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對我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存在誤解

我是出生在90年代的人,在我小的時候,我奶奶的母親還是在世的,無論是對於我的老姥姥還是我奶奶的生活,我們這一輩的人都因為陌生和不熟知而存在著曲解。

我們好奇老姥姥那纏得緊緊的小腳,疑惑我奶奶怎麼能夠在不識字的情況下還生活地好好的,感慨現在自由戀愛的大環境下,奶奶和爺爺的捆綁式婚姻,和那成婚後男子一言堂的生活。

看了《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對我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存在誤解

我們以現在的眼光去審視他們的生活,得到的結論總是他們過得太迂腐、不時髦,但對於這種不合時宜的生活的根源,我們無從得知,因為即使身處其中的爺爺奶奶也給不了我們理性的回答。

直到看到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才對於當時的鄉村現象的根源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同時也看到了這種根深蒂固的影響力的難以撼動。直至今日,時代已經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今天,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鄉土社會的影子的追隨。

看了《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對我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存在誤解

費孝通,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我國的社會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獨到的研究,從早年的鄉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覺與反省都對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取材於作者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文章運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理論上的概述和分析,較為全面地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是瞭解中國與中國人的必讀經典。

文盲真的等於無知嗎?

我們現在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讀書識字,小學結束後,一些簡單的文章的閱讀就不成問題了。因此小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拿著粉筆在家裡的水泥地上寫寫畫畫。可我奶奶那輩的老人們雖然什麼事都說得頭頭是道,可讓他們提起筆來,卻寫不了幾個大字。爸爸常說,奶奶他們這輩人,可以說是文盲了。

社會上提到文盲時,總是將其跟無知掛鉤。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向我們糾正了這個認知。他認為文字之所以沒有在那個年代得到普及,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本用不到。

鄉土社會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那就是不變性。生活在鄉村的人們,基本都是以種地為生,土地的不變性也影響了人的變遷。當我們長時間、甚至世代不移地居住在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時,我們相互之間的熟悉程度已經到了聞其聲知其人的地步。

我們什麼時候需要文字來傳情達意呢?當我們不能夠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之間產生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時,我們需要有一種象徵性的東西來傳達我們的意思。這個象徵性的東西就是文字。

從空間上來說,如果我在山的這一頭,你在山的那一頭,我們又沒有手機的時代裡,想要進行對話,最好的方式就是寫信,通過文字來表達想法。空間的阻隔催動了文字的使用。

從時間上來說,費孝通教授將其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個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會的世代之隔。從個人層面看,人與時間的關係不是一條直線的,人能夠依靠於文字這個工具,在當下的實際中回到“昔日”的情境裡。從社會的層面看,人們為了更好地生活需要記憶很多的生活範圍,而這些生活經驗唯有通過文字記錄下來,才能成為後世人的參考之作。

但上面的述說,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對於歷代不移生活在鄉村的人來說,確實是有些多餘的。鄉村裡的人生活在一個較為閉塞的空間裡,村裡有多少人,甚至每個人的奇聞異事,相互之間都瞭如指掌。如此地近距離,完全抗拒了空間上的阻隔。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的生活裡沒有太多的新奇可言。真的是今天的日子就是重複昨天的故事。對於生活的經驗,可以通過長輩的教導進行代代傳授,語言都成為在這裡交流的奢侈工具。甚至到了很熟很熟的程度時,連語言也用不到了。

看了《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對我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存在誤解

所以,你說不懂得文字能說明這個人無知嗎,能說他“愚”嗎?照費孝通教授的說法,似乎是不能的。不然,城裡的孩子學知識更快,而農村的孩子更懂得如何捕知了,你能定論他倆誰更聰明嗎?

一個是你的父親,一個是素不相識的人,當他們都犯錯後,作為判決官的你會採

取一樣的處罰方式嗎?

桃應問:“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舜的父親)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尤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孟子·盡心上篇》)

該段的譯文為:

桃應問道:“舜做天子,皋陶當法官,如果瞽瞍殺了人,該怎麼辦?”

孟子說:“把他抓起來就是了。”

“那麼舜不去制止嗎?”孟子回答說:“舜怎麼能去制止呢?皋陶抓人是有依據的。”

“那麼舜該怎麼辦?”

孟子回答說:“舜把拋棄天子的位置看得如同丟棄破鞋。他會偷偷地背上父親逃跑,沿著海邊住下來,一生都高高興興的,快樂得忘掉了天下。”

意思就是舜做了皇帝,但不能用對待其他國民一樣的態度去對待他的父親。雖然並非回答真實發生的事情,但卻體現了道德標準的缺乏普遍性。這樣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觀念中也如真理般存在,其存在的根源就是費孝通教授所總結的“差序格局”所維繫著的私人的道德。

什麼是差序格局?在中國的人際網絡格局中,一定是以自我為中心,隨著親屬關係的強弱呈波浪狀向外輻射的狀態。就好像你丟了一個石頭進入水中所激起的波紋一樣,越往外波紋越弱。這種不同層次的強弱程度就構成了差序的格局。

看了《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對我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存在誤解

差序格局是與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對應的。西方社會的團體是有明確的界限的,誰是團體裡的人,誰不是團體裡的人,不能模糊,一定要分清楚。比如,在英美,你說要帶著自己的家人來赴宴,就是指他和他的妻子以及他們的未成年孩子。而在中國,你這麼說的話,真的不好確定人員範圍。這,就是東西方格局的最明顯差別。

差序格局具有極度模糊性。在這種社會里,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象是誰,和自己是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拿出什麼標準來。

為什麼在中國的鄉村,我們常看到的是男人跟男人一起玩,女人跟女人一起玩?

在中國的鄉村,尤其是我父母以及之前的長輩們,在村子裡常常會看到老爺們在一起抽菸聊天,婦女們聚在一起做手工聊天,這種同性之間的聚集可以說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普遍的現象。而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教授為我們解釋了其中的深層次原因。

看了《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對我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存在誤解

鄉土社會的家庭不以夫婦為主軸,而是以父子為主線。其向外輻射的差序格局是以男性親屬關係為依託的。我記得小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都是爸爸在飯桌上招待,我和媽媽就在廚房的小桌子上簡單吃點。

中國的鄉村追求一種穩定的不變狀態,以一種“無治”的方式來達到社會狀態的穩定。而這種穩定狀態是由多方面的穩定共同維持起來的。在鄉村,空間上存在不變性,村頭就看到了村尾,相互之間瞭解得非常透徹;時間上,村裡所有的人都遵循著一樣的生活模式,不會存在太多的新奇性,年輕的人會向年老的人尋求經驗,年老的人會利用自己的生活閱歷來指導年輕人的生活。時間和空間上的固定性都維持了鄉土社會中的穩定。而只有一種因素足以成為破壞這種穩定的危險因子。這種因素就是生理差別,男女之別。

男女是為了生育而結合,而這種結合是基於異性的結合。異性之間的差異會隨著瞭解的深入而克服重重的阻礙,在克服的過程中激發巨大的創造力。而創造力是會影響穩定性的。因此為了維持原有的穩定性,就必須人為地為男女劃定界限,灌輸“男女授受不親”的相處理念。

因此我們才會經常看到同性相連的現象。

《鄉土中國》是對中國基層社會現象的透徹解析,不僅有利於我們在生活中理解長輩們的生活,更會加深我們在閱讀年代作品時所凸顯的家族問題,是我們瞭解傳統中國的一個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