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莱克星顿的枪声,让·卡拉昭雪!

莱克星顿的枪声

在美国波士顿市附近,有一个小镇叫莱克星顿。在小镇中心,耸立着一尊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他踩着右墙,警惕地注视着前方。铜像基座下刻着几行醒目的文字:“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之前,不要开枪,但如果敌人要把战争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在这开始吧!“200多年前就是这里,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面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北美人民并没有胆怯。12殖民地代表相聚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正式宣布与英国断绝一切进出口贸易和消费关系。他们还决定组织民兵,并开始大量屯集武器弹药,准备以武力抵抗英国殖民当局。1775年4月的一天,英国马萨诸塞总督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克德镇上,有一个北美民兵的秘密军火库。于是,他在18日这天命令少校史密斯率领800名英军前往搜查,并下令全城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以防泄露消息。1775年4月18日晚,天空漆黑一片,两匹快马从波士顿向康克德方向疾驰而去。马背上的两个人,一个叫保尔·瑞维尔,一个叫威廉·戴维斯,都是北美民兵。他们在波士顿打探到英军的秘密军事行动情报,便星夜赶往康克德报信。每经过一个村庄,他们就传递消息:“快准备好,英国兵来了!““快拿起武器!“教堂的钟声敲响了,人们被召唤起来,埋伏在路旁,警惕的守候着!

世界历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莱克星顿的枪声,让·卡拉昭雪!

19日拂晓,乘着薄雾,史密斯少校率领士兵偷偷地进图莱克星顿村,一夜的行军使疲倦的士兵哈欠连天。忽然几十个手握步枪的村民拦住了他们:“英国人滚回去!”史密斯抬头一看,见不过是一些衣衫破烂的农民,马上举起指挥刀命令士兵向前冲杀。“砰!”英军向民兵开了第一枪,村民立即开枪还击,几个英军倒在地上。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悄然撤去。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克德。事实上,这些村民就是莱克星顿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英军赶到康克德镇时,天已大亮,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这时,史密斯发现情况不妙,命令士兵赶紧撤退,可是为时已晚。四面八方响起一阵阵枪声,一排排子弹从房顶、树林、草丛中射来。穿着红色军装的英国士兵成了活靶子,一批接一批的倒下,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狼狈不堪,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又遭到“一分钟”的不断袭击,溃不成军。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英国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回去!

世界历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莱克星顿的枪声,让·卡拉昭雪!

这一仗,英军死伤247人,北美民兵牺牲了几十人,英国殖民军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有个英军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两颗子弹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莱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民为了纪念莱克星顿的战斗,在这个村镇的中心铸造了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莱克星顿也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被人们赞誉为“美国自由的摇篮”!

世界历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莱克星顿的枪声,让·卡拉昭雪!

伏尔泰为让·卡拉昭雪

1761年10月13日,几声私立裂肺非哀嚎打破了法国图卢兹深夜的宁静。菲拉蒂埃街的居民纷纷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商人让·卡拉的长子安东尼在店铺悬梁自尽了,一时全家慌了手脚,他的母亲抱着他的尸体痛不欲生。让·卡拉是颇受人尊敬的胡格诺派新教徒。人群中忽然有人站出来说:“安东尼是被他父母杀死的,因为他选择了天主教。”天主教与新教在法国素来水火不容,尽管从宗教改革到这时已经两百多年,但双方的对立依然十分尖锐。这时,一位法官闻讯赶来,他一不调查,而不审讯,甚至连现场也没看一看,便把卡拉全家逮捕,进行严刑拷打,将卡拉判处死刑。一位检察官出庭替老卡拉辩护,却被停职三个月。律师向阐明事实真相,但陷入狂热的法官却不屑一听,反倒认为这位律师无能。审判长烂施权力,不顾一切无罪的证据,粗暴地判决卡拉车裂之刑,临刑前,老卡拉悲愤的说:“我已经说明真相,我死的无辜”刽子手们先用铁棒打断了卡拉的双臂、肋骨和双腿。然后把他挂在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尸体烧成灰烬!

世界历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莱克星顿的枪声,让·卡拉昭雪!

老卡拉的邻居们纷纷为他鸣不平,说他的儿子安东尼是自杀,老卡拉是被冤枉的,原因就在于他是新教徒。不久,这件事被法国启蒙思想加伏尔泰听到了。伏尔泰很早就开始创作作品揭露和控诉封建贵族、天主教会的罪恶,还多次凭借他深厚的法律功底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老卡拉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伏尔泰对教会和司法当局的无比愤慨,他决心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分动。伏尔泰通过各种渠道,沉着冷静地调查和搜集证据,并将被流放到日内瓦的老卡拉的两个儿子召到费尔奈,根据他们两人提佛那个的详情和从过往旅客中听到的反映加以比较,从而对整个事件作出判断安东尼的却死于自杀。原来,这位28岁的青年曾学过法律,一心想当律师,但因为无法弄到天主教徒的证明书,被迫从事商业。他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一笔钱做生意,但遭到拒绝。失望之余,青年人天天上咖啡馆借酒浇愁,后因债务缠身,更觉前途渺茫,一念之差寻了短见。伏尔泰质问法官:一个头发斑白、年近古稀的老人怎能吊死一个年轻力状的小伙子?伏尔泰满怀义愤地为老卡拉鸣冤,并把这件冤案的调查报告寄给欧洲许多国家。全欧洲都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纷纷痛斥法国。伏尔泰还亲自写了上诉书,作出“我敢肯定这家人无辜”的结论。不久,枢密院下令重审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一家终于得到昭雪,伏尔泰成为“卡拉的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