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哀可樂的清明詩詞

書寫清明節的詩詞大抵可分作兩類情感基調的。一類是哀思傷懷,由對先祖的默默哀思到時光更迭,生死無常的傷懷。譬如我們熟記的——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紛紛的雨,斷魂的人,誰比誰愁?不如借酒消愁。

可哀可樂的清明詩詞

又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整一幅生離死別的淒涼場面,應了杜牧詩裡的“斷魂”二字。

可哀可樂的清明詩詞

清明另一類情感表現卻是輕快歡樂的。所謂“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踏青的好時候,而清明節也有“踏青節”的叫法的。你想啊,外出踏青郊遊,總不會整出滿面愁容來吧。你且看——

溫庭筠《清明日》

清蛾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華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心情的喜悅輕快一目瞭然!

可哀可樂的清明詩詞

再看大文豪歐陽修的《阮郎歸·踏青》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踏春相思,基調也歡快迤邐。

可哀可樂的清明詩詞

而在這個時節,孩子們更是有一番自己的快樂天地。

高鼎《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可哀可樂的清明詩詞

無論是慎終追遠,抑或與家人踏青郊遊,清明的意義都是一個“孝”字,它是我們必須要傳承的精神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