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乎所有的孩子都問過類似的問題,關於死亡,他們有著同樣的困擾和擔憂。

我們該如何作答,才能讓孩子理解死亡的含義,同時又能放下內心的恐懼和擔憂?


死亡,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5歲時爺爺去世,家裡來了很多人,忙前忙後。

趁著大家都忙的時候,我想偷偷掀開蓋在爺爺身上的白布,正巧被進來的三嬸看到了,她大聲呵斥我:

「你幹啥呢?不知道你爺爺死了嗎,你這是大不敬啊!」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我嚇得立馬縮回來手,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三嬸抓著我把我拉出屋子,當著眾人的面又把我訓斥了一通。

那時的我不懂什麼是死亡,但我看懂了三嬸的表情和大家對我的指責,我開始變得緊張害怕,再也不敢去看爺爺。

其實,我只是很好奇:

為什麼爺爺變得一動不動,為什麼要給爺爺從頭到腳蓋上白布,為什麼要把爺爺一個人留在屋裡,也不給他端飯吃……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什麼是死亡,我一定會跪在爺爺床前,跟他做最後的告別。

孩子對死亡好奇,是身心發展的正常過程,也是探索生命的一種表現。

當孩子問起:「死,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希望我們都能給出正面回答:

「孩子,死亡意味著一個人不能呼吸,也不會再活動了,他要離開親人的和朋友,變成天上的星星。當有人想念他的時候,就可以抬頭看星星。」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當孩子明白了死亡的含義後,通常會開始害怕和擔憂,一想到媽媽有一天會死,會離開自己,就變得焦慮又恐懼。

這個時候,媽媽的回答就至關重要了。

當孩子問起「媽媽,你會不會死」時,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每一個人都會死,但是你不要害怕,媽媽會在此之前陪伴你很長很長時間,直到你長大、結婚、生子。

我對你的愛,和我們之間美好的回憶,會永遠地留在你心裡,只要你不忘記媽媽,媽媽就會一直活在你的心裡。」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尋夢環遊記》裡所說:

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別,遺忘才是。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圖片來源:《尋夢環遊記》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死亡,並不可怕;對於離去的人,銘記和感懷,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避而不談,對孩子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爸爸犧牲10年,媽媽瞞了10年!」

江蘇揚州小學生胡博文的一篇作文曾經刷爆朋友圈,讓人看到淚奔。

10年前,胡博文的爸爸在西藏當兵期間,為了救戰友,不幸犧牲,那一年胡博文才16個月。

為了讓孩子快樂成長,媽媽決定隱瞞丈夫犧牲的事情。

這種「愛的約定」,一瞞就是10年。

直到胡博文問出:「爸爸是不是不喜歡我們了?」

媽媽才意識到,再也不能瞞著他了。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都說,心疼媽媽,但更心疼那個被隱瞞了10年的孩子。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我們不否定這位媽媽的做法,畢竟她也是為了不傷孩子的心,隱瞞10年,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孩子雖然沒有面對「失去父親」的痛苦,但卻有了「爸爸是不是不愛我」的擔憂和不安全感。

有時候,我們把孩子隔離在死亡之外,並不是真正的保護孩子,也有可能會因此傷害到孩子。


用用這兩種方法,跟孩子談「死亡教育」

兒童與生命教育讀本《壽命圖鑑》一書中說:

「在孩子問的所有問題中有兩個問個最難回答:一個是性,一個是死亡和生命教育。」

人終有一死,這是誰都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下面三種方式,跟孩子談「死亡教育」。

在繪本中談生死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口和孩子談論死亡教育,繪本是很好的老師。

《獾的禮物》,能讓孩子看到,在獾離世後,朋友們所經歷的悲傷、不知所措、緬懷與感恩。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爺爺的天使》,能讓孩子明白,死去的親人並沒有消失,他們還住在我們的心中,以另外一種方式陪伴著我們。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從動物身上學習面對死亡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狗狗會死,花蟲鳥獸也都會經歷死亡的過程,人也是一樣。

我們可以利用動植物的死亡,告訴孩子,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的宿命。

最重要的是,在他們還活著的時候,請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點滴時光。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這個媽媽的回答亮了


圖片來源:pxexls

生命就是一場輪迴,有開始就有結束,誰都無法避免。

只有理解了死亡,才能會更珍惜當下。

愛的教育可以讓人靈魂豐沛,死亡教育可以讓人理解生命的價值。

只有懂得了死亡的意義,才會明白生的可貴,才會敬畏每一條鮮活的生命,才會珍惜當下,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