論是萬灣河也好,梅溪淚也罷,扯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南陽是個有歷史文化的古城,我們不能數典忘祖,要珍惜身邊的一寸光陰一寸土。但是,今天我們在這兒不再談梅溪河,主要想談一談南陽梅溪河畔的絲織廠。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南陽地處秦嶺東南,既沒有南方的高溫多溼,也沒有北方的冽風冷燥,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南陽的桑蠶、絲綢業相當發達,歷來有“養蠶為業,植柞為本”的傳統。早在東周時期,南陽(當時稱申國)之絲織品已有疏密之分和“綠兮絲兮、女所治兮”的染色之術。西漢時期,南陽即為全國桑蠶八大產區之一,宛邑設立“工官”管理絲綢行業;西漢後期戰亂頻繁,但南陽郡守召信臣仍“勸民農桑末歸本民以殷富”。東漢時期柞蠶自山東引入南陽,並形成南陽的柞綢紡織業。據說南陽的柞綢質地精良、圖案美觀、燦若雲錦,“久已四方馳名”。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南陽的中興,源於光武大帝劉秀,也大概就是從那時起,南陽的絲織業開始進入鼎盛期,算一算時間,距今應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了清代,南陽柞蠶業再次蓬勃發展,至清末,柞蠶業已由南陽擴展到南召、鎮平、方城、內鄉、舞陽等地,南陽城出現“孺婦會絡經,處處梭子聲”的景象。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民國初年,南陽城內綢莊林立,好像一個大型絲織廠,僅南關、小東關、小西關三處就有900多戶從事絲綢生產;楊家後坑、趙家花園、外號街等處幾乎家家有機房,戶戶能紡織。

《南陽蠶業志》記載,清光緒二年(1876),南召縣養柞蠶已達3萬筐以上,產絲10萬多公斤;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上海“久成”絲綢行在李青店、板山坪設立分行,南陽柞綢銷往俄國、歐美等地。

到了今天,南陽還是全國著名的柞蠶繭生產基地。其中南召、方城、鎮平、內鄉、淅川、西峽6縣先後被確定為“全國19個柞蠶基地縣”,南召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柞蠶之鄉”,鎮平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絲毯之鄉” ……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講,南陽有個絲織廠,就座落在南陽市北關外梅溪河畔,據說它是1949年從鎮平縣石佛寺遷到南陽市建設西路3號。當時,廠裡有職工1000餘人,絲織機200多臺、繅絲機1000緒、印染設備30多臺、印花臺板2塊,年生產絲織品400萬米,印染加工能力600萬米。主要產品有柞絲綢、人絲綢等。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但是,無論南陽的絲綢過去如何聞名和輝煌,現實中,總感覺它們離自己很遙遠,也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絲織廠,以及傳說中的“孺婦會絡經,處處梭子聲”。倒是在市人民路西梅溪河畔,看到一條小巷,名為“絲織廠后街”。實際上南陽曾經的絲織廠早已不復存在了,儘管這裡曾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后街男孩,但是卻不曾把“養蠶為業,植柞為本”的傳統承續下來,實在心中充滿遺憾!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如今,曾經輝煌一時的南陽絲織廠已被一片高樓大廈所淹沒,現代化鋼筋水泥建築下,再也聽不到織機的穿梭聲。張衡的《南都賦》中 “帝女之桑” 的記載,說的就是南陽絲織業,名揚天下。過去,南陽姑娘素來心靈手巧,個個都是織綾羅綢緞的能手,“富家女兒婆家找,先問蠶坡有多少?柞墩好比搖錢樹,蠶坡類似聚寶盆”,這口碑不是後人杜撰,而是歷史真實的記載。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南陽從一個聞名全國的“絲綢之鄉”,漸漸地消失了絲織廠,色織廠,據說源於清末民初。當時南陽雖是河南的柞絲綢大縣,但後來土匪猖獗,人造絲流行,大概有50年吧,就這樣絲織業開始沒落了,一蹶不振,也從此改寫了南陽絲綢業輝煌的歷史。我想,曾經的南陽絲綢加工源頭石佛寺,在若干年之前,也不曾想到,南陽絲織廠會有今天的結局:“好一個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南陽絲織廠后街,一個絲綢行業翹楚的中興與沒落

南陽絲織廠消失了,但絲織廠后街仍然存在,每當漫步在梅溪河畔,站在摩根橋上看南陽的城市變遷,心中五味雜陳。這條街道曾經是南陽城區絲綢加工業的行內翹楚,也曾經養活了一大批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南陽人,但是如今卻搖身變成了貓狗市場和寵物王國,到處是寵物醫院、寵物糧專賣店,整日人歡狗叫,雞犬升天!希望南陽人在迎合市場的同時,多一點良心珍惜,時代可以輪迴,但歷史不能改寫!

懷念些曾經的“孺婦會絡經,處處梭子聲”,一個城市崛起不是貓狗而是繼承!


(圖文原創,未經作者允許,嚴禁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