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東昌府24】聊城歷史上的美食街


【舌尖上的東昌府24】聊城歷史上的美食街


來源:中國山東網

聊城是歷史文化名城,明清時期為運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發達的商業促進了飲食業的興旺,運河碼頭附近和古城內外處處飄蕩著烹飪的香氣。有兩條令飲食業後人追念的古老街巷,那裡菜館林立,小吃薈萃,從事烹飪者來來往往,留下了幾多往事和佳話。一條是通泰街,一條是興禮街,這是聊城歷史上堪稱美食街的著名街巷。

  通泰街:勤行慶典灶王廟

  漕運興盛時代,聊城段運河以東區域是繁華的物質交易場所,有柳園會、柳園集、陳口會,趕集和打會時,這裡人流擁擠,熱鬧非凡。平時各條街上店鋪林立,也吸引來很多批發和零買的客戶。各街買賣以“通泰街”上最為興旺。

  “通泰街”位於閘口至菜市口之間,因東昌府通向泰安府必由此路東行,故名。它是一條大街的統稱,其中又分四段,各有其名,自西向東分別為“越河圈街”、“箢子市街”、“灶王廟街”和“後菜市街”。通泰街上百業雜陳,而飲食業尤顯突出。

  清末《逛東昌》中說:“過了閘口往東走,越河圈買賣更排場……大小飯館十多個,麵條、燜餅、雞蛋湯。豬肉架子三、四處,不到天夕就賣光。”明清兩代,這裡有較多的飯莊、菜館、飯鋪。清末到民國年間,先後出現的知名飯館有天一坊、會賢樓、福聚園等。還有街北側緊鄰的義興園、復來興,雖坐落在向北去的小街上,但與本街買賣連成了一片。

  在這些飯莊中,以福聚園最為著名。它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開業,店主孫鳳林,祖居明清時期的烹飪專業村肖莊,繼承了傳統技藝,勺工技術精湛。“炸溜雞”、“糖醋瓦塊魚”、“水爆肚”皆為店中名菜。該店還以製作海味出名,“紅燒海參”成為叫座菜,曾有來聊城縣巡視的省政府要員到店中品嚐海味佳餚。福聚園除經營中、高檔宴席外,也兼賣大眾飯菜。飯館門前整日人來人往,頗顯熱鬧。停業於聊城淪陷時的1938年11月。日偽佔據時期,飯館兩度重開,先後易名“鳳麟園”和“中華飯莊”。據說,後兩個飯館有別人合資。中華飯莊聘請地方著名武術師鄧清源為經理。起名“中華飯莊”有著深刻含意,它強調這是中國人自己的飯館,表明了在日寇的鐵蹄下,中國廚師不甘心做亡國奴的心跡!

  越河圈街東連箢子市街。在箢子市街的西端,民國初期有杜家火燒鋪,“杜火燒”為當年名吃。箢子市街東是灶王廟街,街上小吃鋪較多,民國前後主要有孫家呱噠鋪、王家厚餅鋪,還有王家茶館兼賣的開湯丸子等。東面的後菜市街上,零賣小吃的走動商販較多,各種麵食小吃應有盡有,如鍋餅、棗餅、糖包、厚餅、包子、花捲等。

  灶王廟位於街的路北,規模宏大,內有大殿、老君閣等,大殿內塑灶王神像。過去,人們將從事飲食業包括當廚師的、開飯館的、擺飯攤的,以及走街串巷賣麵食品等零吃的,通稱為“勤行”。聊城勤行人自古以來都把“灶王爺”當做祖師。每年農曆八月初三是灶王誕辰紀念日。這一天,城關所有勤行人都來此集會,廟前人山人海,比肩接踵。他們在神案上擺上供品,舉行隆重的祭奠。然後集資宴飲,並商討行規,調整和統一與其他各界的關係、口徑等。有一部分廚師在此舉行拜師收徒的儀式;也有一部分廚師互相傳授拿手菜品的烹調技藝,並當場烹製,獻於灶王像前。這種習俗從明清延續到抗戰爆發前。


【舌尖上的東昌府24】聊城歷史上的美食街


  興禮街:大館傍依縣衙門

  古城內的樓西大街,明清時期叫做興禮街。原設有聊城縣衙,民初改為聊城縣政府。而在西口向北又有東昌府衙,民初改設為道尹公署。由於處於魯西行政中心,樓西大街成為城內主要的繁華街道之一。從明清,經民國,到解放初,這條街上的飲食業非常發達。

  清末到民國,樓西大街有毛立江經營的魯西飯莊、張保祿和張保福經營的三德園、常家經營的聚賓園,還有文明飯莊、慶豐樓及其後身宴賓樓等較大的飯莊。其中以三德園影響最大。

  三德園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開業,經營人張保祿、張保福。門面初為平房,後改為兩層樓房。張氏兄弟交際廣泛,待人熱誠,人緣好而主顧多。所經營飯菜品種繁多,有山珍海味、雞鴨魚肉,也有家常菜餚、市井小吃。聘請名廚烹製高檔宴席,叫座菜有“煎丸子”、“糖酥鯉魚”、“清蒸鯉魚”等。適合市井百姓的“滑肉片”、“雜燴菜”,量大價廉,味美可口,很受歡迎。三德園對過稍西,設有聊城縣政府,官場接待多在此包辦酒席。1937年至1938年間,魯西北抗日遊擊部隊經常對日作戰,每次凱旋後,範築先將軍都指示設慶功宴款待有功將士,宴席均在三德園舉辦。對於這類宴席,三德園僅收本錢。


【舌尖上的東昌府24】聊城歷史上的美食街


  小吃店有孟家包子、王家包子、張家厚餅、任家火燒、胡家火燒、薛家油餅、丁寶興家餛飩和呱嗒、薛金山家餛飩和呱嗒、許廣月的“一分利”水煎包、鄧家麻花和炸糕、蔣家燒餅和八批、李大娘綠豆丸子,以及劉家、李家、張家、孟家和孫家的饃饃鋪等。飯莊主要集中在從光嶽樓到縣衙門口約150米的地段,小吃店以縣衙附近到西口之間居多,西口到西門口之間也有部分飯館及小吃店。“孟家館”位於西口稍西路北,賣“孟家包子”兼炒菜,生意興旺。店鋪之間還分佈著一些小飯攤,如王玉河家甜沫等。據吳雲濤《東昌舊聞》記載,當年有民謠流傳:“古樓西,有三好,王家甜沫喝不夠,丁家餛飩少不了,張家厚餅城裡關外比不了。”

  以上大小買賣在四十年代中期多數已經停業。1947年1月1日聊城解放,民主政府鼓勵市民恢復商業經營。於是,樓西大街的飲食業門市和攤位又重新分佈於道路兩旁。除了恢復的老買賣外,又開了一些新店鋪。如東段路南的“魁記”飯館,為虞魁元、虞魁明經營,通稱“虞家飯館”。路北的“利大包子鋪”,店主鍾延禎,製作經營灌湯包等。

  街上還有不少屬於飲食業或與飲食關係密切的店鋪,如西來興南腸店、李家肉鋪以及胥家、王家、韓家、孟家、董家的茶館等。

  1956年1月公私合營,上述買賣加入飲食總店。從此,兩條美食街都成了歷史中的印跡。(高文廣/高文平•《東昌飲食縱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