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馬里奧·普佐的小說《教父》出版至今已熱銷兩千一百萬冊,這本書被講成是男人的聖經,可見其被認可程度。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也是成功的典範,影片在IMDb排名Top3,將這部電影刷完幾十遍的大有人在。

影片在光線、配樂、場景調度、情節的暗示與呼應、人物站位的主次等方面都精雕細琢。

例如教父有很多正面鏡頭,但都是陰陽臉,一半暴露在光線下一半隱藏在陰影中,觀眾只能看到一隻眼睛,這就讓人很難通過微表情解讀出他的心思。這符合教父做事的原則,“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教父和別人的對談基本上是在書房,半封閉的空間突出了行事的隱秘與神秘性;教父一身黑西裝顯得剋制肅穆,但又在衣領前別一朵鮮豔欲滴的玫瑰,冷酷中帶著溫情,更有一絲凜冽,也符合劇中人物身份。

據說導演科波拉執導這部電影時還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當時啟用他只是因為他善於拍小成本的電影。不過沒想到影片拍出來後引起轟動,科波拉的拍攝手法也被後來者競相模仿。

不過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影片拍攝手法上的藝術性,而是側重於對情節的架構與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多年前有看過電影,但是太年輕並不能完全領悟精髓,年齡漸長經歷世事後再看有了不同感受。

這是發生在1940年前後的美國的關於家族崛起、人物成長、責任道義的故事。教父是柯里昂家族的掌門人,是意大利黑手黨之一,擁有全紐約政界與法界的權力。因為這一點,他被別的黑社會頭目看中,想利用他在權力機構的影響力當自己的庇護傘開展毒品生意,被教父嚴詞拒絕後萌生殺意,因此引發了黑社會之間的恩仇。

在整個故事推進過程中,每個人都顯露了不同的行事風格與處事原則,這當中說明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每個人。


《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1,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

很多人將桑尼的失敗歸結於暴躁易怒、做事欠考慮的脾氣,將麥克的成功歸結於深沉內斂、不露聲色、凡事善於權謀的智慧。以上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傾向於將兄弟倆的命運差異歸結於他們對自身的定位不同,對家族走向的定位不同。

定位所能達到的層次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情、格局、做事的方式、事業能達到的高度。

影片中教父的大兒子桑尼,就有點定位不清。

桑尼和教父一起與其他黑手黨談判,桑尼看到毒品的鉅額利潤,突然插話表示出想要染指的意向,被教父禁止。

事後教父嚴厲地批評桑尼是不是腦子壞了,“任何時候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桑尼沉不住氣暴露了急躁的性格特徵,更是他對自己的定位模糊,做事越級了教父。

這就像平時員工與老闆去參加會議,在有爭議性的問題上,員工最好不要先表達立場。你的建議應該是以自己頂頭上司的意向為基礎,千萬不能相違背,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後者難堪。

桑尼越級表示出對毒品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後來的教父被害事件及家族短時間內的衰敗。

對手無法從教父身上找突破口,於是將之看作障礙欲除之而後快,認為若桑尼當家就會選擇合作。他們對教父下了手。

不止定位不清,桑尼作為柯里昂家族的接班人,還會做不符合身份的事。

具體表現在他在大街上暴打妹夫卡洛,試想一個黑幫老大的威嚴何在。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羞辱也讓卡洛懷恨在心,接著被敵人有機可乘收買。卡洛故意家暴妻子,將護妹心切的桑尼引蛇出洞獨自來找卡洛算帳,結果在收費站被早已埋伏好的對手亂槍打死。

當然桑尼做這兩點事的的出發點是正向的:前次事件是為家族謀求更大的生意利潤,是好兒子好接班人;後次事件是愛妹心切,是好兄長好家人。但是他的定位不清以及脾氣暴躁不僅給教父更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桑尼還看不清整個家族的定位,對家族前途與命運的走向不明。教父能成為柯里昂閣下,憑藉的是智慧的頭腦、深沉內斂的性格。教父做事是在保有家族利益的基礎上方便他人,更講究原則,認為毒品是損德性的事,警察更不會容忍,所以拒絕。而桑尼只看到毒品的利潤不去考慮這很可能毀了家族的基業。

桑尼不懂得江山易得不易守的道理,沒有站在宏觀角度上選擇家族事業方向,所謂定位的低端與短視。


《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教父的小兒子麥克,麥克對自己的定位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在危急時刻勇敢地肩負起了發揚光大家族的重任。

影片剛出場的麥克對女友凱說起自己的家庭,“那是我的家族,不是我”。這時候麥克還是位單純的青年,但是在家族陷入危機時,作為教父之子的他將事業接了過來。

麥克去看望被槍擊入院的父親時,被警察局長羞辱,動了除掉相互勾結的警察局長和敵人的心思。

但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教父的養子、也是家族軍師的湯姆道出重點,“過去從沒有人膽敢幹掉紐約警察,那將會是大災難”。有句話叫,哪怕最牛的黑幫老大遇到最低階的警察巡捕,他想往你身上吐口水,你也得忍著。

就好像我們看的港匪片、大上海時代的影片,兩幫人打得你死我活難解難分,但一聽到有人喊條子來了,就立馬鳥獸散一樣。因為白就是白,黑就是黑,分屬於不同的權力機關。還沒有哪個黑幫強硬到膽敢和國家權力機關進行對抗。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後者才是最大的黑社會。

但麥克經過分析之後,認為殺死這兩個害群之馬可行。原因一是警察和黑道毒梟勾結,“麥克勞斯基是個與毒販混一起的條子,應該得到報應”。警署機構怎麼能容忍隊伍裡出現蛀蟲,哪怕想袒護,社會輿論也不允許;原因二比較隱秘,也是給其他警察的告誡,與毒梟勾結的下場。斷絕別人再找家族麻煩,徹底解決父親安全問題。以上兩點是基於公的角度。於私的角度來講,麥克一洗被警察局長打掉下巴的恥辱,也表明了他的氣節。

這時的麥克對教父之子身份有了初步認可。在某種程度上,他認為自己應該將父親被害這件事做個了結。也顯露了他的智慧及“小教父”的潛質。

計劃順利完成,麥克遠走西西里避難。但是美國家裡的事情並沒有了結:老教父在養傷;對手殺死了桑尼;追到西西里,以為是麥克在汽車裡,誤炸死了麥克的妻子。

這時候的麥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迫切需要他回美國主事。

西西里一場爆炸,從精神上炸死了原來的麥克。從此,他的個人命運與整個家族的命運產生聯結。麥克完成了對自己身份的轉變與認可,慢慢成長為二代教父。

這就是兄弟倆的定位決定了他們的格局,也決定了各自的命運。


《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2,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儘量知道並滿足對方的訴求

影片開始於教父女兒盛大的婚禮。西西里人在女兒結婚的日子裡不會拒絕任何請求,所以教父在書房裡接待了三位來尋求幫助的客人:一位殯儀館老闆,請求教父主持公道,懲罰羞辱女兒的年青人;想讓女婿逃避服兵役的麵點店老闆;想要演好萊塢某個劇本角色的教子強尼。

教父都不同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問題。後來這三個人在適當的時候都用自己的方式回報了教父:第一位做了被害桑尼的整容師;第二位去醫院看望教父,應麥克要求充當了保鏢角色;第三位在柯里昂家族準備涉足拉斯維加斯生意時,用自己在好萊塢的名氣幫忙吸引客人。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命題,雖然我們幫人並不是以回報為導向,但這種正向的能量傳遞開去,在某一天,會回報到你自己身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舉手之勞給別人帶來的方便。

這只是教父生涯中助人事件的冰山一角。教父做事有原則,骨子裡善良柔軟、恩怨分明、不作惡、有情有義、優雅紳士卻又自帶威嚴。

他能成為受人尊敬的教父並不是靠逞強鬥狠、流血衝突換來,而是因為他義薄雲天、同情弱小、有一個美國夢的精神。

他做事有膽識有智慧,讓湯姆去辦事時,面對質疑,教父說了一句話,“我會提出一個令他無法拒絕的條件”。這像極了《窮查理寶典》中那句名言,“說服他人要討諸利益而不要訴諸理性”。

麥克完全得教父真傳,在西西里向酒館老闆提親,請求對方將女兒艾波諾尼亞嫁給自己時,麥克直接將雙方利益得失擺出來,“我是從美國來避難的,敵人在打探我的消息。有人會因為錢而出賣我藏在這兒的消息。這樣的話,你的女兒就會失去父親,而不是得到一位丈夫。”

寥寥數語柔中帶剛,意思如果我被出賣,你也不會有好結果。而如果我們聯姻,你女兒將會得到一位有錢有勢的丈夫。然後求婚成功。

行事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知道別人的訴求並滿足之。我可以為你提供什麼?而不是你可以給予我什麼?這道理同樣適用於日常生活。


《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3,能一眼看清事情本質的人,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那些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這是《教父》中廣為流傳的一句經典。

影片中有好幾處都表達了這個意思。主要體現在教父、湯姆、麥克身上。

老教父與麥克在花園對談,交代麥克一個重要信息,“以後誰出面安排你和仇敵進行會議和談,誰就是叛徒。”後來在父親的葬禮上,泰西歐充當和解員的角色。

事實證明泰西歐果真是叛徒。這是教父的眼光獨到之處,充當調解員的人本質上已經被對方收買,想從中得漁翁之利。因為能傳達敵方信息的人肯定已和對方有過親密接觸,這當中發生什麼你無從知曉。

還有一個細節,所有人都對教父隱瞞桑尼遇害的事情。老教父對養子湯姆說,“你要找我,但是卻需要先喝一杯,這是一件什麼事?”教父通過妻子在暗暗流淚,湯姆在喝酒就能感覺到發生了大事。

湯姆也具有看清本質的能力,他為強尼爭取好萊塢某個劇本男主演角色,和製片人進行談判時,發現製片人不同意的原因竟然是為某個女演員打抱不平。這位製片人無視湯姆是在為教父辦事,拒絕的原因如此荒唐,而並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

可見其人缺少格局與意識,是個色厲內荏之角色,那隻需要嚇一嚇就可以了。於是該製片人半夜驚醒掀開被子,看到了自己寶貝馬匹的一個鮮血淋漓的頭。結果就是強尼順利拿到了角色。

再來就是麥克,在前面已經講過,準備對警察局長和敵人動手時也看透了事情的本質,別人浮於表面認為不能對警察下手。而麥克認為可行的本質原因是,警察局長已經黑化與毒梟相勾結,一定不能容於紐約警署。事實證明麥克的判斷完全正確,警署果然不敢大張旗鼓為死去的局長討公道。

還有在教父的葬禮上。麥克看出了對手無非是因教父已去世,家族失去了靠山想趕盡殺絕的本質用意。另外葬禮上的親人都比較脆弱,很容易放鬆警惕。麥克藉口等給姐姐家孩子受洗完之後再會談。

麥克先下手為強,開始了對五大家族首領的圍剿。影片中這裡用了蒙太奇手法,一邊是受洗時的詳和安寧,一邊是血腥殺戮。對比相當強烈。

受洗的嬰兒奔向新生,被殺的人去往死地。而洗禮不僅是麥克成了宗教意義上教父的洗禮,更重要的是他成了與父親一樣的黑道教父的洗禮。

邁克清除了五大家族的首領和內部叛徒,包括直接害死哥哥桑尼的姐夫卡洛。

從此之後,舊的麥克徹底消亡,他成了第二代教父,尊敬的柯里昂閣下,沉穩機智、堅毅剛強、冷酷冷靜、陰沉決絕、殺伐果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男孩成長為男人,身不由己地擔負起領導家族的責任。


《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4,影片教導人們如何思考,採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

這部黑幫電影並不是講誰更心狠手辣一點就能成為老大,因為成功借力於智慧而不是武力。影片中陰謀中更有權謀,爭鬥中隱藏溫情,所以也是這麼多年曆久彌堅的一個原因

不過也許是時代所限,當中有幾個地方感覺比較敗筆。例如五大家族首領在會議上講,要將毒品賣給黑人和有色人種。這也是歧視,難道這類人就應該沾染嗎?

還有一個是對女性的定義。影片中教父有句話“我花了一輩子,就學會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夠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但實質上是,誰都要小心,不分年齡和性別。

而影片中的幾個女性形象也比較單薄模糊。除了為了表現教父對家庭的愛,給了教父夫人幾個正面的鏡頭,另外出現的女性都處於邊緣地帶:麥克在西西里的妻子,陪伴他走了一小程就香消玉殞;麥克的姐姐情緒化,面對出軌的丈夫無能為力,不能與之進行有效的對談,只能對兄長哭訴。似乎女性的形象即如此。

或許也是因為講男性太多,對男性的要求更多,所以才被定義為男人的聖經吧。

但其實看完後感覺其中透露出的道理通用:教人們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如何面對對手,如何思考,看清事情的本質。包括做人的有情有義、做事的有始有終、遵守規則與秩序。

這也是好的影片給人帶來的影響,引導觀眾去回味、去思考,有成長有收穫,甚至於還想再刷一遍。


《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