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萊剋星頓的槍聲,讓·卡拉昭雪!

萊剋星頓的槍聲

在美國波士頓市附近,有一個小鎮叫萊剋星頓。在小鎮中心,聳立著一尊手握步槍的民兵銅像,他踩著右牆,警惕地注視著前方。銅像基座下刻著幾行醒目的文字:“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之前,不要開槍,但如果敵人要把戰爭加在我們頭上,那麼就讓戰爭在這開始吧!“200多年前就是這裡,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面對英國的高壓政策,北美人民並沒有膽怯。12殖民地代表相聚費城,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正式宣佈與英國斷絕一切進出口貿易和消費關係。他們還決定組織民兵,並開始大量屯集武器彈藥,準備以武力抵抗英國殖民當局。1775年4月的一天,英國馬薩諸塞總督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克德鎮上,有一個北美民兵的秘密軍火庫。於是,他在18日這天命令少校史密斯率領800名英軍前往搜查,並下令全城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以防洩露消息。1775年4月18日晚,天空漆黑一片,兩匹快馬從波士頓向康克德方向疾馳而去。馬背上的兩個人,一個叫保爾·瑞維爾,一個叫威廉·戴維斯,都是北美民兵。他們在波士頓打探到英軍的秘密軍事行動情報,便星夜趕往康克德報信。每經過一個村莊,他們就傳遞消息:“快準備好,英國兵來了!““快拿起武器!“教堂的鐘聲敲響了,人們被召喚起來,埋伏在路旁,警惕的守候著!

世界歷史: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萊剋星頓的槍聲,讓·卡拉昭雪!

19日拂曉,乘著薄霧,史密斯少校率領士兵偷偷地進圖萊剋星頓村,一夜的行軍使疲倦的士兵哈欠連天。忽然幾十個手握步槍的村民攔住了他們:“英國人滾回去!”史密斯抬頭一看,見不過是一些衣衫破爛的農民,馬上舉起指揮刀命令士兵向前衝殺。“砰!”英軍向民兵開了第一槍,村民立即開槍還擊,幾個英軍倒在地上。幾分鐘後,槍聲漸漸稀疏,民兵悄然撤去。史密斯“初戰告捷”,非常得意,指揮士兵直奔康克德。事實上,這些村民就是萊剋星頓的民兵,北美大陸殖民上的居民都叫他們“一分鐘”,因為他們行動特別迅速,只要一聽到警報,在一分鐘內就能集合起來,立即投入戰鬥。英軍趕到康克德鎮時,天已大亮,但街道上卻看不見一個人,家家關門閉戶,顯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軍進入各家翻箱倒櫃,折騰了大半天,什麼也沒找到。這時,史密斯發現情況不妙,命令士兵趕緊撤退,可是為時已晚。四面八方響起一陣陣槍聲,一排排子彈從房頂、樹林、草叢中射來。穿著紅色軍裝的英國士兵成了活靶子,一批接一批的倒下,而當英軍舉槍還擊時卻連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軍狼狽不堪,一路向波士頓方向退卻,沿途又遭到“一分鐘”的不斷襲擊,潰不成軍。戰鬥一直持續到黃昏,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的一支英國援軍,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回去!

世界歷史: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萊剋星頓的槍聲,讓·卡拉昭雪!

這一仗,英軍死傷247人,北美民兵犧牲了幾十人,英國殖民軍第一次嚐到殖民地人民鐵拳的滋味。有個英軍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一點東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兩顆子彈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萊剋星頓的槍聲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獨立戰爭勝利後,美國人民為了紀念萊剋星頓的戰鬥,在這個村鎮的中心鑄造了一座手握步槍的民兵銅像。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正是這個小小村莊的民兵,為美利堅民族的獨立奠定了第一塊基石。萊剋星頓也成為美國自由獨立的象徵,被人們讚譽為“美國自由的搖籃”!

世界歷史: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萊剋星頓的槍聲,讓·卡拉昭雪!

伏爾泰為讓·卡拉昭雪

1761年10月13日,幾聲私立裂肺非哀嚎打破了法國圖盧茲深夜的寧靜。菲拉蒂埃街的居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商人讓·卡拉的長子安東尼在店鋪懸樑自盡了,一時全家慌了手腳,他的母親抱著他的屍體痛不欲生。讓·卡拉是頗受人尊敬的胡格諾派新教徒。人群中忽然有人站出來說:“安東尼是被他父母殺死的,因為他選擇了天主教。”天主教與新教在法國素來水火不容,儘管從宗教改革到這時已經兩百多年,但雙方的對立依然十分尖銳。這時,一位法官聞訊趕來,他一不調查,而不審訊,甚至連現場也沒看一看,便把卡拉全家逮捕,進行嚴刑拷打,將卡拉判處死刑。一位檢察官出庭替老卡拉辯護,卻被停職三個月。律師向闡明事實真相,但陷入狂熱的法官卻不屑一聽,反倒認為這位律師無能。審判長爛施權力,不顧一切無罪的證據,粗暴地判決卡拉車裂之刑,臨刑前,老卡拉悲憤的說:“我已經說明真相,我死的無辜”劊子手們先用鐵棒打斷了卡拉的雙臂、肋骨和雙腿。然後把他掛在馬車後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後還點上一把火,把屍體燒成灰燼!

世界歷史: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萊剋星頓的槍聲,讓·卡拉昭雪!

老卡拉的鄰居們紛紛為他鳴不平,說他的兒子安東尼是自殺,老卡拉是被冤枉的,原因就在於他是新教徒。不久,這件事被法國啟蒙思想加伏爾泰聽到了。伏爾泰很早就開始創作作品揭露和控訴封建貴族、天主教會的罪惡,還多次憑藉他深厚的法律功底打抱不平,替窮苦人伸張正義,平反冤案。老卡拉的悲慘遭遇,激起了伏爾泰對教會和司法當局的無比憤慨,他決心維護人的尊嚴、為爭取信仰自由而分動。伏爾泰通過各種渠道,沉著冷靜地調查和蒐集證據,並將被流放到日內瓦的老卡拉的兩個兒子召到費爾奈,根據他們兩人提佛那個的詳情和從過往旅客中聽到的反映加以比較,從而對整個事件作出判斷安東尼的卻死於自殺。原來,這位28歲的青年曾學過法律,一心想當律師,但因為無法弄到天主教徒的證明書,被迫從事商業。他想從父親那兒得到一筆錢做生意,但遭到拒絕。失望之餘,青年人天天上咖啡館借酒澆愁,後因債務纏身,更覺前途渺茫,一念之差尋了短見。伏爾泰質問法官:一個頭發斑白、年近古稀的老人怎能吊死一個年輕力狀的小夥子?伏爾泰滿懷義憤地為老卡拉鳴冤,並把這件冤案的調查報告寄給歐洲許多國家。全歐洲都對此感到震驚和憤怒,紛紛痛斥法國。伏爾泰還親自寫了上訴書,作出“我敢肯定這家人無辜”的結論。不久,樞密院下令重審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一家終於得到昭雪,伏爾泰成為“卡拉的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