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鋼鐵的三大硬核力量

中天鋼鐵的三大硬核力量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業都放緩了發展的步伐。當不少企業面臨著訂單萎縮、外需持續下降、出口風險係數變高的難題時,坐擁一批批核心關鍵技術的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不僅積極抗擊疫情外,還以自身實力推進企業發展,企業實現了疫情之下的逆勢上揚。今年前三季度,中天鋼鐵出口鋼材量、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28.55%、21.28%,國際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並以進出口額15億美元榮登2020中國對外貿易500強綜合排行榜第247位。

在抗疫一線傳遞“大愛”力量

從年產不足10萬噸、瀕臨破產的小鋼廠,蝶變成全國有名氣、江蘇有地位、常州頂樑柱的“千億明星企業”,中天鋼鐵有哪些制勝“法寶”?提及企業的發展“秘訣”,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董才平透露:坐擁三大“硬核力量”。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特殊時期,採取的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兩手抓、兩手硬的舉措,就是其中之一。

中天鋼鐵的三大硬核力量

中天鋼鐵的三大硬核力量

董才平介紹,當抗擊疫情的號角吹響後,中天鋼鐵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對內,他們實施“以人為本、關愛員工”的措施,解決中天人健康安全、生活保障等後顧之憂;對外,他們毅然承擔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責任,為全國抗擊疫情捐資助力、作出表率。

“我是一名湖北籍新員工,感謝中天鋼鐵的接納與關愛,讓我不再顛沛流離,找到了‘家’……” 回憶起剛到中天鋼鐵的場景時,唐鋒的眼眶裡噙著眼淚。在經過兩個半月的隔離和一個多月的失業生活後,手捧醫學健康證明他一直為找不到工作迷茫時,中天鋼鐵選擇了他,並讓他有了穩定的工作。其實,中天鋼鐵奉獻出的大愛不僅於此,在疫情形勢最為吃緊的時期,企業內有1500餘名員工駐廠留宿,為保障好大家的食宿、衛生和人身安全,集團為留宿員工提供臨時宿舍,採購大量床墊、被褥等生活用品,並免費供應優質的一日三餐。同時發佈工薪酬待遇不變、不裁員、不降薪的保障政策穩定軍心、穩固後方。此外,疫情期間,中天鋼鐵還一次性捐贈4000萬元支持政府抗擊疫情,並自發籌募愛心款近45萬元用於慰問常州市援鄂醫護人員等。

正是由於中天鋼鐵無私的關愛,企業內湧現出一大批堅守崗位、迎難而上的“最美中天人”。在奮力奪取防疫防控和穩產高產雙勝利的過程中,他們有的是物資押運組的志願者,每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7點,有的是樂觀開朗的上陣“父子兵”,在厂部留宿半個月,有的也是有充滿幹勁的“拼命三娘”,每天加班加點地的工作,為中天鋼鐵構築起一道道堅實的“防護牆”,保障了生產維穩有序進行。

在轉型升級中凝聚“創新”力量

中天鋼鐵的三大硬核力量

近日,世界鋼鐵協會發布了《世界鋼鐵統計數據2020》,在全球前50大鋼企榜單上,中天鋼鐵以2019年粗鋼產量1193萬噸的成績位列榜單第36位,創下入選該榜單歷史最高排名。而翻看中天鋼鐵近年來的“成績單”,可以發現這只是其眾多榮譽中的一項。近年來,在持續創新中,中天鋼鐵不僅研發了全球首套連鑄中間包冶金技術、國內首創MINI軋機優特鋼軋製技術等,併成為全國鋼鐵行業首家“5G+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項目試點示範。

“‘創新’已成為推動中天鋼鐵發展的關鍵硬核力量。” 在董才平看來,當前,鋼鐵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實現持續發展,必須通過人才、科技、技術創新來掘金市場。正是延續著這樣的發展理念,中天鋼鐵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提升,並運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信息化建設,打造智能化工廠,使得產品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即使在今年疫情期間,中天鋼鐵也沒有放緩創新的步伐,僅今年上半年,已研發新品37項,其中,新研發的SCM系列齒輪鋼,淬透性帶寬控制在3個HRC以內,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當然,中天鋼鐵的創新腳步不止於此。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加快工業製造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層轉變,中天鋼鐵在智能化建設方面投入巨資,先後實施了一鍵式自動化鍊鋼、連鑄坯智能噴碼機器人、軋鋼智能生產車間、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等一系列項目,推動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快速融合發展。此外,中天鋼鐵搶抓產業發展機遇,提前佈局“5G+工業互聯網”建設,打造常州首個5G智能園區,設立常州首家5G基站。

中天鋼鐵的三大硬核力量

在提質增效間添加“綠色”力量

中天鋼鐵的三大硬核力量

車間裡,一塊塊火紅的鋼材在生產線上穿行,車間外,綠葉茂密的大樹一字排開……這是中天鋼鐵的生產區的一角。伴隨著傳統產業不斷升級,人們開始認識到綠色製造是鋼鐵行業發展的一個新起點,但董才平早在2011年就有所察覺,並將打造一座“道路寬平坦、兩岸綠化帶、高樓拔地起、四季鮮花開”的高端綠色智能工廠設立為自己創業夢想。

在逐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中,董才平帶領企業持續做好綠色“加減法”,不僅關停企業唯一一臺燃煤發電機組,完成計劃減煤任務,還累計投入超150億元,實施120餘項節能減排、循環利用工程。今年年初,中天鋼鐵更是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見證下,中天鋼鐵與海門市政府簽署商務協議,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正式落地建設。

與一般綠色項目建設不同,投資1000億元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按照世界一流環保標準,打造真正“零排汙口”工廠。項目建成達產後,不僅實現每年2000萬噸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精品棒線材產品生產,助推產業綠色增效外,還將成為結構調整、產業集聚、帶動引領、標杆示範的‘江蘇新名片’,帶動區域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元級高端綠色臨港產業園。

江蘇經濟報記者張韓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