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劉姥姥三進大觀園時的賈寶玉,你體會到什麼?

用戶3446911445207


“劉姥姥進大觀園”是眾所周知的故事,但是否真的是“三進”這個有待商榷。

劉姥姥三進大觀園?

第一次來賈府,年過古稀的劉姥姥因沒有錢財度日,她想到了祖上和王夫人之父的交情,於是厚著老臉來向王熙鳳“打秋風”白拿了二十兩銀子打饑荒好過年(《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第二次來是也算是為了報之前接濟的恩,“好容易 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並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嚐嚐。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合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於是給賈母盛情款待留下來住了幾日逛了逛園子;

等到第三次來賈府,賈府早已是沒落不堪了,她來也只是受了平) L的委託帶走王熙鳳的女兒巧姐,免得巧姐被她無量的奶奶給賣了,這一次也是匆匆而別。(《第一百十三回 懺宿冤鳳姐託村嫗 釋舊憾情婢感痴郎》)

因此,“劉姥姥三進大觀園” 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三次進榮國府,一進大觀園。

劉姥姥三進賈府時賈寶玉的表現

在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的時候,賈寶玉表現的很平淡,對於這個“混世某王”來說,他可不會上心這什麼“窮親戚”來“打秋風”,只顧著他的“正事”了。

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時,受賈母邀請,劉姥姥得以在賈府逗留幾日,在宴席上,賈寶玉對這位“窮親戚”初步有了瞭解,對劉姥姥的的態度也比較溫和。

劉姥姥第三次進賈府時賈府已經敗落,這時的賈寶玉也無心其他,此時的他可能還有跟要緊的事了。

劉姥姥三進賈府有何深意?

從劉姥姥的三進賈府我們不難看出,劉姥姥進賈府,如同一條鮮明的故事線索,引出了後來的故事情節。

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是拜託了周瑞家,得以平兒的引薦,才見到了王熙鳳。這為劉姥姥打通賈府上下關係,作了的鋪墊。

劉姥姥二進進賈府是帶著回禮前來,劉姥姥感念王熙鳳給她的二十兩紋銀,她拿著果蔬前來拜見王熙鳳。隨後,劉姥姥偶遇了賈母,在賈母的示意下,劉姥姥和眾人一同進入了大觀園。席間,劉姥姥用機智幽默的語言給眾人帶來了無數歡樂,大家都喜歡上了這位樸實憨厚的婦人。

劉姥姥三進賈府是為了解救王熙鳳之女巧姐。劉姥姥很感恩多年來賈府上下對自己的恩惠,當賈府落敗後,劉姥姥第一個挺身而出將巧姐救於水火之中。

底層小市民的代表

《紅樓夢》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底層小市民代表人物劉姥姥。整部小說中,劉姥姥作為一個外來者,她的出場兼具著多重作用。而劉姥姥進大觀園則為賈府落敗起了鋪墊作用。

劉姥姥是《紅樓夢》中一位最有血有肉的人物,她的出現對紅樓人物命運走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姥姥身為旁觀者,她三進榮國府見證了賈府的盛與衰。

劉姥姥出現在《紅樓夢》中,代表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劉姥姥和大觀園眾人說笑時,用“大火燒了毛毛蟲”體現了自己對田園生活的認知,也也暗喻了腐朽體制終將衰敗。


白話珠城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有永久的富貴,也沒有永久的的貧窮。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劉姥姥進大觀園,說明了一件事,勞動人民雖然不識字,但卻不蠢笨,也講人性有情有義。劉姥姥雖窮,但也沒有什麼奇奇怪怪的思想,就是來求援救命而來的,不仇富,不貪心,一棵純樸的心。也沒有因為沒有文化就失禮於天堂一樣的富貴豪門。按照本人的觀點,劉姥姥的思想比她們這些人高貴,她們這些人,正是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