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順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以文旅融合為抓手,全力推進“旅遊革命”和“一部手機遊雲南”建設,整合資源,推出精品,培育品牌,著力構建以文化提升旅遊內涵、以旅遊促進文化繁榮的工作格局——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2019年是深化機構改革年,也是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開局之年。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文化旅遊工作順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以文旅融合為抓手,全力推進“旅遊革命”和“一部手機遊雲南”建設,整合資源,推出精品,培育品牌,優化服務,著力構建以文化提升旅遊內涵、以旅遊促進文化繁榮的工作格局,推動了全市文化建設和旅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2019年全市累計接待海內外旅遊者3181萬人次,同比增長24.92%;實現旅遊總收入340億元,同比增長32.46%,增幅位居全省第三位。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大幹“旅遊革命”工程

緊緊圍繞“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和“把雲南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全市文化旅遊系統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全面抓實“旅遊革命”工程,快速推進10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8個沿邊小康旅遊村建設,著力打造6條沿邊旅遊線路,切實改善和打牢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基礎。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推進“旅遊革命”工程中,臨滄進一步加大與雲南騰雲公司深度合作,拓展“一部手機遊雲南”APP臨滄板塊內容,持續完善臨滄城市名片和景區名片,並在“一部手機遊雲南”APP目的地版塊積極發佈遊記、玩法、美文視頻和開展事件直播、推出精品線路等,充分藉助“一部手機遊雲南”APP宣傳推介大美臨滄的文化旅遊資源。通過擺放“一部手機遊雲南”APP二維碼、製作推廣40秒城市名片手機彩鈴、邀請雲南騰雲公司專家到市內進行業務培訓等辦法,全面提高“一部手機遊雲南”APP的知曉率、熟知率和使用率。以深入開展“潔淨臨滄”“潔淨廁所”行動為載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景區、街道、公園廣場等公共區域新建、改建公共廁所,大幹“廁所革命”,全市共建成城鄉公廁2100多座,累計建成旅遊廁所171座,並全部完成百度地圖標註,標註率100%。抓實智慧景區建設工程,全市18個A級景區安裝直播設備85路,24個非A級景區安裝直播設備57路,共上線展示142路;雲縣滇緬鐵路遺址園、南河人工湖,永德滇緬鐵路遺址園、大雪山生態旅遊區4個景區通過智慧景區以獎代補省級驗收;葫蘆小鎮景區已完成智慧景區2019年省級初驗工作;滄源翁丁、崖畫谷景區已完成閘機安裝並接入平臺,實現掃碼、掃身份證、刷臉入園,平臺購票實行八折優惠。抓實涉旅企業品質指數評價工作,2019年委託第三方對全市旅行社、餐飲企業、住宿企業、旅遊汽車公司、租賃車公司5個業態中2352家涉旅企業進行誠信品質指數評價,建立完善旅遊“紅黑榜”發佈制度,促進旅遊品質提升工程名副其實。高度重視遊客退(換)貨工作,全市建成12個旅遊投訴中心、11個旅遊購物退(換)貨監理中心,以及多個旅遊購物退(換)貨點,同時全面開展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利劍行動”。

做實公共文化服務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公共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精神文明實踐的組成形式,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全市文化旅遊系統提高認識,務實作風,全力以赴抓好公共文化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等各項工作。加強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8縣(區)“兩館一站”業務用房維修改造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文化雲南雲”大數據平臺建設,覆蓋市、縣、鄉、村的四級網絡逐步形成。鞏固提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對建成的940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718 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進行提質改造。制定《臨滄市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有序推動縣(區)總分館建設,實現縣(區)總館、鄉(鎮、街道)分館、村(社區)服務點資源信息系統數據接入。制定《深入推進臨滄市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實施方案》和《推進市級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積極推進並圓滿完成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市博物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積極開展“三老”電影、“三老”音樂和“臨滄好聲音天天唱”等文化品牌活動,深受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好評。紮實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組織義務寫春聯1200餘場次,送文化下鄉慰問演出2000多場次,送圖書19萬多冊,發放科普資料120萬餘份;開展各種文化展覽300多場次,輔導文藝節目430個,輔導文藝骨幹3.2萬人次;運用農文網培學校等資源,對農民開展農村實用技術、法律法規等培訓26萬人次,切實把公共文化服務做實做細做滿意。

推動文化遺產保護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國務院批覆同意臨滄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為重要戰略機遇,把民族文化傳承與開發納入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內容,著力實施好民族文化傳承與開發行動。通過主動爭取,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將臨滄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納入全國、全省文化旅遊發展“十四五”規劃,並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域旅遊和鄉村旅遊發展等方面給予臨滄政策和資金支持。結合實際編制了《臨滄市推進民族文化傳承與開發行動方案》,實施好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12項工程,梳理儲備建設項目190個,總投資約558.9億元。加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力度,鳳慶茶廠老廠區舊址、流浪河磨房群被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持續抓好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登記不可移動文物572項(處),有268項被公佈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9項、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64項。全市登錄可移動文物2503件/套,實際數量53638件,有珍貴文物111件。加大非遺保護力度,11個非遺項目、12名代表性傳承人被公佈為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全市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6項、傳承人5人,省級非遺項目29項、傳承人45人,市級非遺項目126項、傳承人65人,縣(區)級非遺項目683項、傳承人394人,有1912年前漢文古籍2236種7542冊,有1949年前少數民族文字古籍186種。全市建成傳習館(所)22個、傳習點18個。

推進鄉村旅遊建設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隨著城裡人對鄉村風光的嚮往與日俱增,綠色的田野、老舊的農具、新鮮的農家菜等,重新喚起了人們對鄉土情懷的眷戀,鄉村旅遊倍受青睞。

2019年,我市制定了《臨滄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意見》《臨滄市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實施方案》《臨滄市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實施方案》,點線面結合,推動全市鄉村旅遊、全域旅遊有序健康發展。持續推進滄源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滄源翁丁原始部落、葫蘆小鎮4A級景區創建工作已通過省級驗收。邀請雲南大學工商和旅遊管理學院,以鄉村旅遊為重點,編制《臨滄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臨滄市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計劃》《臨滄市文化旅遊發展“十四五”規劃》。各縣(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進麗江東巴谷生態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海城集團等企業參與全市鄉村旅遊建設,藉助外力,探索鄉村旅遊發展模式。以美麗縣城為重點,以高速公路、二級路、鄉村公路等美麗公路為軸線,以500個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40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400個鮮花盛開的村莊、191個異地搬遷安置點、317個沿邊小康村等美麗鄉村為依託,加大鄉村資源整合力度,重點打造10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加快推進鄉村旅遊示範村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完成投資4.82億元,鄉村旅遊“吃住行遊購娛網廁”八大要素得到了極大改善。以非遺文化為要素,著力在深挖鄉村傳統文化資源、激活鄉村特色非遺潛能上下功夫,挖掘和利用好鄉土文化,將鄉村旅遊與特色文化結合,用非遺文化“撬動”鄉村旅遊,打造出豐富的旅遊產品,拓展其旅遊發展空間,成為全市各地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突破口。全市建成鄉村住宿接待服務設施162家,有18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創建成國家A級景區。臨翔區秘境谷森林小鎮、戎氏永德茶文化莊園、鳳慶滇紅第一村、魯史古鎮、雙江景亢傣族風情村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臨翔、滄源2個縣(區)被評為全省旅遊扶貧示範縣,南美鄉、勐來鄉、魯史鎮3個鄉鎮被評為全省旅遊扶貧示範鄉;中山村、騰龍村等10個村被評為全省旅遊扶貧示範村,佔全省認定總數的十分之一。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與此同時,抓住雲南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提前謀劃,從線路、產品和營銷三個層面主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圍繞“巍雲滄”“耿墨寧”兩條精品自駕線路建設,以滄源國際旅遊度假區、美麗縣城建設為切入點,以1500多公里的美麗公路為軸線,沿線打造建設特色旅遊莊園、觀景臺、休息站等旅遊基礎設施,全市建成18個觀景臺、14個遊客休息站,改造提升應急救援站(點)9個、通信基站36座。結合沿線周邊鄉村景觀風貌和旅遊資源,重點推出古墨最美鄉愁體驗之旅、昔歸生態尋茶自駕之旅、佤寨原始部落探訪之旅、孟定邊境異域風情體驗之旅、冰島禪茶修心養生之旅、俐侎部落風情之旅等一批精品鄉村旅遊自駕小環線,豐富沿線旅遊產品。依託臨滄鄉村旅遊資源優勢,推進田園風光、康體養生、休閒農業、自駕旅遊等新興旅遊業態,先後建成和成·文化創新產業園、榮康達烏龍茶莊園等旅遊特色莊園,開發了臨翔百花澡、榨房河,雲縣幸福,鳳慶大興,孟定四方井等溫泉水療項目,打造了臨翔中山村秘境谷森林小鎮等休閒康養項目,深入推進自駕旅遊工程和康養旅遊建設工程。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獨特的自然風貌、別樣的民族村落、濃郁的民族風情、特色的民族風味……在臨滄鄉村旅遊興起的地方,遊客總能找到駐足體驗的理由。如今,臨翔騰龍村,鳳慶石洞寺村、魯史鎮、古墨村,耿馬芒團村,滄源翁丁村、葫蘆小鎮、崖畫村,雙江冰島村……一批旅遊要素日益齊全的村寨,逐步在臨滄旅遊市場上刷足“存在感”,成為臨滄鄉村旅遊的標誌性符號。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培育文化旅遊品牌

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的“1+1”,而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要產生“1+1>2”的效果。因此,全市文化旅遊系統以文化旅遊融合為契機,以“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的文旅鐵軍作風,切實抓好文化旅遊品牌培育工作,千方百計擴大臨滄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2019年,我市成功舉辦了第七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暨國際澳洲堅果發展年會,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名嘉賓出席節會,收到國內外參評微電影作品4773部,評選出最佳作品獎42部,聘請了斯琴高娃等著名錶演藝術家為臨滄旅遊形象大使,“亞微節”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舉辦了茶葉節、摸你黑狂歡節、冰島茶會、芒果節、新米節等地方性特色節慶活動,地方特色節慶旅遊發展形勢喜人。打造臨滄佤山風情美食大觀園暨美食節,培育旅遊美食品牌,接待市民及遊客40多萬人次,評選出臨滄“十大名特小吃”“十大特色菜餚”“十大美食名菜”。成功舉辦臨滄市首屆音樂動漫電子競技節,培育文旅消費新熱點。組織舉辦成都、重慶、大理、南京、芒市航空旅遊推介會,編撰《臨滄導遊詞》《臨滄旅遊攻略》《臨滄航空旅遊專刊》等系列旅遊叢書,大力宣傳推廣臨滄文化旅遊資源。更新升級恆春臨滄微信平臺,發佈文旅信息2600多篇。借節慶契機,推出“摸你黑狂歡體驗、秘境邊關風情、茶文化尋根”等10條精品旅遊線路,積極組織開展精品旅遊。積極參加2019年昆明南亞東南亞商洽會,發放宣傳資料1萬多份,接待旅遊諮詢人數5萬多人次。組織臨滄代表團赴緬甸參加2019年中緬“天涯共此時”系列文化活動,臨滄元素大放異彩。組織參加2019年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榮獲“優秀展臺獎”“優秀組織獎”。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滄文化旅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依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文旅資源,經過文旅人鍥而不捨的努力,以文化提升旅遊內涵、以旅遊促進文化繁榮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臨滄正從傳統農業市向旅遊城市華麗轉身……在這裡,文化和旅遊的融合交匯,讓詩與遠方從美好憧憬成為可以愜意享受的體驗,滿足了人們更高品質的生活追求;在這裡,文化和旅遊的疊加效應,逐步成為經濟轉型的新動能,讓臨滄文化旅遊自信滿滿地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章來源《臨滄日報》作者:費永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