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清醒的美國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教授”

《血戰長津湖》讀了不下10萬字了,印象最深的美國人,是陸戰1師當時的師長:奧利弗·普雷因斯·史密斯。如果不是這個人的謹慎,頭腦清醒,我相信長津湖一戰,美軍的傷亡數字,至少還得加上1萬吧。這個人是何許人也呢?

我們先說一說這個美國的陸戰1師:1900年攻入北京的八國聯軍中的美軍就是該師部隊;1945年二戰結束後在北平、天津、青島等地登陸的也是該師;1946年“安平事件”和強姦北大女學生的“沈崇事件”,也是該師所為。長津湖之戰,美方主要軍力還是這個老對手陸戰1師。

奧利弗·普雷因斯·史密斯

頭腦清醒的美國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教授”


長津湖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後備役軍官訓練團出身,和平時期當了17年的上尉,二戰時參加了殘酷的貝里琉島戰役,沖繩戰役。1950年參加朝鮮戰爭,靠著謹慎和抗命在長津湖保全了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後晉升上將退休。他謹言慎行,尊重對手,是一個標準的無名英雄。

阿爾蒙德1949年麥克阿瑟任命他為遠東司令部的參謀長。仁川登陸之後,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形勢一片大好,麥克阿瑟發佈了要在聖誕前結束朝鮮戰爭的命令。阿爾蒙德自然不敢怠慢,積極督促屬下的陸戰第1師快速向鴨綠江邊推進。

如果按著這個阿爾蒙德的想法,陸戰1師什麼也別想了,就是向前衝,前面的敵人根本不堪一擊,什麼準備也不用做,衝到鴨綠江邊就是榮耀和勝利。

阿爾蒙德,你是不是內心深處真心向著中國的啊,要是陸戰1師完全服從了你的命令,那志願軍在長津湖的勝利,要容易的多啊!可惜啊可惜,美軍中偏偏出了個“史密斯教授”

阿爾蒙德當年58歲,他火爆的脾氣和凌厲的眼神一直讓下級軍官感到畏懼。當時美第10軍中有一個傳說,就是不怕槍不怕炮,就怕阿爾蒙德瞪眼睛。阿爾蒙德在軍中竟成了人見人怕的指揮官,往那兒一站不怒自威,下級見了他就像耗子見了貓。

可就是這麼一員威名遠揚的猛將,偏偏指揮不動陸戰第1師的師長史密斯。史密斯和阿爾蒙德從形象到氣質都相距甚遠,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得克薩斯人,斯文儒雅,受過高等教育。雖然史密斯沒有阿爾蒙德的軍銜高,年齡也比阿爾蒙德小一歲,卻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功績卓越,還在戰後領導過海軍陸戰隊的學校。因此,言行舉止溫文爾雅的史密斯,有著學者的儒雅風範,在美軍中一直被稱為“史密斯教授”。

只會說“是”的不是好軍人。史密斯就是一個不願意點頭說“是”的軍人,他也是一名很有實力的戰將。在陸軍1師向鴨綠江推進的問題上,他有著和阿爾蒙德不同的觀點,且這種反對觀點從一開始就很激烈。儘管開始時雙方都有所讓步,史密斯也遵照阿爾蒙德的命令將陸戰1師全員拉到了長津湖地區,並展開成決戰態勢,但到了後來史密斯和阿爾蒙德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竟變成了無休止的爭吵。

頭腦清醒的美國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教授”


自從陸戰第1師北上的時候,在黃草嶺與志願軍42軍血戰數日後,志願軍突然神秘消失,這更讓史密斯覺得北上的道路撲朔迷離。所以史密斯從一開始就反對美軍東線的行動,還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就是“連成吉思汗都不想去征服的地方,沒有人願意去征服”。類似的話,史密斯說了多次,但他最終還是率領著美軍精銳陸戰1師偏偏去了那個連成吉思汗都沒看上眼的長津湖。史密斯說的雖然是句牢騷話,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按照麥克阿瑟和阿爾蒙德的命令,將陸戰1師開到了長津湖地區,並積極部署,一直向北推進,準備在鴨綠江邊與麥克阿瑟親率的西線第8集團軍會合,早日結束這場戰爭。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導致史密斯與阿爾蒙失和,那就是從黃草嶺到長津湖,只有一條地形情況非常複雜的簡易公路,那是由泥土和砂石混合鋪設的狹窄小路,曲折穿行在山區之間,道路狹窄到只能容許一輛汽車通行,而且又是在山腰,一邊緊挨著突兀的山石,一邊就是陡峭的深淵。史密斯覺得,如果這樣不知深淺地北進,恐怕凶多吉少,因此嚴格控制著陸戰第1師的推進速度。

這一嚴格控制,陸戰第1師抵達長津湖就用去了不少的時間,從古土裡到湖區南端的下碣隅裡只有區區18公里,陸戰第1師用了整整4天的時間;從下碣隅裡到湖區西北角的柳潭裡有22公里路程,又是用了一個多禮拜。

頭腦清醒的美國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教授”


這些舉動被阿爾蒙德看在眼裡,不禁勃然大怒,認為史密斯消極怠工。但史密斯有自己的小算盤,他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為目前陸戰第1師已抵達朝鮮東線的縱深,再向前一步就到了中朝界河鴨綠江,雖然那是他們美軍叫囂的停戰線,可史密斯並沒覺得是什麼鼓舞,反而越來越謹慎小心。

因為東線長津湖地區遍佈高山大嶺,受地形的限制,史密斯的陸戰1師左右兩翼都沒有部隊可以策應,他認為處境極其危險。因此心思縝密的史密斯決定在下碣隅裡修建一座臨時機場,他告訴阿爾蒙德軍長,這個機場在必要時可以運送物資和傷員。而阿爾蒙德對這個不著邊際的理由大為光火,他覺得史密斯被拿著低劣武器裝備的中國農民組成的志願軍嚇破了膽,更覺得史密斯是在公然違抗軍令。

阿爾蒙德思考再三,他並不願讓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過於難堪,並沒想用命令的方式壓人,但他自己也需要一個上級指揮官的面子,不能讓史密斯再“胡鬧”下去,就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既保全了他自己的面子,也讓史密斯覺得心裡舒服,更多的是為了讓史密斯放下顧慮。阿爾蒙德命令美7師以一個加強團的兵力,接替陸戰第1師在長津湖以東新興裡地區的防務,掩護其右翼,並且下了一道死命令,11月27日陸戰第1師必須發起北上的總攻,不得有誤。這一做法,應該算兩全其美,但史密斯並不領情。他不顧阿爾蒙德的強烈反對,硬是在下碣隅裡建立了一個簡易機場,正是這個只能起飛一架飛機的簡易機場,後來為陸戰1師的撤退立下了大功,這點是阿爾蒙德萬萬沒有想到的。

“史密斯教授”無論向北的行軍還是攻擊前進,都是一步一步的鑽進了彭德懷將軍的口袋陣。只是這個狡猾的史密斯,以其職業軍人的素質敏銳察覺出即將到來的危險。他在頂住來自阿爾蒙德的壓力,頂住來自軍長的壓力之下,還是從容不迫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他要求部隊謹慎行動,確保後勤補給線的安全(劉易斯·伯韋爾·普勒的第一團被控制在後方確保退路),並堅持在下碣隅裡修建機場,他甚至猜到了中國軍隊沒有炸掉這條道路上唯一一座橋的目的,引誘他進攻並伏擊,並要求空軍準備預製橋樑。在以後的突圍行動中,下碣隅裡的簡易機場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在被張翼翔的20軍包圍其前方2個團後,堅守到撤退命令的下達。而在撤退過程中,在下碣隅裡的休整與在古土裡的毫不停留,都反映了史密斯對戰場形勢的準確判斷與果敢行為,整個突圍行動帶走了全部的傷員和所有的重武器,2.5萬的一個師傷亡失蹤達到18%(陸戰1師從10月26日至12月15日,陣亡604人,傷重死亡114人,失蹤192人,傷3508人),這次作戰成為海軍陸戰隊的傳奇行動,尤其是他宣稱“陸戰一師永遠不會退縮,我們只是在朝另一個方向進攻。”成了英雄主義的典型。


此篇中引入了,其他書刊中的資料,補充了《血戰長津湖》書中,沒見到的數據。沒準這些數據在該書的後半部分吧,可能是我太心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